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文化研究
【学位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241.5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过程
第一节 营造仪式的概述
一、营造仪式的基本内涵
二、营造仪式的发展
第二节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过程
一、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的人员组织
二、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过程
第三节 一场仪式的现场纪实——徽州嶺脚村
第二章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的深层文化透视
第一节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的自然和人文背景
一、徽州的历史沿革
二、徽州的人文传统
第二节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的象征意义解析
一、营造仪式的行为象征解析
二、营造仪式的道具符号解析
三、营造仪式的语言符号解析(以上梁词为例)
第三节 营造仪式的空间场域解析
一、仪式神圣的空间——人神交流
二、徽州营造仪式的“阈限期”
第三章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的价值与未来
第一节 徽州营造仪式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
一、社会功能
二、娱乐功能
三、文化传承功能
四、心理调适功能
第二节 徽州传统民居营造仪式的现状与未来
一、营造仪式面临的问题
二、营造仪式的保护和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杨;;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J];中国民族博览;2019年12期
2 张杰;赵丽苹;章跟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职校园的传承与保护——以茶坑石雕刻技艺为例[J];智库时代;2019年52期
3 杨光;宋艳军;;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高职工艺类专业课程教学的意义与途径[J];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01期
4 马福祥;;撒拉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数字化展示服务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年32期
5 李建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传承路径探究[J];职教通讯;2019年17期
6 王元;孙玫璐;;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创新——基于传统学徒制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9年17期
7 王茜;;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融入路径[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8 周彦宏;钟顺秋;刘伟;李晓斌;;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亚林;“易”与“译”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2 马冬雪;福建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年
3 王云庆;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立档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17年
4 秦枫;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生存与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5 王水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6 彭金城;草原丝绸之路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刘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8 吴磊;我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刘坚;云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10 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乙仿;生态民俗视域下的三门祭冬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年
2 廖宇;传承人视角的客家田村花灯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3 韩雪;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靖州花苗服饰文化的活态传承研究与设计策划[D];湖南工业大学;2019年
4 高鹏飞;依托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创意设计探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9年
5 朱少瑜;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居环境研究[D];广州大学;2019年
6 刘丽莎;后工业时代语境下白鹭古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D];赣南师范大学;2018年
7 阎丹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D];西北大学;2019年
8 张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亳州市小学五禽戏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年
9 张帆;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设计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9年
10 赵彬;非物质文化遗产渭南皮影商业化营销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41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41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