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降雨入渗条件下皖南山区残积土斜坡浅层滑动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7 16:02
   滑坡灾害是世界上最严重的地质灾害之一。我国地质灾害中分布最广、灾害最严重的是滑坡灾害,降雨是其主要诱发因素。安徽省是我国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发生的地质灾害次数、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处于全国前几位。皖南山区是安徽省的暴雨中心,该区也是地质灾害密集中心,残积土浅层滑坡在所有地质灾害中所占比重最大,灾害最为严重,己成为影响人民生产生活和制约皖南山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降雨触发浅层滑坡的孔隙水压力作用机制及滑动过程研究——以皖南山区为例”为依托,以皖南山区畈章组滑坡为研究对象,利用该边坡现场调查的数据和室内试验资料,运用饱和非饱和渗流理论以及非饱和土抗剪强度理论,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研究降雨入渗对皖南山区残积土浅层斜坡的稳定性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统计分析了皖南山区的灾害发育概况,其中降雨型浅层滑坡是典型,也是分布最广泛的灾害类型。以皖南山区某典型降雨型浅层滑坡——畈章组滑坡为案例,进行了现场调查,并取土样进行了室内土工试验,获得了基本物理力学参数。2、建立了Seep/w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降雨工况下坡体内部渗流场的变化。(1)同一降雨工况下,降雨历时越久,坡体浅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越大,地下水位线上移值越大。坡体内部的变化幅度要比浅表层土体的变化幅度大。(2)不同降雨强度下,坡体浅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整体变化趋势是一致的,但是降雨强度越大,坡体浅层土体的孔隙水压力变化幅度越大,地下水位线上移值越大。(3)降雨入渗过程中,坡脚处的地下水位线变化最为明显;坡脚处的地下水位线最先出现抬升上移,坡脚处最先出现暂态饱和区。3、建立了Slope/w分析模型,研究了不同降雨工况下坡体稳定性变化。(1)同一降雨工况下,坡体的稳定性系数随着降雨历时的的增加而逐渐降低。(2)降雨总量相同时,降雨强度越大,坡体的稳定性系数下降的越快、越多。(3)自然状态下,坡体稳定性系数为1.029,处于欠稳定状态。目前坡体仍存在蠕滑变形。随着降雨强度的逐渐增大,坡体稳定性系数急剧减少。(4)不同降雨工况下,坡体潜在滑移面的形状相似。坡体受强降雨影响明显,在持续强降雨天气下发生失稳破坏的可能性很大。(5)分析了滑坡体参数敏感性因素。对坡体稳定性相对最敏感的是滑带土的内摩擦角,其次是滑带土的粘聚力,相对最不敏感是土体的容重。4、建立了Sigma/w分析模型,研究了汛期暴雨工况下坡体内部位移场的变化。(1)随着降雨入渗的进行,坡体浅层的残积土有顺坡向下和向外的位移,并伴随有少量的下沉。坡顶的位移量大于坡脚的位移量;顺坡向外的位移量大于顺坡向下的位移量。若降雨入渗持续作用,坡体浅层残积土的位移变形逐渐增大,坡体滑体与滑床交界处发生滑动的可能性较大。(2)在自然状态下,斜坡朝趋向于平衡稳定的方向演化,极少会发生整体性失稳。降雨入渗条件下,坡体中下部位移变形较明显,有大量土体隆起;滑体与滑床交界处位移较大,可能存在轻微的滑动;坡体上部残积土层以下的滑床部分位移较小,忽略不计;坡脚处的土体有轻微隆起,位移变形较小,发生滑坡的可能性不大。5、建立了无限斜坡渗流模型;在Iverson模型的基础上,推导出了残积土浅层斜坡稳定性计算表达式,本表达式能同时反映出非饱和区饱和度与土体重度在降雨入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研究了不同降雨工况下渗流潜蚀对坡体非饱和区饱和度、滑动面上孔隙水压力和坡体稳定性系数的影响规律。(1)滑动面处的孔隙水压力随着降雨入渗而逐渐增大,并随降雨结束而逐渐减小。在降雨总量和降雨历时一定的情况下,雨强越大,滑动面孔隙水压力增大越快。(2)降雨入渗条件下,坡体非饱和区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饱和,并在30 d时间内维持在饱和状态。滑坡体等效重度γ*近似等于其饱和重度γ_(sat)。(3)坡体稳定系数都随着降雨入渗的进行而逐渐减小,并最终稳定在某一数值,降雨结束后,稳定性系数开始上升,且上升速率明显地小于下降速率。在降雨总量一定时,降雨强度越大,坡体稳定性系数下降的越快、越多,越不利于坡体稳定。(4)渗流潜蚀会影响坡体稳定性,土体细颗粒流失的越多,渗流潜蚀越严重,坡体稳定系数减小越明显;土体颗粒级配越完整,渗流潜蚀越微弱,坡体稳定性系数减小越不明显。
【学位单位】:安徽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43;P642.22
【部分图文】:

