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北京香山地区某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护设计

发布时间:2020-04-22 09:39
【摘要】:我国山地、丘陵地貌众多,加之工程建设频繁,自然边坡和人工边坡在自然界和城市中不胜枚数,其中中小型边坡由于规模小、数量多往往得不到重视,为了节约资金,常以浆砌石挡墙简单支护,缺少准确的岩土计算和专业的支护设计。北京香山地区西营村某中小型边坡位于居民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复杂,在2015年7月17日,受连续降雨冲刷影响,边坡表层土体发生小规模滑塌破坏,原坡脚有两排挡墙支护,由于支护设计不合理,在降雨中上部第一道挡墙整体滑移外倾,部分墙体错断破坏,最大错断距离达12cm,本文运用GeoStudio对该边坡进行流固耦合模拟,分析降雨时边坡稳定性变化,根据模拟结果显示边坡天然状态下稳定系数为1.28,降雨时最小稳定系数为1.23,在强降雨等恶劣环境下存在二次破坏的可能,需进行支护设计,考虑到该边坡位于居民区,坡顶有在建和待建楼房建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本文采用集深层、浅层支护于一体,安全储备性高的格构锚杆复合支护形式,格构间可以种植绿化,改善环境。本文运用FLAC3D~(5.0)对支护效果进行模拟,在坡顶施加10kN/m~2、30kN/m~2、50kN/m~2 3种荷载探究坡体应力、应变,发现坡体变形很小,处于稳定状态,证明设计方案安全可靠。通过本文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1)通过流固耦合模拟发现,由于粉质粘土渗透性较低,强降雨条件下雨水不能有效入渗,坡体稳定性虽然降低,但幅度有限,结合坡体破坏形式可得出结论,2015年7月17日,边坡破坏主要由于降雨侵蚀作用,加剧雨水入渗,破坏坡体稳定性,所以支护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坡面的防护处理。(2)降雨时边坡稳定性逐渐降低,雨停后达到最小值,雨后随着雨水下渗,孔隙水压力消散,稳定性略有回升。(3)格构锚杆复合支护形式支护效果可靠,安全储备性高,当坡顶施加荷载后,边坡变形量很小,能保持坡体稳定。(4)上部荷载增加时,受锚固力影响,坡顶竖向位移由坡内向临空面侧减小,坡面横向位移由坡顶向坡脚逐渐增大,从支护的角度考虑可以适当增加坡脚锚杆的长度,提高坡体稳定性。
【图文】:

定性分析方法,边坡稳定性,自然成因,区域规律


4图 1-1 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引自黄昌乾,1999)1.2.2.1 定性分析方法首先需要了解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基本破坏类型,针对边坡的变化过程,参考地质情况类似的边坡稳定性,以往看今,推测今后的变化趋势。其可以全面的研究影响边坡失稳的多方面指标,并且迅速地对边坡稳定性和变化趋势做出判断,但受到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多(李朋丽,2015)。下面主要介绍几种定性分析方法:自然成因历史分析法主要通过研究坡体形成的地质历史,地质环境,坡体的形态,地层地质结构及变形破坏迹象,定性分析坡体稳定性,主要用于稳定性的区域规律性研究,有很大局限性。工程类比法主要是利用已经查明的边坡工程地质条件与原来研究、设计的成功边坡进行比较,对

瑞典条分法


坡的防护、治理提出合理建议(张亚芳,2017)。统是在工程类比的基础上大量收集已有边坡实例的分析方法方法分为极限分析法与数值分析法,其中极限分析合土体强度参数建立滑坡土体的下滑力与下滑阻力体的稳定性,该方法计算简单,应用广泛。工程中瑞典圆弧法、瑞典圆弧条分法、简化 Bishop 法、Ja限分析方法原理相同,,区别主要在于对土条间相互典条分法假设土条间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实用力,虽然并不满足单个土条的静力平衡,但长期,计算简单,应用广泛。其原理如下: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维成;彭小林;;华为松山湖终端场平项目边坡稳定性分析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6年Z1期

2 吴晓光;;某高填方场地沉降及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7年03期

3 蔡光启;;基于强度折减法的公路边坡稳定性分析[J];工程建设;2017年06期

4 余兴建;;不同条件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农家参谋;2017年12期

5 刘春;杜俊生;王敬X;;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的边坡稳定性预测[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年05期

6 汤革亮;;边坡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J];山西建筑;2009年23期

7 高冬平;;边坡稳定性因素中的灰关联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2期

8 蔡路军;朱以文;马建军;;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方法述评[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10期

9 夏元友,朱瑞赓,李新平;边坡稳定性研究的综述与展望[J];金属矿山;1995年12期

10 李九鸣;;本钢南芬铁矿深部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科研成果通过鉴定[J];勘察科学技术;198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庆林;;边坡稳定性各影响因素敏感性的灰色理论分析[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刘雄;;天然土石堆积边坡稳定性的一种新分析计算方法[A];自然边坡稳定性分析暨华蓥山形变体形变趋势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1991年

3 郑宏;;三维边坡稳定性分析的严格方法[A];第九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讨论会特邀报告[C];2007年

4 刘高扬;郑文博;李耀基;蔡永昌;;基于流形方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工程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5 姜永东;鲜学福;许江;周军平;;降雨及地下水对三峡库区边坡稳定性的探讨[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6 边亚东;张玉国;祝彦知;;边坡稳定性分析集成系统的实现[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陈磊;胡杰;;旺达加油站边坡稳定性分析[A];吉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8 李毅;茅献彪;李三寿;李益焕;;边坡稳定性的试验研究[A];全国岩石边坡、地下工程、地基基础监测及处理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93年

9 王金涛;杨登峰;;浅析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A];2013年6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10 蔡中民;武军;;边坡稳定性分析[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记者 丁菁;“我就是喜欢当老师”[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翔;地质灾害对管道结构安全影响[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武亚军;基坑工程中土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及边坡稳定性的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3 冯文凯;库岸公路边坡稳定性风险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小强;最小势能原理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4年

5 刘金龙;边坡稳定性及路堤变形与破坏机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7年

6 赵建军;公路边坡稳定性快速评价方法及应用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刘沐宇;基于范例推理的边坡稳定性智能评价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8 王军;多重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及分析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刘楚乔;边坡稳定性摄影监测分析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建强;云南龙江特大桥桥基区边坡稳定性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芳;基于随机多项式展开的边坡稳定性参数概率反演[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孙云山;北京香山地区某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支护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年

3 洪伟;杨房沟水电站料场边坡稳定性及支护措施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4 谢黎黎;陕西韩城后山采石场边坡稳定性及修复方案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5 闫一彬;南海北部陆坡区海底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6 常诺;莫阿蒂泽露天矿采场边坡稳定性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7 刘晓京;落水洞对黄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8 刘垭均;基于流固耦合的边坡稳定性分析[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9 秦基博;东沟钼矿露天边坡稳定性等精度评价[D];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

10 李亚胜;黄土地区多级填方高边坡施工顺序对支护结构位移及边坡稳定性影响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36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36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