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模态统计辨识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4 16:04
【摘要】:结构系统的模态参数识别技术是利用结构系统振动的外激励或振动响应数据估算出结构系统的模态参数,可用于该结构系统的损伤识别、模型修正等工作。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外激励难以添加、部分识别参数需人为指定等问题,无法保证结果客观合理。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提出了基于识别概率直方图和结合模态贡献度的随机减量改进技术,可实现结构有效模态的自动识别;继而提出有效模态观测批次概念,建立了基于动力特性的结构损伤递进识别算法,可得到高精度的损伤识别结果。具体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在传统随机减量技术的实际应用中,针对加速度随机减量特征信号在零点处存在奇异值的问题,提出特征信号截断处理方法;针对实模态提取问题,提出最小距离法,适用于各种类型响应下的结构实模态提取,抗噪能力强。其次,提出基于识别概率直方图的随机减量改进技术,采用K-means-CP算法,对不同触发条件和参考通道下识别得到的模态参数进行一致性聚类,根据识别概率对虚假模态进行初次剔除;随后结合模态贡献度概念,提出两类判定指标,完成虚假模态的二次剔除,从而实现有效模态的自动识别。最后,根据含识别概率的有效模态结果,重构有效模态观测批次;并基于贝叶斯估计原理,建立结构损伤因子的识别递进算法,由有效模态观测批次识别得到损伤因子的统计结果。其中,对比考察了子结构修正指标和柔度指标的应用效果,前者虽然计算效率高,但稳定性较差,后者适用性更强。
【图文】:

随机减量,特征信号,随机减量技术,复数运算


④ ⑤ ⑧ ④ ⑤ ④ ⑤⑨ 复数运算符。2)和(2-23)代入公式(2-18),得到相应的位移、速度、加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R ⑥ ④ ⑤⑦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R ⑥ ④ ⑤⑦ ①④ ⑤ ④ ⑤ ④ ⑤ R ⑥ ④ ⑤⑦ 特征信号的单自由度系统下的随机减量技术(RandomDecremen2-1 所示。通过对于响应信号的预先分段处理,,形成整体系统的自由衰减振动响应的一种表达方式。完整的响应始位移 ④ ⑤、初始速度 ④ ⑤、以及外激励 ④ ⑤构成。

随机减量技术,基本原理,随机减量,特征信号


图 2-2 随机减量技术基本原理Fig. 2-2 Principle of Random Decrement Technique选择时刻点 ,使得每一步长为 τ 的子信号段起始于同一初始位移 ,上述条触发条件(TriggeringCondition)。在假设随机过程是平稳且遍历的前提下,子整体均值被称为随机减量特征信号(Random Decrement Signature,或 Randonature)。该过程的数学表达式为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一般来说,自随机减量特征信号与互随机减量特征信号可表达为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④ ⑤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娜;;基于支持向量机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年13期

2 杜祝遥;;基于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J];同行;2016年15期

3 崔鹏飞;李凤臣;张丽娜;肖烨;余祥;崔少飞;;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进展[J];工程质量;2014年07期

4 吴向男;徐岳;梁鹏;李斌;;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现状与展望[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06期

5 许成祥;徐晶金;倪铁权;;震后钢管混凝土结构损伤识别现状及展望[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3年13期

6 崔鹏飞;;基于小波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2013年23期

7 陈长万;;基于动力特性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18期

8 张奔牛;毛成林;;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9 张亮;;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研究进展[J];山西建筑;2009年27期

10 冉志红;李乔;;基于分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翟鹏程;高岳权;;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现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2 吴金志;张毅刚;;建筑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的研究与进展[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钟军军;;模型缩聚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A];第六届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相林杰;刘习军;张素侠;;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概述[A];第十五届北方七省市区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5 王小波;;空间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进展综述[A];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李烨;王建;李青;钱鹏;薛松涛;唐和生;;基于粒子滤波器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A];首届全国既有结构加固改造设计与施工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袁旭东;高潮;高少霞;;量测模态数量对结构损伤识别影响数值模拟研究[A];第15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6年

8 罗璇;程伟;;联想神经网络在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A];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尹智毅;刘济科;吕中荣;;基于改进大爆炸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时域方法研究[A];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下)[C];2018年

10 范进胜;杜守军;;利用神经网络进行框架结构损伤识别的研究[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小兵;结构损伤识别及数值模拟[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张开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蒋华;基于静力测试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与评定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4 李大军;随机激励下梁桥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5 吴金志;基于动力检测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6 孙国;基于稀疏模态响应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7 陈孝珍;基于静态测量数据的桥梁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8 袁颖;桥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的相关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9 邹大力;基于计算智能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翔;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文杰;基于模态统计辨识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谭亚可;基于类柔度差曲率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研究[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9年

3 季家威;PCA在环境影响下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4 刘昊;环境温度下结构损伤识别[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5 楚加庆;基于静力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湘潭大学;2019年

6 兰翔;基于支持向量机和移动窗口最小二乘法的网格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南昌大学;2019年

7 赵大伟;基于互相关函数分析的运营实桥结构安全性预警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17年

8 王学航;基于广义柔度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

9 陆晨;基于有偏估计的梁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绍兴文理学院;2019年

10 赵威;环境温度下基于时间序列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D];武汉工程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639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39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5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