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胶东半岛高校冗余空间建筑声环境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8 22:09
   山东省人口密度大、考生数量多,对教育资源的需求量巨大,因此山东省十分重视学生的教育,尤其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山东虽然是国内的教育大省,却不是教育强省,很多方面均亟待提高。胶东半岛在山东省占据区位优势,辖青岛、烟台、威海三市,经济发达,处于蓝色半岛经济圈核心,且拥有高校数量众多,分布集中,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雄厚,有山东大学(威海、青岛)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分校等,极具地域代表性。因此,本文研究胶东半岛高校冗余空间建筑物理环境质量,特别是优质声环境对校园环境的积极作用等相关问题,提出建筑物理声环境改善措施和意见,不仅可以提高胶东半岛区域自身的高校环境质量,而且对整个山东省内的高校建设能起到较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对我国其它地区的高校也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高校做为教育体系中的高端层次,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性空间,对其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深入阶段,韧性城市应运而生,成为应对城市各种危机的一种全新理论与实践。其中,多样性是韧性城市的主要特征之一,借用到高校这个微小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环境中,其相关理论同样适用于高校空间结构的适应性发展和变化,其中,冗余空间及其多样性属性是其空间结构的一种新形式,它为亟待解决当前面临各种压力、挑战、机遇以及不稳定因素干扰,谋求更优发展的高校提供了有效的弹性和缓冲。而空间的建筑物理环境质量往往影响着使用者的主观感受,其中声环境质量是影响高校教学环境的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研究高校冗余空间的声环境,对其进行有效评价,提出合理的声环境改造措施和方法,对创建优良校园环境,营造浓郁学术氛围和提升学校整体教育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所做的总体研究工作如下:1)首先,在理论上运用韧性城市体系中的冗余空间和多样性概念,以及环境心理学中的环境行为影响作用,归纳总结胶东半岛高校冗余空间的构建形式和方法,并分析声环境质量对冗余空间使用感受的影响,寻求冗余空间使用者对声环境的感知和声环境的营建。将声音、空间和人三者结合,建立它们之间的关联,进而确立高校冗余空间中的建筑声环境质量研究的地位。2)其次,本文通过对胶东半岛部分高校冗余空间的调查和研究,发现它们均不同程度存在着噪声级较高和混响时间过长的声环境质量问题,严重影响着学生对高校冗余空间的正常使用。噪声问题也阻碍了冗余空间挖掘更多的潜在功能,实现其调节与缓解校园环境问题的价值。因此,本文针对高校冗余空间的声环境质量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冗余空间声环境的构建和健康发展提出行之有效的改善措施和方法。目前我国现行的声环境质量标准和规范中,还没有针对高校冗余空间的内容,在这方面还存在着空白。为此,本文通过对胶东半岛部分高校的冗余空间声环境展开调查与研究,试图归纳和总结适合高校冗余空间的声学建议标准,填补高校冗余空间声环境方面的空缺,以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为今后的高校冗余空间建设提供借鉴与帮助。3)然后,本文利用声学仪器和ODEON厅堂音质声学模拟软件对高校冗余空间的声环境进行实测和模拟,通过交通冗余空间空间、教学冗余空间和中庭冗余空间的声环境质量的主观评价因素分析,针对青岛理工大学和烟台大学的冗余空间声环境进行实地测试,获得客观可靠的声学数据,并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其冗余空间声环境质量存在的问题,指出存在的不足。4)最后本文提出了声环境改造措施。针对高校冗余空间出现的噪声级过高和混响时间过长的音质缺陷,借鉴国内外相关声学设计案例,查阅已有建筑声学设计规范与标准,提出声学处理建议和具体的声环境改造措施,并运用ODEON声学软件进行模拟改造之后的声学效果,以期指导高校对该场所进行声学改造,使高校冗余空间的声环境质量达到学生学习、交流和阅览的使用要求。通过对胶东半岛高校冗余空间声环境质量的一系列研究,为其提出改善意见和建议,使高校冗余空间具有更高的利用价值,真正发挥其对校园空间使用的调节、缓冲的积极作用,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冗余空间的归属情感。继而指引高校环境向更有包容性、更多元、更开放的方向发展,使其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利用、合谐共生的有机生态体,实现冗余空间使用感的提升,提高冗余空间的利用率,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令冗余空间存在的意义落到实处,从而迎合韧性城市发展的轨迹,书写中国教育改革的新篇章。
【学位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TU112
【部分图文】:

