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龙井茶园景观使用后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0 00:58
【摘要】:西湖龙井茶园,多分布于西湖风景名胜区及其附近。一级保护区内的茶园是西湖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观及旅游的重点区。本文在对西湖龙井茶园及使用后评价相关理论认识的基础上,构建西湖龙井茶园景观使用后评价模型,并选定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FUZZY)从使用者的主观角度对使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模型由3个准则层,9个子准则层以及30个指标层构成。通过Delphi法回收专家征询数据5份,用Yaahp软件计算得出各指标权重。在8个调研点实地回收使用者有效问卷98份后,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从而对西湖龙井茶园景观展开综合评价。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准则层三项指标权重为,景观层面:生态层面:社会层面=0.5041:0.2664:0.2295;子准则层指标权重排序为,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茶园生态环境茶园外生态环境交通条件人文非物质景观公共服务文化活动商业配套;指标层权重指标最高的前五项分别为:茶园面貌历史古迹特色建筑立地条件稳定性地形地貌。景观层面的自然和人文物质景观与生态层面的茶园内外生态环境是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方面。2.经模型构建和评价定级得出,在准则层,茶园的“生态层面”、“景观层面”评价结果较好,属于E2级;在子准则层,西湖龙井茶园的“自然景观”、“人文物质景观”、“茶园生态环境”、“茶园外生态环境”、“交通条件”的评价结果为较好,属于E2级;西湖龙井茶园景观使用后评价属于“较好”,为E2级。最后在对调查和评价结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西湖龙井茶园景观优化提出了营造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6
【图文】:
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茶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茶叶之乡。以茶叶为核心经济作物的茶产业,不仅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也是茶区经济支柱产业。茶品之丰、茶区之广且茶园遍布大江南北这是我国茶业持续繁荣的基石。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见图 1.1、1.2)显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茶园数量、茶叶产量逐年递增且增势明显。由此可见,我国茶产业蓄势而起,迈入发展新阶段。
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茶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茶叶之乡。以茶叶为核心经济作物的茶产业,不仅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也是茶区经济支柱产业。茶品之丰、茶区之广且茶园遍布大江南北这是我国茶业持续繁荣的基石。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见图 1.1、1.2)显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茶园数量、茶叶产量逐年递增且增势明显。由此可见,我国茶产业蓄势而起,迈入发展新阶段。
龙井茶园景观现存问题,及相应优化措施,考。园与茶村相互交融的现状,本文选择西湖龙内外景观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明确西湖龙井茶基地文本》提出,作为西湖特色植物景观——龙而最具代表性的西湖龙井茶园主要位于龙井岭村、双峰村、灵隐村、茅家埠村。据此,茶基地一级保护区内:东至南山村,西至灵外,本文根据茶村特色定位和发展趋势,进一杨梅岭村、双峰村、茅家埠村、满觉垅村、研对象(图 1.3)。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986
【图文】:
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茶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茶叶之乡。以茶叶为核心经济作物的茶产业,不仅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也是茶区经济支柱产业。茶品之丰、茶区之广且茶园遍布大江南北这是我国茶业持续繁荣的基石。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见图 1.1、1.2)显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茶园数量、茶叶产量逐年递增且增势明显。由此可见,我国茶产业蓄势而起,迈入发展新阶段。
1 绪论1.1 研究背景1.1.1 茶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中国是农业大国、茶叶之乡。以茶叶为核心经济作物的茶产业,不仅是我国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也是茶区经济支柱产业。茶品之丰、茶区之广且茶园遍布大江南北这是我国茶业持续繁荣的基石。根据国家统计局年度数据(见图 1.1、1.2)显示,自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茶园数量、茶叶产量逐年递增且增势明显。由此可见,我国茶产业蓄势而起,迈入发展新阶段。
龙井茶园景观现存问题,及相应优化措施,考。园与茶村相互交融的现状,本文选择西湖龙内外景观对其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明确西湖龙井茶基地文本》提出,作为西湖特色植物景观——龙而最具代表性的西湖龙井茶园主要位于龙井岭村、双峰村、灵隐村、茅家埠村。据此,茶基地一级保护区内:东至南山村,西至灵外,本文根据茶村特色定位和发展趋势,进一杨梅岭村、双峰村、茅家埠村、满觉垅村、研对象(图 1.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兴;刘小芬;胡惜丽;;谈台湾茶产业考察活动收获[J];蚕桑茶叶通讯;2015年03期
2 朱建宁;;展现地域自然景观特征的风景园林文化[J];中国园林;2011年11期
3 李荣林;李薇薇;彭英;周建涛;;生态观光茶园景观评价体系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3期
4 林更生;;印度茶文化[J];农业考古;2010年02期
5 高喜珍;李裕;;POE及其在公共建筑使用评价中的应用[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应君;沈肖;;中国园林设计中引入使用后评价的意义和方法[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7 董建文;兰思仁;林洁;黄启堂;沈晖;;观光茶园景观美景度评价及营建技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8 陈云飞;;略论唐宋时期西湖茶禅文化的历史地位[J];茶叶;2009年02期
9 黄昕s
本文编号:2774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7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