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动载下含孔洞岩石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3 08:20
   岩石是一种天然非均质的各向异性的材料,其中含有许多裂隙和孔洞缺陷。这些裂隙或孔洞等缺陷受力后会导致裂纹孕育、萌生、扩展、交汇贯通,最终导致岩石材料破坏。而在实际岩土工程中则会造成岩爆、滑坡、塌方等灾害。造成岩石材料破坏的主要因素是缺陷和裂纹不规则扩展的相互作用。缺陷不仅只有尖锐的裂隙,也有其它弱介质形态比如孔洞。然而现有的关于裂纹扩展问题的研究通常是裂纹尖端引起应力集中所导致的,不适用于非均质脆性材料中的裂纹扩展。因此,对于含有孔洞岩石试样破坏机制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且具有一定工程意义。本文利用RFPA(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3D数值试验分析系统,对动载下岩石圆环试样、单孔岩石试样、含多孔洞岩石试样的破坏行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岩石圆环试样内外径比值、冲击荷载加载速率对试样破坏模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动态加载情况下,岩石圆环试样有三种破坏模式。一般情况下是对称的四扇形圆环破坏模式。当加载速率较大时,破坏模式会与静载劈裂试验类似,只有竖向的裂纹将试样分成左右两部分。当圆环内外径比值较大时,竖向的、横向的裂纹条数增多,裂纹形态整体呈类“井”字形状。(2)将动、静加载下岩石圆环试样破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静态加载的情况下不同内外径比值的试样有不同的破坏模式。当内外径比值小于0.3时,试样破坏形态与静态加载下的圆盘劈裂试验类似。当内外径比值大于0.3时,裂纹整体形态与动载下破坏情况类似,裂纹将试样分成四部分。(3)研究孔洞半径对单孔岩石试样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孔洞半径的减小,孔洞萌生的两条剪切裂纹夹角逐渐增大。当孔洞半径减小到一定值后,岩石的非均匀性将作为主导因素影响孔洞岩石的裂纹扩展模式。(4)研究冲击荷载加载速率及峰值对单孔岩石试样破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冲击荷载峰值的增大,孔洞周边的初始裂纹形态由类“一”型逐渐变为类“Y”型、类“X”型。冲击荷载的加载速率大时,层裂集中分布在试样右侧;随着加载速率减小,层裂裂纹数量减少,且向试样左侧偏移。当加载速率小于一定值时,试样仅有孔洞周围出现裂纹。此外,冲击荷载的峰值越大,声发射累计能量越多;冲击荷载的加载速率越大,最终声发射累计能量越少。(5)研究不同孔洞排列方式对含多孔洞岩石试样破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相邻圆孔圆心间距不变,改变倾角情况下试样破坏形态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相邻圆孔仅通过A类裂纹连通;相邻圆孔通过A、B类裂纹连通;圆孔周边裂纹没有发生搭接。当α=90°,孔洞间距L对试样破坏的影响主要变现为L增大,孔洞间相互作用减弱。
【学位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45
【部分图文】:

裂纹类型,圆孔,孔洞,圆形孔洞


图 1.1 圆孔周边裂纹类型g.1.1 Types of fractures around circular open学者还研究了含孔洞岩石破坏机7]基于断裂力学理论分析了含孔洞缺试验研究了预制圆形孔洞砂岩试样

弹性损伤,本构关系,单元,单元应力


- 8 -图 2.1 单元在单轴应力状态下的弹性损伤本构关系Fig.2.1 Elastic damage constitutive law of element under uniax的单元本构关系,当细观单元应力达到给定的抗拉极伤参量满足如下公式:

计算模型


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原辰,张大伦;以声发射估计岩石试样先存应力的新方法[J];现代地质;1989年03期

2 丁原辰;张大伦;傅芳才;;岩石试样凯塞效应的实验研究[J];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所刊;1989年01期

3 陈忠辉,唐春安,傅宇方;岩石试样声发射的加载体刚度效应[J];煤炭学报;1996年04期

4 吕庆;周春锋;郑俊;于洋;;制备岩石试样的高温预损伤方法及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年08期

5 唐礼忠;宋徉霖;;含非共面重叠型微裂隙类岩石试样单轴受压宏细观力学特性颗粒流模拟[J];水利水电快报;2019年11期

6 张伟;曹国云;刘祥梅;;加卸荷对岩石弱化破坏的影响[J];矿业工程;2005年06期

7 王卫华;王小金;姜海涛;严哲;李双蓉;;单轴压缩作用下含不同倾角裂隙的类岩石试样力学特性[J];科技导报;2014年Z2期

8 朱万成;逄铭璋;唐春安;黄志平;李慎刚;;含预制裂纹岩石试样在动载荷作用下破裂模式的数值模拟[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5年06期

9 李艳;;基于多重分形理论的岩石试样破裂过程数值模拟[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10 谢林茂;朱万成;王述红;牛雷雷;;含孔洞岩石试样三维破裂过程的并行计算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郝圣旺;柯孚久;夏蒙棼;白以龙;;非均匀介质局部化区的演化特征[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丁原辰;张大伦;傅芳才;;岩石试样凯塞效应的实验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文集(12)[C];1989年

3 赵吉坤;;基于流固耦合的岩石细观破坏分析[A];渗流力学与工程的创新与实践——第十一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1年

4 蒋明镜;陈贺;;岩石裂纹扩展与贯通机制的离散元数值分析[A];颗粒材料计算力学研究进展[C];2012年

5 程婷;Oliver Nebel;Paolo A.Sossi;陈福坤;;同一岩石试样Fe-Hf元素联合分离技术[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5)[C];2015年

6 宋力;肖丽萍;郭伟;;工程岩体弹塑性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概述[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7 李庶林;杨念哥;;815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改造[A];第五届全国MTS材料试验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8 沈新普;沈国晓;;岩石爆破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邓华锋;库水变幅带水—岩作用机理和作用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沙润东;动载下含孔洞岩石破坏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殷鹏飞;层状复合岩石试样力学特性单轴压缩试验与颗粒流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3 邱君;空心包体应力解除法室内标定实验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7年

4 李弘煜;双轴加载条件下岩石破坏声发射特征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李聪聪;动力作用下岩体裂隙扩展机制的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6 王春;会泽铅锌矿白云质灰岩力学特性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7 栾鸣;声发射技术在岩石破坏过程中的基础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建勇;岩石加载过程中的波速及其声发射特征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9 魏念;深埋隧道的流固耦合分析及其数值模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10 肖丽萍;工程岩体弹塑性破裂过程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11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11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