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6 20:39
【摘要】:装配式整体框架节点以其高效环保和节省人工的特点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是该节点需要在现场进行二次浇注,所以在建造速度上仍存在提升空间。为了提高结构建造速度的同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自复位PC框架节点,该节点所需现场浇筑少所以具备更快的建造速度,设置的预应力钢绞线可以提高节点复位能力,附加的耗能元件也可以提高节点的耗能能力。为了进一步明确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的破坏模式、承载能力、位移延性、耗能能力及复位能力,本文所完成工作如下:(1)首先,设计、完成了一个足尺的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模型和装配式整体框架节点对比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并从该试验中获得了两种节点的裂缝开展情况和滞回曲线等试验结果。试验表明:自复位节点的梁端叠合面灌浆料先出现裂隙、梁纵向钢筋屈服然后角钢屈服,所以自复位节点出现的是一种角钢屈服的梁端塑性铰模式,装配式节点出现的是常见的梁塑性铰模式;装配式节点极限承载力为131.6kN,自复位节点为186.5kN,比装配式节点提高29.4%。(2)其次,对比两种节点的抗震性能。具体分析两种节点的骨架曲线、刚度变化、延性和耗能等指标。具体来说,从梁端开始屈服到节点破坏,自复位节点的刚度降低了8.6kN/mm,比装配式节点的12.5kN/mm小31.2%,自复位节点的位移延性系数μ=6.203比装配式节点μ=5.021大19.1%,这表明自复位节点具有良好的屈服后刚度与更好的延性。自复位节点在角钢屈服前耗能最大低于装配式节点1025.3kN·mm 但随着角钢屈服耗能,角钢耗能量占自复位节点耗能总量的比重从20%以下增长至80%以上,自复位节点耗能总量最大超过装配式节点1974.71kN·mm,表明自复位节点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3)然后,对两种节点的残余变形与自复位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如下:在自复位节点的预制梁为弹性状态时,最大梁端残余位移仅为9.5mm,最大梁端残余变形率Rrd保持在0.2以下,而装配式节点的梁端残余位移达到24.8mm,该值为自复位节点的2.6倍。同时,最大梁端残余变形率Rrd为0.55,是自复位节点的2.75倍,表明自复位节点具有更小的残余变形以及更好的复位能力。(4)最后,利用耗能角钢的梁端弯矩设计值Mba和预应力钢绞线梁端弯矩设计值Mbp平衡的梁端弯矩平衡原理,得出节点耗能角钢的抗拉力Fa和后张预应力钢绞线面积AP;并通过角钢力-位移的双线性理想模型得到角钢尺寸和高强螺栓用量;从而得到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的设计理论与计算方法。
【图文】:

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节点


混凝土框架结构m,并且可以采用和现浇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jggi十。逡逑图1-1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节点逦图1-2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板逡逑如图1-1为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如图1-2为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逡逑楼面板[8】。这种结构,,对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存在如逡逑下两个方面的不足[9]。一方面,因为梁柱节点处施工困难、节点混凝土需现浇另逡逑外由于叠合梁板的使用等,并不能使该型节点发挥出装配式结构施工周期短的优逡逑势flQ]。另一方面,其抗震设计理念是按小震作用的承载能力设计,采用构造措施逡逑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来抵抗大震m]。这样可能导致结构在低、中震作用下屈服,逡逑对结构震后损伤后的加固不利[12】。而在较强地震作用下,结构会产生过大的峰值逡逑1逡逑

