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行为心理感知的合肥市环城公园POE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5:35
【摘要】:随着城市双修工作的全面展开,城市逐渐向内涵集约的发展方式转变。面向城市老旧城区的更新改造成为城市功能改善、景观风貌提升的重点,也受到了公众市民们的极大关注。其中,许多城市老城周边常见的环城公园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载体,既是城市形象的特色名片,又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其优化提升将是老城更新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公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洞悉公园使用者的需求和切实的使用状况成为关键问题。本文选取合肥市环城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状况评价模型的构建,分别提出基于空间行为特征和基于环境心理感知的使用状况评价,并以此总结环城公园综合使用状况评价及具有实践意义的更新优化策略。研究以空间特征为出发点,通过质化分析与量化分析结合的方式对使用者的空间行为及环境心理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对环城公园空间特征影响要素的提取完成景观空间的类型化,进而归纳总结出六种空间类型:硬质节点空间、林下活动空间、广场互动空间、绿地活动空间、亲水休憩空间以及水上构筑空间。其次,依据行为观察呈现的结果从使用者行为活动特征、整体空间使用特征及各景观空间的使用特征角度对环城公园进行空间行为特征分析,得出空间行为易固化、聚集效应强及丰富度较低等结论,并由此展开基于空间行为特征的使用状况评价;进而构建环城公园满意度评价因素集,通过满意度问卷调研对公园整体及各景区的满意度评价进行分析,得出满意度评价等级为“一般”、文化管理要素与人工景观要素与整体满意度显著性较高、周边居民及中老年使用者满意度较低等结论,并由此展开基于使用者环境心理感知的使用状况评价。最后,总结各分析评价,提出合肥市环城公园存在使用者行为单一老化、使用者空间强度不均、缺乏联系及各景区使用状况与现实需求相矛盾等问题,并从升级优化空间的宜人性及场所性角度提出使用者与景观空间互相交融的更新策略。通过综合比较空间行为特征与环境心理感知的分析结果,研究者总结出使用者行为心理感知与景观空间彼此互相关联,并以此印证了使用状况评价模型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形成了一套立足使用者特征的公众参与式的评价模式,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如何进行城市公园使用状况的反馈及优化提供一定的借鉴及参考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TU986
【图文】:

作者


研究框架(作者自绘)

技术路线,作者


技术路线(作者自绘)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源;王浩;;城市公园绿地有机更新的思考[J];中国园林;2014年12期

2 缪建平;张鹰;刘淑虎;;城市公园有机更新的方法研究——以福安富春公园更新为例[J];华中建筑;2014年09期

3 白莹;于丁;;综合分析在公园更新改造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13年08期

4 徐艳玲;李迪华;俞孔坚;;城市公园使用状况评价应用案例研究——以秦皇岛汤河公园为例[J];新建筑;2011年01期

5 戴菲;章俊华;;规划设计学中的调查方法4——行动观察法[J];中国园林;2009年02期

6 朱小雷;吴硕贤;;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理论研究导论(英文)[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7 赵东汉;;国内外使用状况评价(POE)发展研究[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2期

8 张怀振,姜卫兵;环城绿带在欧洲的发展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9 谢涤湘,宋健,魏清泉,朱z

本文编号:2738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38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d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