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平台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集成方法研究
【学位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391;TU17
【部分图文】:
(c)第三阶振型图 (d)第四阶振型图图 2-6 前四阶振型图2.2.2 测点布置原则根据计算结果,考虑结构特点、使用环境复杂性、施工可行性,制定应力应变、动力性能、整体变形、温度和风压监测点的布置原则:(1)杆件的应力应变监测结果能直接反映结构受力状态,应将应力应变测点布置于截面类型相同但应力较大的杆件,即应力比大的构件(如斜撑杆件),以及安全储备较大但重要的构件(如柱)。(2)动力特性测点一般布置在模态分析结果中位移较大的位置,如主桁架局部振动较大的部位(跨中、悬挑端部),以及结构整体振动较大的部位(柱顶)。通过动力特性监测结果,监控结构自振周期的变化,了解结构的损伤程度。(3)对于结构变形监测,重点监控结构的整体变形情况,与结构的整体振动特性
图 2-10○1 轴主桁架第一振型模态图加速度测点位置的选择对损伤识别的效果影响较大,好的损伤识别方案应对损伤出现的位置特别敏感。本文为验证该加速度测点布置方案能否有效识别出损伤桁架的位置以杆件刚度折减的方式来模拟损伤,对海口东站○1 轴至○1-4 轴共 12 榀桁架进行损伤前后分析,利用模态曲率差作为损伤识别指标,研究单榀桁架发生损伤时识别的有效性和精确性,模态曲率差指标定义为: d ui i iScdex j C j C j(2-1)其中曲率模态 ( )和 ( )分别为损伤前后第 i 阶模态在 j 位置处的曲率,计算公式如下: 1 21 2 32 1 2 1u u u ui i i iuil j j l j jC jl l l (2-2) 1 22 1 2 1d d d di i i il j j l j j
(b)海口东站站台雨棚第二跨 BIM 三维模型图 3-5 海口东站站台雨棚 BIM 三维模型图3.2.3.3 传感器 Revit 三维模型针对不同类型传感器建立对应传感器族模型,以风速传感器为例,族实例和族参数如图 3-6 所示。传感器族内包含监测信息的参数,是监测数据与 BIM 模型交互的媒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峰;崔理纲;刘凯;;基于实测数据的新型大跨度空间结构模型修正研究[J];工业建筑;2015年11期
2 李惠;鲍跃全;李顺龙;张东昱;;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科学与工程[J];工程力学;2015年08期
3 王轩;胡笳;杨晖柱;张其林;;基于工业基础类数据标准的结构模型转换技术[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6期
4 李宏男;杨礼东;任亮;贾子光;;大连市体育馆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发[J];建筑结构学报;2013年11期
5 施卫星;陈希;曹加良;;多因素型结构基本自振周期预测模型的研究[J];工程力学;2013年03期
6 陈庆军;谢小东;郭金龙;王英涛;邱元;;利用.NET平台及SAP2000 API实现空间杆系结构的蒙板功能[J];空间结构;2012年02期
7 罗尧治;钟舟能;;国家体育场健康监测信息可视化设计[J];钢结构;2012年04期
8 李惠;周峰;朱焰煌;滕军;张亮泉;欧进萍;傅学怡;;国家游泳中心钢结构施工卸载过程及运营期间应变健康监测及计算模拟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9 李东升;张莹;任亮;李宏男;;结构健康监测中的传感器布置方法及评价准则[J];力学进展;2011年01期
10 林健富;程瀛;黄建亮;陈树辉;;大型建筑结构健康监测的海量数据处理与数据库开发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泽宇;基于监测的空间钢结构健康状态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2 周峰;大跨度空间钢膜结构健康监测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洋;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集成与管理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刘伟;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5 汪菁;深圳市民中心屋顶网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少伟;太原南站钢结构健康监测方案及安全预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7年
2 刘训房;基于BIM和WEB的隧道动态施工监测信息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7年
3 陆珺;BIM技术结合WEB系统在基坑监测中的应用[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4 王超;基于BIM的监测信息IFC表达与集成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5 袁昆;桥梁健康监测结构预警关键问题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李艳妮;基于BIM的建筑结构模型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7 陶悦;新光大桥健康监测数据处理方法与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唐练;插件式桥梁健康监测三维可视化系统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悄;斜拉桥健康监测中的状态识别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10 张中昱;基于BP神经网络和模糊综合评价的环境分析评价系统[D];天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600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60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