框架结构,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板


框架结构在采用了可靠的节点连接方式和合理的构造措施后性能可等同于现浇逡逑混凝土框架结构m,并且可以采用和现浇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分析jggi十。逡逑图1-1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节点逦图1-2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板逡逑如图1-1为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梁柱节点,如图1-2为装配式整体框架结构逡逑楼面板[8】。这种结构,对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存在如逡逑下两个方面的不足[9]。一方面,因为梁柱节点处施工困难、节点混凝土需现浇另逡逑外由于叠合梁板的使用等,并不能使该型节点发挥出装配式结构施工周期短的优逡逑势flQ]。另一方面,其抗震设计理念是按小震作用的承载能力设计,采用构造措施逡逑使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来抵抗大震m]。这样可能导致结构在低、中震作用下屈服,逡逑对结构震后损伤后的加固不利[12】。而在较强地震作用下,结构会产生过大的峰值逡逑1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375.4;TU352.1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豹;;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扁梁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福建建设科技;2011年03期

2 陈麟;郭永兴;周云;;巨型钢框架节点基于性能的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陈建锋;曹平周;;钢框架节点火灾温度场数值模拟分析[J];建筑科学;2008年07期

4 李松岭,杨文选;框架节点常见施工问题的防治[J];焦作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5 唐九如;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设计[J];工业建筑;1988年03期

6 唐九如;庞同和;花霞萍;;预应力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J];南京工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7 余进;;框架节点遗漏箍筋的补强处理[J];建筑施工;1988年06期

8 唐九如;;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研究的新进展[J];工程抗震;1989年04期

9 叶燎原;;钢筋砼框架节点钢筋滑移问题及其解[J];云南工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10 陈昌宏;宫贺;张倩;黄莺;朱彦飞;;混凝土T形柱框架节点的试验及弹塑性有限元分析[J];工业建筑;2017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霞;金凌志;胡锦秀;;预应力框架节点设计探讨[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2 唐九如;花霞萍;陈俊辉;余彬;;部分预应力砼框架节点的受剪承载力[A];预应力混凝土现况与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委员会第一届第三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2年

3 方根生;王树兰;;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非线性有限元分析[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三卷)[C];1990年

4 徐忠根;杨瑞;张圳堡;邓长根;;柱垂直度存在偏差时带不等高梁的钢管柱外传力钢框架节点性能分析[A];TEIM2015第六届无机材料结构、性能及测试表征技术研讨会程序册与摘要集[C];2015年

5 朱春明;王溥;陈敬安;;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剪强度[A];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应用第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二卷)[C];1990年

6 王正霖;李唐宁;秦士洪;邓朝荣;;竖向预应力框架节点的试验分析[A];第九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7 苗纪奎;陈志华;;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形式及性状分析[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冯远;罗涛;钱若军;王建;;钢框架节点抗震性能评价方法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赵芷迎;安露;;钢筋混凝土节点实验[A];北京力学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8年

10 陈越时;罗铃;杨彬;肖少文;;配置大直径高强钢筋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A];第四届高层与超高层建筑论坛暨2019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建设学术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1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斌;谈现代结构抗震设计中的基本思想和方法[N];大众科技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旭红;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框架节点二维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福州大学;2011年

2 张谦;约束混凝土柱组合梁框架节点及框架施工技术[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闫长旺;钢骨超高强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于建兵;钢绞线锚入式装配混凝土框架节点抗震试验与理论研究[D];东南大学;2016年

5 潘建荣;基于相关性的框架节点半刚性分析方法研究[D];汕头大学;2009年

6 周天华;方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承载力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7 刘义;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节点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8 徐强;既有与改进节点形式的钢框架结构抗震性能评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帆;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配筋构造对延性的影响分析与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9年

2 李俊杰;新型自复位PC框架节点抗震性能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3 赵利利;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施工缺陷分析及质量控制标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9年

4 孙延林;高强混凝土加芯柱框架节点力学性能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5 洪博恺;基于ABAQUS的平面RC框架节点单元的开发和应用[D];深圳大学;2018年

6 岳幸超;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框架节点的抗震与加固有限元分析[D];中原工学院;2019年

7 马天磊;低损伤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8 赵文浩;火损绿色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新型框架节点抗震加固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年

9 吴森坤;装配整体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性能设计[D];东南大学;2018年

10 李磊;悬臂触碰式自复位RC框架节点的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00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00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0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