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弹性设计的高校教学楼闲置空间再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6 15:49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大学校园建设也紧随着迎来发展的高潮。校园环境和教学建筑形态也因多元化的教育理念和形式的发展上产生了很大的转变。高校教学楼空间规模的扩大,给学生创造良好学习环境的同时也为校园的建设带来一些问题:因学校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管理不当,规划设计不合理,造成校园以及校园教学楼建筑中出现大量的闲置空间,产生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如何合理的利用闲置空间,将校园闲置空间再利用的教育含义以及活化价值在现有校园空间规模与未来校园规划、设计中得到解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本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对高校教学楼闲置空间再利用进行研究与设计:第一部分为文章第一章,主要探讨高校教学楼闲置空间再利用的研究背景(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该课题的研究内容及课题价值与实践意义。第二部分为文章第二章,主要对校园闲置空间再利用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并解读,并且根据相关理论深入进行实地调研,对高校教学楼闲置空间的类型划分、数量统计等进行详细分析,由此研究高校教学楼闲置空间的现状问题与特点,来引出后续的弹性设计方法,为设计实践做出基础铺垫。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进行分析、探讨。由之前通过深入的实地调研教学楼的使用情况,运用弹性设计方法,并根据弹性设计方法的原则与策略,来对重庆大学虎溪校区的闲置空间进行案例设计实践,灵活利用教学楼周边的闲置空间,让闲置空间与教学空间结合,提高资源利用率,展现多元教学型态,使空间的再利用促进环境资源永续发展。第四部分为文章第五章,对该课题进行总结,并对后续研究提出展望。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244.3
【部分图文】:
廊空间的动态性与静态性Fig2.1DynamicsandStaticsofGallerySpace
图 2.2 廊空间内部活动示意图Fig 2.2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nal activities in gallery space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3 理论研究2.3.1 建筑空间论空间作为构成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建筑体验的全部内容,里面的每一
平台与周围教学楼连接,自然采光、通风条件良好,空间感受可以对周围的庭院进行观察。交通便利和实用功能良好,交往间进行交流、学习与娱乐,对人的停留、交往起着一定的促进图 2.4 底层架空Fig 2.4 Bottom Overhead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2886411
【学位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244.3
【部分图文】:
廊空间的动态性与静态性Fig2.1DynamicsandStaticsofGallerySpace
图 2.2 廊空间内部活动示意图Fig 2.2 Schematic diagram of internal activities in gallery space图片来源:作者自绘2.3 理论研究2.3.1 建筑空间论空间作为构成建筑的组成部分,它代表了建筑体验的全部内容,里面的每一
平台与周围教学楼连接,自然采光、通风条件良好,空间感受可以对周围的庭院进行观察。交通便利和实用功能良好,交往间进行交流、学习与娱乐,对人的停留、交往起着一定的促进图 2.4 底层架空Fig 2.4 Bottom Overhead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定艳秋;;城市闲置空间的再利用——以重庆市某闲置空间改造方案为例[J];装饰;2015年09期
2 杨颖;梁艺荣;徐梓力;;关于公共闲置空间的再设计探讨[J];艺术科技;2015年01期
3 陈衍池;;浅析少子化带来的校园闲置空间的再利用[J];品牌(下半月);2012年02期
4 赵晨鹿;;弹性空间设计探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年04期
5 易金生;;我国高校办学条件指标的反思与建议——以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年08期
6 雷彦;李哲;;大学校园交往空间的人性化设计[J];中外建筑;2005年06期
7 郑宙青;当代国外教学空间组织启示[J];华中建筑;2004年06期
8 叶彪;高校教学建筑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以清华大学第六教学楼创作实践为例[J];建筑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尚艳辉;闲置工业建筑空间的改造设计应用研究[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2 王晗;高校教学楼灰空间交往功能及设计研究[D];深圳大学;2010年
3 范路;建筑中介体空间的集成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赵璐;高校校园公共活动空间场所精神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5 胡晓军;高校边缘区空间形态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王笑寒;生长中的大学校园[D];天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886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8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