作品,学院,模型,来源


??例如,青岛理工大学南苑入口西侧是大片的空旷草坪,常见老师和学生在此??处进行学生作品赏析和模型展示活动(如图2.1和图2.2所示)。户外光照充足,??视线明亮,视野宽阔,放眼望去,建筑模型在油绿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更加出彩。??图2.1?土木学院举办模型大赛?图2.2学生的模型作品展览??(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南苑草坪对侧,图书馆前的校园科技广场,铺设光洁的大理石,平坦宽阔。??这里也经常举办各类大型的学生设计成果展览会(如图2.3和图2.4所示)。展台??摆放的间距富余宽敞,不会影响上下课学生在科技广场中的交通人流穿行,与此??同时,丰富的展览景观吸引着学生驻足停留与观看,这种“一场多用”的冗余空间成??为了学生闲暇时间以及自由阅览交流的好去处。??布莱恩?劳森将建筑和城市空间视作一种容器,一种可以容纳、分割、解构、??促进、提高甚至褒扬人类空间行为的容器。而冗余空间将“容器”功能性发挥的更加??完善,使用者在空间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也正是这种跨时间、跨功能的交叠与??重合,让冗余空间拥有更多的可能性。??12??

体育馆,场馆,学生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3科技广场中的学生作品展览?图2.4科技广场中的学生绘画作品展览??(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烟台大学校园内大学生活动中心内有一体量巨大的体育场馆,左右两侧是看??台,前侧为表演舞台。这里除了作为学生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和体育项目训练之??用,还常见舞蹈学院的学生利用这里的场地条件进行形体训练课程(如图2.5和图??2.6所示)。场馆顶部和四周均有自然采光,场馆内光线较为充足;且四周墙壁均??铺设吸声材料,可以想见若开展大型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时,满场就坐,混响时??间较短,其声环境质量大体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而形体训练时,场馆内却显??得很空旷,混响时间较长,学生很难准确地跟随音乐节拍做出形体动作,音质条??件显得并不理想。??图2.5体育馆内学生进行形体训练课程?图2.6学生聚拢为听清楚老师讲课内容??(图片来源:作者自摄)??以上实例可见

广场,学生,绘画作品,作品


青岛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论文??图2.3科技广场中的学生作品展览?图2.4科技广场中的学生绘画作品展览??(图片来源:作者自摄)??烟台大学校园内大学生活动中心内有一体量巨大的体育场馆,左右两侧是看??台,前侧为表演舞台。这里除了作为学生体育比赛、文艺演出和体育项目训练之??用,还常见舞蹈学院的学生利用这里的场地条件进行形体训练课程(如图2.5和图??2.6所示)。场馆顶部和四周均有自然采光,场馆内光线较为充足;且四周墙壁均??铺设吸声材料,可以想见若开展大型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时,满场就坐,混响时??间较短,其声环境质量大体是可以满足使用要求的。而形体训练时,场馆内却显??得很空旷,混响时间较长,学生很难准确地跟随音乐节拍做出形体动作,音质条??件显得并不理想。??图2.5体育馆内学生进行形体训练课程?图2.6学生聚拢为听清楚老师讲课内容??(图片来源:作者自摄)??以上实例可见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海燕;张玮;张良;;河北省近五年声环境质量变化及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年05期

2 陈秋;欧达毅;;中英文授课方式下高校教室声环境质量评价与比较研究[J];建筑科学;2018年06期

3 徐江焱;;近五年来黄石市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环境与发展;2018年06期

4 张金流;朱从涛;李海铭;汪君逸;王星永;;合肥学院校园声环境质量评价及其防治对策[J];蚌埠学院学报;2017年01期

5 王奇;;锦州市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及预防措施[J];绿色科技;2017年06期

6 张汝波;;眉山市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年05期

7 邱雪;张思冲;陈洁;姜晓慧;周晓聪;;城市声环境质量研究——以哈尔滨2006~2010年为例[J];森林工程;2015年01期

8 朱瑾;刘崎峰;;巴彦浩特2009—2014年城市声环境质量分析及对策建议[J];环境与发展;2015年04期

9 秦勤;;《声环境质量标准》实施情况评估[J];安全;2013年09期

10 郑雪斌;蒋勇;;关于《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暂行技术规定》实施中的一些思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文洛;严寒地区村庄空间形态结构与交通声环境的交互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2 温晓英;生态舒适视域下的中学校园声环境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3 籍仙荣;高校图书馆声环境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4 张厚斌;教堂建筑声环境理论综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曦东;声环境规划视角下不同噪声强度的城市步行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

2 窦梦溪;胶东半岛高校冗余空间建筑声环境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8年

3 吴红梅;张家港市声环境功能区划调整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4 杨雅洁;厦深高速铁路沿线居住用地声环境评价及噪声控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5 戴茜;长沙湘府文化公园声环境评价及优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年

6 楼华鼎;汉语背景下开放式研究室声环境对英文科技文献阅读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9年

7 庆哲;基于风环境和声环境耦合的高密度街区空间形态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8 邱瑞;深圳市建成环境要素对声环境的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年

9 张永振;安化县城区声环境质量评价及功能区划分[D];湖南师范大学;2019年

10 周涵;郑州金成时代广场声环境分析与控制技术[D];湖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89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889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f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