地质灾害,绪论,监测预报,灾害


1 绪论表 2 2009~2016 年全国地质灾害成功监测预报统计数据[3]ble 2 Statistical data on the successful monitoring and prediction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in Chinain 2009~2016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让灾害(起)209 1166 403 3532 1757 417 452 676移人员(个)14330 95775 34456 39964 187584 33723 20465 23956免损失(亿)1.6 9.3 7.2 9.1 19.1 18.1 5.0 7.1滑坡(%)60 73 73 76 64 75 67 74

技术路线图,耦合渗流,绪论,模块分析


1 绪论软件平台,将 Seep/w 中的实时孔隙水压力场嵌入 Slope/w 模块中,模拟滑坡雨条件下的失稳过程。耦合渗流场,运用 Sigma/w 模块分析降雨入渗条件下内部土体的位移情况以及塑性区的分布。

皖南山区,地理位置


2 皖南山区地质背景与灾害发育概况2.1 自然地理2.1.1 地理位置安徽省简称是皖,位于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皖南山区(图 3)位于安徽省沿江丘陵平原以南,江西省东北部,江苏省西部,浙江省西北部,分布在 N29°31′~N31°和 E116°31′~E119°45′之间。皖南山区主要包括宣城市、铜陵市南部、黄山市和池州市,区内有黄山站、池州站、宣城站等多个火车站交通线路四通八达(图 4),人口数量超过 390 万,区域面积超过 23500 km2。皖南山区具有多处名山大川、第四系冰川古迹、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地质景观资源,山清水秀,物产丰富,拥有国家 5A 级风景旅游区,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皖南文化。“两山一湖”区域(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拥有宛如鬼斧天工般的地质美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常金源;包含;伍法权;常中华;罗浩;;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稳定性探讨[J];岩土力学;2015年04期

2 张磊;张璐璐;程演;王建华;;考虑潜蚀影响的降雨入渗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4年09期

3 杜丽丽;孙红月;尚岳全;康剑伟;刘长殿;;充气截排水滑坡治理数值模拟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年S1期

4 唐栋;李典庆;周创兵;方国光;;考虑前期降雨过程的边坡稳定性分析[J];岩土力学;2013年11期

5 徐全;谭晓慧;沈梦芬;;降雨入渗条件下土质边坡的稳定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2年S1期

6 李宁;许建聪;钦亚洲;;降雨诱发浅层滑坡稳定性的计算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5期

7 孙金山;陈明;左昌群;周传波;陈建平;;降雨型浅层滑坡危险性预测模型[J];地质科技情报;2012年02期

8 孙健;陶慧;杨世伟;耿夏莲;魏永霞;;皖南山区地质灾害发育规律与防治对策[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11年05期

9 黄健敏;吴泊人;;安徽省2004~2009年地质灾害统计分析[J];安徽地质;2010年04期

10 李喜安;黄润秋;彭建兵;陈志新;;关于物理潜蚀作用及其概念模型的讨论[J];工程地质学报;2010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世国;强降雨条件下基于Green-Ampt入渗模型的无限边坡稳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林鸿州;降雨诱发土质边坡失稳的试验与数值分析研究[D];清华大学;2007年

3 张培文;降雨条件下饱和—非饱和土径流渗流耦合数值模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海军;皖南山区反倾板岩边坡倾倒变形机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587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587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3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