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4 03:15
【摘要】:平安时代末期,“枯山水”作为造园用语,第一次在日本最古老的庭园著作《作庭记》中出现。在那之后,随着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中国文化思想传入的影响,枯山水园林最终发展成为了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园林形式。它既是日本社会进程的“见证者”,也是日本现代景观设计的“影响者”。现如今,在世界的诸多角落都可以看见枯山水园林的身影。风景园林是具有审美性质的学科,要真正地理解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美,就必然会谈到审美活动,而谈审美活动就不能脱离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审美文化,然后形成了独特的审美形态,最后概括得到审美范畴。虽然很多学者对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进行了研究,但是没有人具体去研究其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就枯山水园林对中国景观设计的启示研究也只是停留在造园手法的层面上。因此,研究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深刻解读其审美特征与体现,为现代枯山水园林设计奠定审美理论基础。探讨其审美范畴在日本现代景观中的体现,从而为传承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范畴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提供帮助。本文以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为研究对象,从审美的角度出发,通过讨论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审美形态产生的社会文化环境,结合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相关案例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审美形态分别是“真”、“象”、“逸”、“素”,它们展现出了包含自然美、社会美与艺术美的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审美形态。同时,这四类审美形态在枯山水园林中分别体现为:材料的天然质感与纹理、自然与理想之境的描摹、出世自由的生活与心物交融的氛围、空间的留白与素美色彩的传达。(2)通过对审美形态的高度概括与总结得出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审美范畴分别是:“空灵”、“闲寂”、“幽玄”、“雅致”。其各自表现出的审美特征为:“空灵”是超脱世俗的孤独之美和顿悟的愉悦之美;“闲寂”是凝聚自然的真切之美和时光流转的无常之美;“幽玄”是清幽的寂静之美和缥缈的玄奥之美;“雅致”是风雅与清丽之美。本文通过研究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从而进一步探讨了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审美范畴在日本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空灵”、“闲寂”、“幽玄”、“雅致”这四项审美范畴在日本现代景观中的表现分别为:叙事性的空间设计与简练的设计手法、时光永驻的空间与展现自然文化的设计主题、径深感的营造与场所精神的抽象传达以及自然材料的重组和视线控制与空间设计的结合这四个方面。由此为中国新时代发展背景下,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审美范畴的继承与创新来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景观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借鉴。
【图文】:

日本传统枯山水园林的审美形态与审美范畴研究


白川砂Fig鸿1弘云欧awas助d

置石,枯山水,园林,自然肌理


逡逑(3)苔——青碧细绒逡逑在曰本传统枯山水园林中常常在石组旁配置小面积的青苔,以柔和石头的边逡逑界,并给场地带去更多的自然生机,常用的青苔种类达到60多种。而像西芳寺庭逡逑园这样不使用白砂,而采用大面积青苔铺地的苔庭还是较为的少见。庭园中的青逡逑苔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呈现出碧绿的颜色,并且它是生长在阴湿处的苔藓类植物,逡逑茎叶细小,因此又给人呈现出一种柔软细腻的感觉。逡逑(4)木——圆润茂密逡逑早期的枯山水园林中几乎是没有除地被以外的植物的,但是随着枯山水的发逡逑展,在桃山时期(1573-1603年)出现了型木式的枯山水,植物开始较多的出现在逡逑枯山水园林中。在植物的选择上最常选用的是冬青、杜鹃和黄杨此类灌木[124]。而逡逑这类灌木主要是以观叶为主,而它们的叶子都呈椭圆形,,且枝叶茂密,因此给人逡逑的感觉多是圆润茂密的感觉。逡逑4.1.2.2自然肌理逡逑日本传统枯山水中的自然肌理主要是体现
【学位授予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建疆;王牧云;;中国审美形态的生成和流变规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税贞建;;日本武士道的“忠诚”与武士的生活方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7期

3 郦文俊;;禅宗文化影响下的日本枯山水庭院[J];广东园林;2015年01期

4 纪录;;浅析阴翳美的形成与日本国民性的关系——以谷崎润一郎《阴翳礼赞》为例[J];才智;2014年30期

5 李晟;彭重华;秦俊;;禅宗对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21期

6 于川东;高蕾;;飘逸与空灵——中国文人画的禅道意境[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7 王建疆;;当代中国审美形态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4期

8 谢璞;;枯山水景观源流探析[J];丝绸之路;2014年06期

9 来维志;;浅析日本枯山水庭院的美学价值[J];商;2013年23期

10 郭超;;园林美学的禅宗智慧[J];现代园艺;201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何小勋;比较视域下中国油画审美形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2 杨昱;“游”:魏晋山水审美内涵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詹一帆;中国山水画论中“真”范畴的内涵及其生态审美意蕴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杨超群;现代陶艺创作中“素”的美学特征[D];中国戏曲学院;2017年

3 旷笔峰;从中国古代园林、日本枯山水庭园谈主体精神的艺术呈现[D];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4 孙衍;从雪舟艺术看禅宗思想对古代日本水墨画之影响[D];青岛科技大学;2016年

5 陈妤婕;中国江南私家园林与日本中部私家园林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6 王小童;日本造园艺术分析[D];扬州大学;2016年

7 曹心童;日本传统园林保护利用策略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6年

8 宋元蕾;苏州狮子林和日本枯山水石景艺术比较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庞婷;盛唐诗歌的基本审美形态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6年

10 林小妹;“素”审美语义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78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678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f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