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模板优化设计及力学性能分析
发布时间:2020-05-12 22:4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铝合金模板作为一种环保、高效、循环使用的建筑模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铝合金模板在我国建筑模板市场的逐渐使用,组合铝合金模板体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铝合金模板非标率较高、各企业生产的铝合金模板相互之间无法互换通用等。铝合金模板在我国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如何降低铝模板的非标率,提高各企业生产的铝合金模板之间的通用性成为了建筑行业一个迫在眉睫的新课题。本文从优化铝合金模板标准尺寸、配板规则及力学性能分析等方面对铝合金模板的优化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根据铝模板特有的优势,制定出一套铝模板标准化设计原则,根据该设计原则对铝模板标准尺寸进行了优化。对铝模板配板设计规则进行详细介绍并进行了配板规则的设计优化(2)对标准尺寸优化后的铝合金模板进行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模拟,得出结论:1)优化后铝模板在施工荷载作用下处于弹性工作阶段,强度和刚度均有较大安全储备空间;2)理论简化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理论简化分析的合理性,为铝合金模板的力学性能分析提供理论计算参考;3)背后有纵向加劲肋的面板应按连续梁力学模型计算、横肋直接焊接在面板背后时应按照四边固定的双向板力学模型进行计算。在理论计算时,应合理选择简化计算力学模型。(3)通过改变面板厚度、横肋壁厚、边肋和端肋高度、边肋和端肋壁厚等构造尺寸来研究各参数对铝合金模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1)铝模板边肋、端肋高度对铝合金模板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面板厚度、横肋壁厚两个截面参数对铝模板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小。2)在今后铝模板力学计算设计时,可以优先通过改变边肋、端肋高度及厚度来提高铝模板的力学性能。(4)结合工程实例,对比优化前铝模板配板设计和优化后铝模板配板设计两种方案的非标率,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方案非标率降低了4%,提高了铝模板的周转使用率。
【图文】:
巴西、马来西亚、韩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建筑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铝合金模板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能起到提高施工效率,,增加施工安全性的作用,从经济效益和技术角度,都比其他模板结构形式具有优势。铝合金模板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加工精度高、单块幅面大、施工方便的特点;同时铝合金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多、摊销费用低、回收价值高,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并具有建筑垃圾少的技术优势,符合建筑工业化、环保节能要求。2017 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1]将组合铝合金模板定义为建筑业的一项符合建筑工业化、环保节能要求的新技术进行推广。建筑铝合金模板是一种可周转使用 300 次以上、有较高经济残值、可再生使用的低能耗、环保、经济实用的绿色建筑模板,在绿色建筑施工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根据国内逐渐X棾さ挠τ们魇瓶梢栽げ饨ㄖ聊0逶谖夜ㄖこ讨薪嵊薪洗笤龀ぃ乇鹗窃诔卟憬ㄖ┕すこ讨校岬玫狡毡榈耐乒阌τ谩
本文编号:2660943
【图文】:
巴西、马来西亚、韩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建筑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铝合金模板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能起到提高施工效率,,增加施工安全性的作用,从经济效益和技术角度,都比其他模板结构形式具有优势。铝合金模板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加工精度高、单块幅面大、施工方便的特点;同时铝合金模板周转使用次数多、摊销费用低、回收价值高,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并具有建筑垃圾少的技术优势,符合建筑工业化、环保节能要求。2017 年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建筑业 10 项新技术》[1]将组合铝合金模板定义为建筑业的一项符合建筑工业化、环保节能要求的新技术进行推广。建筑铝合金模板是一种可周转使用 300 次以上、有较高经济残值、可再生使用的低能耗、环保、经济实用的绿色建筑模板,在绿色建筑施工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3]。根据国内逐渐X棾さ挠τ们魇瓶梢栽げ饨ㄖ聊0逶谖夜ㄖこ讨薪嵊薪洗笤龀ぃ乇鹗窃诔卟憬ㄖ┕すこ讨校岬玫狡毡榈耐乒阌τ谩
本文编号:26609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60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