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预应力CFRP-钢—砼组合截面梁模型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8:15
【摘要】:预应力CFRP板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技术在日益广泛的加固工程应用中逐渐成熟,虽然预应力CFRP板加固对旧桥承载能力提高较大,但CFRP板对主梁的刚度增加有限,导致加固后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仍然较大,特别是对跨径20m以上的桥梁,预应力CFRP板加固对构件刚度贡献更小。为解决预应力CFRP板加固桥梁对刚度提高不足的缺点,采用预应力CFRP板与粘贴钢板组合加固方法,利用钢板的刚度来降低桥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结构变形。本文重点对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预应力CFRP板与粘贴钢板组合加固混凝土梁两种方法下加固结构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跨中挠度、破坏模式、延性等展开试验数据与理论对比分析,论证该组合加固方法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1、查阅国内外有关于CFRP板与钢板组合加固技术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论证预应力CFRP板与钢板组合加固技术可行性合理性的必要性。分别介绍预应力CFRP板加固技术、粘贴钢板加固技术、组合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加固特点、使用条件、构造要求和国内外研究现状。2、设计三组试验梁,分别为未加固的基准梁、有粘接预应力CFRP板加固和有粘结预应力CFRP板与钢板组合加固,通过试验数据与理论对比,分析其承载能力、跨中挠度、协同受力和是否满足平截面假定,同时验证楔形夹片式锚具锚固的可靠性。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当被加固混凝土梁承受较高外荷载,变形较大时,CFRP板与梁体局部剥离后仍正常承受荷载,且CFRP板既没有机械损伤,也没有与锚具产生相对滑移,证明了楔形夹片式锚具锚固的可靠性。(2)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提高了结构的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提高率分别为47.37%、65.63%、57.50%。而预应力CFRP板与钢板组合加固对上述三项指标提高效率分别为110.53%、90.63%、78.75%。证明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的基础上粘贴钢板能够大幅度提高其开裂荷载、屈服荷载、极限荷载。(3)通过实测数据绘制荷载—挠度曲线,表明预应力CFRP加固混凝土梁能够提高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和减小相同荷载水平下的挠度,在此基础上粘贴钢板更大幅度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抗弯刚度和降低形同荷载水平下的挠度。结构刚度提高效率与CFRP板、钢板的加固量有关。(4)根据受拉钢筋、CFRP板、钢板、混凝土在每个荷载工况下的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受拉钢筋屈服之前,无论是经过预应力CFRP板加固还是经过预应力CFRP板与钢板组合加固的混凝土梁在承受外荷载作用时,受拉钢筋、CFRP板、钢板均满足协同受力,混凝土梁沿腹板高度满足平截面假定,经预应力CFRP板和预应力CFRP板与钢板组合加固后混凝土梁的延性降低,极限破坏状态时跨中变形减小。(5)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理论基础上推导了预应力CFRP板加固、预应力CFRP板与钢板组和加固两种加固方法的开裂荷载计算公式、屈服荷载计算公式、极限荷载计算公式(其中极限荷载计算公式包括加固后混凝土梁的理想破坏模式、少筋梁破坏模式、超筋梁破坏模式三种情况的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数据吻合度较高,证明可以用于实际加固工程承载能力的计算。(6)推导了预应力CFRP板与钢板组合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抗弯刚度理论计算公式,刚度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试数据吻合度较高,可以用于实际加固工程刚度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U37
【图文】:

增大截面,植筋,混凝土柱,外包钢板


图 1.1 混凝土柱增大截面植筋图 1.2 增大拱桥主拱圈施工(2)外包钢板加固法外包钢板加固法是使用结构粘接胶或锚栓将型钢粘贴或锚固在原构件构件四周来包裹混凝土,最终达到提高原混凝土结构整体抗弯刚度、承载能力、降低控制界面变形的效果。适用条件为:适用于混凝土受压柱、墩等构件。外包钢板加固技术工程应用如图 1.3、1.4 所示。

主拱圈,拱桥,外包钢板


图 1.1 混凝土柱增大截面植筋图 1.2 增大拱桥主拱圈施工(2)外包钢板加固法外包钢板加固法是使用结构粘接胶或锚栓将型钢粘贴或锚固在原构件构件四周来包裹混凝土,最终达到提高原混凝土结构整体抗弯刚度、承载能力、降低控制界面变形的效果。适用条件为:适用于混凝土受压柱、墩等构件。外包钢板加固技术工程应用如图 1.3、1.4 所示。

外包钢板,加固梁


图 1.1 混凝土柱增大截面植筋图 1.2 增大拱桥主拱圈施工(2)外包钢板加固法外包钢板加固法是使用结构粘接胶或锚栓将型钢粘贴或锚固在原构件构件四周来包裹混凝土,最终达到提高原混凝土结构整体抗弯刚度、承载能力、降低控制界面变形的效果。适用条件为:适用于混凝土受压柱、墩等构件。外包钢板加固技术工程应用如图 1.3、1.4 所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尚守平;张宝静;吕新飞;;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桥长期徐变性能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05期

2 余琼;张燕语;;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挠度研究[J];结构工程师;2011年01期

3 刘来君;秦煜;张艳;高洪洲;;二次受力对粘贴钢板加固梁承载力的影响[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邓朗妮;陈华;燕柳斌;张鹏;杨帆;康侃;;侧贴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年05期

5 徐福泉;李东彬;赵基达;黄竟强;;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10年S2期

6 邓朗妮;燕柳斌;陈华;张鹏;;预应力CFRP板夹片式锚具的研制与试验研究[J];建筑技术;2009年11期

7 章飞羽;;粘贴钢板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技术浅析[J];山西建筑;2009年05期

8 余琼;杨斌;;芳纶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挠度计算[J];结构工程师;2007年06期

9 卢亦焱;周婷;;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刚度分析[J];铁道学报;2007年01期

10 赵毓成;张文献;王英杰;;粘贴预应力钢板加固混凝土梁技术的理论研究[J];工业建筑;2006年S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耘宇;FRP/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桥试验、分析与设计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张宝静;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桥间接刚度及长期徐变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3 陈永秀;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试验与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都洋东;高预应力CFRP板加固混凝土T梁的试验与数值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张问坪;高预应力CFRP板加固T梁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3 肖毅;双层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混凝土梁的受力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3年

4 陈婷婷;基于复合加固二次受力的RC梁受力性能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刘春伟;预应力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砼梁的正截面受力性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6 焦宇晖;碳纤维(CFRP)板加固混凝土梁受弯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庄江波;预应力CFRP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与分析[D];清华大学;2005年

8 周婷;碳纤维布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刘海祥;外贴钢板及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试验与数值分析[D];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2002年



本文编号:2795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795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6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