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稳定性的分区与分步耦合分析及有限元二次开发
【图文】:
第一章 绪论程中应力应变、塑性区发展、剪切带演化与贯通等行为,不能完全反,而且计算结果往往高估地基的极限承载力,故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移线法线是指理想刚塑性体在塑性极限平衡状态下土体平面内沿滑移方向线法通过求解土体微分极限平衡方程,获得地基土极限平衡状态下大切应力方向的轨迹线得到滑移线场,条形基础范围内计算所得的边限承载力。Prandtl 推导的条形刚性基础荷载作用下黏土地基的地基极是在图 1-1 所示滑移线场的基础上实现。随后,Hill 等人分别建立了的解。Terzaghi、Meyerhof、Hansen 等学者建立的极限承载力公式推滑移线法的结果,如以滑移线法得出的滑动面作为极限平衡法分析的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验原理 2-1 所示,,试验仪器为全自动应变控制式三轴压缩仪,试验围压由围压可达到 800kPa。三轴压缩仪的优点是能很好地控制排水条件晰试样应力状态,三轴压缩试验的原理就是在施加围压时,严格排水条件,在对试样施加一定轴向应变速率过程中不断监测试样数。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47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兵;;某小区住宅楼地基稳定性评价[J];内蒙古水利;2009年06期
2 罗应瑞,詹述全;关于某工程边坡地基稳定性评价及处理[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1989年04期
3 汪东云;屈振林;;论建筑工程中地下水的作用[J];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4 李凤明;李树志;白国良;;建筑物荷载对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影响研究[J];煤矿开采;2010年03期
5 吕向东;陈乐斌;;舟山蚂蚁岛海堤地基稳定性有限元分析[J];路基工程;2011年03期
6 滕永海,唐志新,张长根,张华杰,张华民;王庄煤矿老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价[J];煤;2000年01期
7 莫运明;;岩溶区溶洞及土洞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影响的处理方法探讨[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8 李振华;崔小军;阙金声;赖海林;;煤矿采空区1000kV特高压线路杆塔地基稳定性分析[J];电力勘测设计;2010年06期
9 刘超;赵昌坤;罗润发;;某县城主干道路采煤巷道上覆地基稳定性评价[J];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10 崔毅斌;周小雨;;老采区新城镇建设地基稳定性评价[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永波;李王坤;;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评价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王孟科;;石家庄市地基稳定性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工程地质力学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2年
3 辛凯;李广新;崔灿;;地下人防坑道对地面结构地基稳定性影响有限元计算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册[C];2003年
4 孙庆先;张俊英;贾新果;刘义新;;大同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高压输电线塔地基稳定性评估技术[A];第三届煤炭科技创新高峰论坛——煤炭绿色开发与清洁利用技术与装备论文集[C];2016年
5 郭广礼;;废弃老采空区上方建筑物地基稳定性及处理措施[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6 姚宝魁;孙广忠;盛祝平;刘竹华;张三旗;张承娟;;阳泉某办公楼地基稳定性评价[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7 杨泉;;强岩溶发育区地基稳定性验算方法探讨[A];西南六省、区、市七方土木建筑工程学会第二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云;胡其高;张硕云;;吹填岛礁地基稳定性问题研究综述[A];第2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18年
9 王明立;;采煤沉陷区地表残余移动变形及其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10 郭惟嘉;江宁;王昌祥;孔德志;;长壁老采空区建筑地基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A];2016全国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李风;杭州地壳—地基稳定性总体良好[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2 张涛 姜振茎;我市西部工业集聚区采空区地基稳定性评估报告通过评审[N];焦作日报;2006年
3 刘春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高原冻工筑路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气象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潘天娓;浅海重力式平台结构静动力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雷金山;广州地铁隐伏型岩溶地基稳定性分析及充填处理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培鑫;地基稳定性的分区与分步耦合分析及有限元二次开发[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2 尤冰;老采空区建筑物地基稳定性评价[D];吉林大学;2012年
3 许道军;基于三维地质建模的建筑地基稳定性综合评价[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4 高雪梅;贵州省六盘水机场东北端高填方体地基稳定性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5 何松标;煤矿地下采动对厂区地基稳定性的影响[D];贵州大学;2017年
6 邵培柳;层状岩体开洞地基稳定性分析[D];重庆大学;2014年
7 宁业辉;溶洞对盾构隧道地基稳定性及承载力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刘光明;生物所31号楼工程地基稳定性评价及优化方案[D];吉林大学;2006年
9 谢云龙;湿陷性黄土地区砖石古塔地基稳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10 孙占法;老采空区埋深对其上方建筑地基稳定性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601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60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