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顺逆结合法在软土地区超大规模深基坑工程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0-12-09 19:53
以面积达12.2万m~2超大深基坑为工程背景,结合顺作、逆作和中心岛法的特点,提出了整体顺逆结合设计方法,详细介绍了其设计方案和施工工序,并着重讨论了该设计方法的关键技术措施,包括地下两层板代支撑、预留土坡、竖向支承系统。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对楼板刚度取值和洞口加固进行了分析,并与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在降低工程造价和施工风险的同时,保护了周边环境,节约了一定工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软土地区超大规模深基坑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 2020年21期 第121-125+120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坑深度及分区示意图
本基坑不仅面积超大、深度深,而且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如图2所示,基坑北侧紧邻共富路; 基坑西侧为现状道路,路对面为单层厂房和低层砖混结构建筑; 基坑南靠联谊路; 基坑东侧为高压走廊带,高压电塔距离基坑约25.0m。上述已有道路下面均有给水、通信、雨水、电力管道,通信和电力管道距离较远,最近的雨水管和给水管距离基坑分别约25.0m和23.0m。本工程所在场地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场地基本平坦,根据地勘报告[5],基坑开挖深度及基坑围护影响深度范围内土层均为上海常见土层。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一般为0.25~2.90m。
基坑施工工序分为以下九个步骤。1)工序一:场地整平,施工地墙、灌注桩、一柱一桩、裙边加固等;2)工序二:盆式开挖至地下1层中心岛区域,浇筑地下1层梁、板结构;3)工序三:顺作顶层梁、板,顶板预留出土口;4)工序四:盖挖四周预留土,浇筑地下1层四周剩余梁、板并预留出土口;5)工序五:盆式开挖至-9.80m(-8.30m),通过预留洞口出土;6)工序六:浇筑浅坑区域底板,施工临时斜抛撑,深坑区域浇筑临时混凝土支撑并施工临时斜抛撑;7)工序七:挖除四周预留土坡,浇筑浅坑区域剩余底板,浇筑深坑区域剩余临时混凝土支撑;8)工序八:拆除临时斜抛撑,继续挖除深坑区域土方至深坑坑底;9)工序九:浇筑深坑区域底板,顺作内衬墙、隔墙、外包柱等,拆除临时混凝土支撑。整体顺逆结合施工工序图如图3所示。3 关键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软土地区超大深基坑工程围护及支撑体系选型分析[J]. 孔维耀.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04)
[2]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综合刚度研究[J]. 张戈,毛海和. 岩土力学. 2016(05)
[3]软土地区超大规模深基坑设计与变形监测分析[J]. 陆培毅,王子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5(02)
[4]中心岛斜撑支护在软土地区超大面积基坑中的工程实践[J]. 林巧,钟铮,佘清雅,苗延飞. 岩土工程学报. 2012(S1)
[5]“中心岛顺作、周边环板逆作”的设计方法在单体50000m~2深基坑工程中的实践[J]. 邸国恩,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2006(S1)
[6]密集建筑区域中深基坑全逆作法的设计与实践[J]. 戴斌,王卫东,徐中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2907396
【文章来源】:建筑结构. 2020年21期 第121-125+120页 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坑深度及分区示意图
本基坑不仅面积超大、深度深,而且周边环境较为复杂。如图2所示,基坑北侧紧邻共富路; 基坑西侧为现状道路,路对面为单层厂房和低层砖混结构建筑; 基坑南靠联谊路; 基坑东侧为高压走廊带,高压电塔距离基坑约25.0m。上述已有道路下面均有给水、通信、雨水、电力管道,通信和电力管道距离较远,最近的雨水管和给水管距离基坑分别约25.0m和23.0m。本工程所在场地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场地基本平坦,根据地勘报告[5],基坑开挖深度及基坑围护影响深度范围内土层均为上海常见土层。拟建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一般为0.25~2.90m。
基坑施工工序分为以下九个步骤。1)工序一:场地整平,施工地墙、灌注桩、一柱一桩、裙边加固等;2)工序二:盆式开挖至地下1层中心岛区域,浇筑地下1层梁、板结构;3)工序三:顺作顶层梁、板,顶板预留出土口;4)工序四:盖挖四周预留土,浇筑地下1层四周剩余梁、板并预留出土口;5)工序五:盆式开挖至-9.80m(-8.30m),通过预留洞口出土;6)工序六:浇筑浅坑区域底板,施工临时斜抛撑,深坑区域浇筑临时混凝土支撑并施工临时斜抛撑;7)工序七:挖除四周预留土坡,浇筑浅坑区域剩余底板,浇筑深坑区域剩余临时混凝土支撑;8)工序八:拆除临时斜抛撑,继续挖除深坑区域土方至深坑坑底;9)工序九:浇筑深坑区域底板,顺作内衬墙、隔墙、外包柱等,拆除临时混凝土支撑。整体顺逆结合施工工序图如图3所示。3 关键技术措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软土地区超大深基坑工程围护及支撑体系选型分析[J]. 孔维耀.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04)
[2]软土地区深基坑围护结构综合刚度研究[J]. 张戈,毛海和. 岩土力学. 2016(05)
[3]软土地区超大规模深基坑设计与变形监测分析[J]. 陆培毅,王子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2015(02)
[4]中心岛斜撑支护在软土地区超大面积基坑中的工程实践[J]. 林巧,钟铮,佘清雅,苗延飞. 岩土工程学报. 2012(S1)
[5]“中心岛顺作、周边环板逆作”的设计方法在单体50000m~2深基坑工程中的实践[J]. 邸国恩,王卫东. 岩土工程学报. 2006(S1)
[6]密集建筑区域中深基坑全逆作法的设计与实践[J]. 戴斌,王卫东,徐中华.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05(04)
本文编号:2907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07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