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也门住宅建筑的抗震易损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1 08:00
   也门的住宅建筑主要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该体系中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的滞回性能较差。在这种类型的建筑中,内部填充板(即墙)使用20厘米厚的空心混凝土砌块建造,外部填充板(即墙)由石料和普通混凝土混合制成的砖石砌成,此类结构的楼板体系采用30cm的空心混凝土肋板。在也门缺乏国家建筑规范的情况下,大多数最近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均按照不同的国际建筑规范的要求设计,其中ACI-318是也门工程师最常采用的规范。此外,工程建筑物依据抵抗重力荷载设计,忽略了地震荷载的影响。因此,这种类型的建筑被认为在地震作用下具有易损性。由于也门缺乏实际地震破坏数据,无法量化钢筋混凝土住宅建筑可能遭受的地震破坏,因此将普通钢筋混凝土住宅分为不同的建筑类别,生成了对应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曲线。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根据研究人员的实地调查,根据区域划分不同的建筑等级(A-C)。按照高度分为三种类别:每一区域类别分为三层、五层和七层建筑(即A-C)。此外,还考虑了竖向局部不规则性(如阳台)对建筑物地震易损性的影响,共分析了18座具有代表性的建筑。(2)建立了18座代表性建筑的有限元模型。利用ETABS v17软件对这些结构进行非线性静力(推覆)分析,得到各建筑等级的承载力曲线。(3)确定了四种损伤极限状态:轻度、中度、重度和完全损伤。依据文献中的方程,基于各代表性建筑等级的双线性理想能力谱曲线,计算这些损伤极限状态。针对各个代表性的建筑等级,建立了基于对数正态累积分布函数的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本文得到的地震易损性曲线为量化也门钢筋混凝土住宅的地震破坏概率提供依据。
【学位单位】:长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U375;TU352.11
【文章目录】: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1.1 Literature Review
        1.1.1 Analysis methods of building fragility
        1.1.2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for RC buildings
    1.2 Problem Statement and Objectives
    1.3 Research Work Plan
    1.4 Summary and Conclusion
Chapter Two:Theoretical Background on Capacity Spectrum Method
    2.1 Overview of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2.2 Procedure of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2.3 Advantages of the Nonlinear Static Analysis
    2.4 Capacity Spectrum Method(CSM)in ATC-
    2.5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2.5.1 Determination of the Damage Limit States
        2.5.2 Development of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2.6 Summary and Conclusion
Chapter Three:Methodology
    3.1 General
    3.2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3.3 Methodology Followed to Develop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3.3.1 Structural Design of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3.3.2 Material Properties and Modeling
        3.3.3 Modeling of Columns and Beams
        3.3.4 Nonlinear Static(Pushover)Analysis
        3.3.5 Bilinear Idealization of the Capacity Spectrum
        3.3.6 Determination of Damage Limit States
        3.3.7 Development of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3.4 Summary and Conclusion
Chapter Four:Results of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Development
    4.1 General
    4.2 Capacity Curves for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4.3 Damage Limit States
    4.4 Seismic Fragility Curves
Chapter Five:Conclus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5.1 Conclusions
    5.2 Recommendations for Future Work
REFERENCES
Appendixes
    Appendix A:Architectural Plans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Appendix B:Structural Plans Representative Buildings
ACKNOWLEDGEMENT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宇;梁芹;罗颖;邱雅琪;;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装配式住宅建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城市建筑;2019年20期

2 王志成;柳河敬田;吉田修;坂村健;;日本安全住宅建筑发展态势(四)[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9年01期

3 高嵩;李鑫迪;;住宅建筑屋顶开放空间设计研究[J];居舍;2019年14期

4 周子吟;;住宅建筑与室内一体化设计剖析[J];建材与装饰;2018年29期

5 王嵩;;既有住宅建筑的工业化改造[J];住宅科技;2017年01期

6 刘光忱;侯岸茹;王俊森;车诗雨;;推进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的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17年05期

7 李振宇;常琦;董怡嘉;;从住宅效率到城市效益 当代中国住宅建筑的类型学特征与转型趋势[J];时代建筑;2016年06期

8 王跃鹏;;绿色环保型建材与绿色住宅建筑发展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7年02期

9 郭蕾;;论灰空间在住宅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装饰(理论);2017年01期

10 贾珊;黄雷;;绿色住宅建筑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淑琴;基于统计学理论的城市住宅建筑能耗特征分析与节能评价[D];湖南大学;2009年

2 喻伟;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李楠;夏热冬冷地区人员行为对住宅建筑能耗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Mohammed Ahmed Nasser Al-joary (大海);也门住宅建筑的抗震易损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9年

2 冯倚天;国立中大石牌校区教职员住宅建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3 王斌;装配式楼梯型式及裂缝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9年

4 刘妍彤;西安某住宅建筑的主、被动混合优化节能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5 白皓;基于标准化理念下的宣城市广德地区乡村住宅建筑产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6 吴奕颂;住宅建筑的电气节能技术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8年

7 于潇;基于BIM的住宅建筑质量控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8 常志荣;沈阳市旧住宅建筑适老化改造设计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8年

9 李庆文;基于LCA的装配式住宅建筑环境影响评价[D];中原工学院;2018年

10 刘璐;生命周期视角下城市住宅建筑存量更新策略的环境影响与经济效益研究[D];天津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8789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789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f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