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压作用下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
【图文】:
图 1.1 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柱加固流程示意图Fig 1.1 Schematic diagram of PSTRRC columns钢筋混凝土偏压柱是实际工程中较常见的一种构件,因此对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偏压性能研究具有实际工程意义。因理论上难以确定芯柱混凝土、钢筋、灌浆料、钢管这四种材料的组合效应。本文拟进行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短柱偏压、中长柱偏压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并利用有限元软件 ABAQUS 建立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柱计算模型,研究加固柱的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探究四种材料的组合效应和该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最后依据试验和有限元分析结果提出加固柱偏压承载力计算方法,以作为实际工程的参考和设计依据。
1.2 钢筋混凝土柱加固研究现状混凝土结构加固的历史较短,仅 40~50 年左右[1]。从 80 年代后期开始,在总建筑业投资中,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建筑加固改造所占比例不断上升,有资料指出工业发达国家建设总投资的 40%以上用于建筑维修和加固,不足 60%用于新建筑的建设。美国每年用于桥梁维修和加固工程费用就达数十亿美元,其建设量的 70%都与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有关。西欧整个建筑业受到经济不景气影响建筑业也在走下坡路,但建筑维修加固和改造却不断发展。1980 年,建筑维修加固与改造工程占英国建筑工程总量的 1/3;1983 年,,瑞典用于加固改造的投资占总投资的 50%[2]。我国对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工作始于上世纪 80 年代,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自上世纪 90 年代起开展了结构加固与防护材料研发和应用技术研究。目前国内已有30 余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协会标准相继发布,形成了比较系统的(e)粘贴纤维复合材料法 (f)外包钢管加固法图 1.2 钢筋混凝土柱常用加固方法示意图Fig 1.2 Diagram of common reinforcement methods for RC columns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398.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京源;卢德辉;唐雪梅;龚晨;;五螺箍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施工;2019年10期
2 刘圣宾;凌干展;余波;;考虑力学机制和不确定性影响的钢筋混凝土柱概率抗剪承载力模型[J];工程力学;2019年11期
3 汪俊文;周德源;;钢筋混凝土柱抗水平冲击行为数值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9年01期
4 张学武;;控制钢筋混凝土柱质量问题的具体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年18期
5 李晓;;钢筋混凝土柱地震破坏方式及性能研究[J];江西建材;2015年14期
6 解咏平;;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综述研究[J];四川建材;2013年04期
7 马海新;陈凤晨;宛菁;;组合梁钢筋混凝土柱框架结构力学性能非线性有限元分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刘保东;陈建波;李明;李鹏飞;;不同含水率对钢筋混凝土柱推倒分析的影响[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9 龚顺风;夏谦;金伟良;;近爆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损伤机理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1年08期
10 唐跃锋;刘明哲;于长海;李俊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剩余承载力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鹏;;浅谈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原因、破坏特征及加固方法[A];天津建材(2007年第5期 总第137期)[C];2007年
2 张家广;霍静思;肖岩;;火灾全过程后钢筋混凝土柱滞回性能试验研究[A];第18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9年
3 邢国华;刘伯权;付国;吴涛;侯建玲;;弯曲型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劳性能研究[A];第八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10年
4 解琳琳;叶献国;种迅;蒋庆;;钢筋混凝土柱低周反复试验数值分析的参数研究[A];第六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Ⅰ)[C];2012年
5 黎冠明;;浅谈现浇钢筋混凝土柱的质量控制[A];2014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4年
6 刘伯权;刘鸣;;钢筋混凝土柱低周疲劳试验中的强度退化与刚度退化[A];第六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1997年
7 冯丽馨;王克海;叶英华;李茜;;钢筋混凝土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8 刘航;张工文;李晨光;蔡晓萌;;碳纤维片材环绕包裹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研究及延性分析[A];第九届后张预应力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卫东;郑七振;陈刚;;碳纤维加固已损钢筋混凝土柱的试验研究[A];第1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7年
10 张宁;;基于变形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柱水平位移研究[A];第26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潮海(作者系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站总工程师);英国公路扫描(下)[N];吉林日报;2000年
2 壹读君;建筑防震,我们可以向日本学什么[N];中国社会报;2015年
3 驻新疆记者 董永军;新疆推进建筑部品化进程[N];中国建材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屈桂林;王宗奎:面对困难要实干也要巧干[N];中华建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单波;FRP加固钢筋混凝土柱考虑地震及使用损伤的长期性能和修复[D];湖南大学;2006年
2 刘发起;火灾下与火灾后圆钢管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年
3 陈旭;钢筋混凝土柱二阶弹塑性计算方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年
4 郭智峰;钢筋混凝土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5 杜闯;钢管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李笑然;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非线性阻尼性能及动力响应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7 师燕超;爆炸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动态响应行为与损伤破坏机理[D];天津大学;2009年
8 孙宪春;地震力作用下结构构件复杂反应特性的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王德斌;考虑动力效应的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10 郑继光;二次受力叠合式钢筋混凝土圆截面柱受压性能分析及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盖;不同地震破坏模式下钢筋混凝土柱塑性铰长度数值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凤芹;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压性能试验与理论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3 刘英南;CFRP约束钢筋混凝土柱弯曲破坏模式下塑性铰长度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4 万凌昕;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性能的监测与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5 於忠华;偏压作用下后置钢管式钢筋混凝土柱受力机理与计算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6 王瑞强;钢筋混凝土柱—折线形型钢梁体系节点的受力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7 王娟;二次受力下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加固震损钢筋混凝土柱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8 李翊;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边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9 范晓庆;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柱的力学行为[D];防灾科技学院;2019年
10 华庆;钢筋混凝土柱实腹式钢梁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研究[D];安徽建筑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57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57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