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反应沉淀联用纤维滤池工艺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2 01:29
2007年,太湖蓝藻爆发,为改善水质,太湖流域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作拉开序幕。本论文依托于苏州吴中区城南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实际案例,主要对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方案如何确定、深度处理系统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处理效果和能耗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城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各工艺段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总结,一期工程存在:进水COD、SS、TP基本符合原设计进水指标,但BOD比原设计指标偏低,氨氮、TN比原设计指标偏高,对于生物处理系统反硝化的碳源利用造成影响,出水总氮有超标风险;现有工艺废水经二沉池沉淀后直接消毒排放,出水SS难以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现有工艺在生化池出水端投加化学除磷药剂,存在药剂混合条件不易控制,处理效果不稳定;沉淀后含药剂的化学污泥难以及时排除,随回流污泥返回至曝气池,易引起药剂累积所导致的活性污泥活性抑制甚至中毒等风险。在对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进行充分论证确定后,对各污染物指标去除率和水质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整体工艺流程和工艺路线的方向,再通过对高效反应沉淀池联用纤维滤池工艺、elimi-NITE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和反应沉淀池组合微滤机工艺这三种深度处理组合工艺的...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南污水厂工艺流程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3-863纤维滤料是一种新型的过滤材料,其结构为不对称构形,尾部是松散的纤维丝束,头部是比重较大的实心体。尾部的纤维丝束固定在头部核体内,整体呈彗星状(见图3-1)。863纤维滤料的独特结构使其兼有纤维滤料和普通颗粒滤料的特点。图3-1彗星式纤维滤料与常规滤料相比,该纤维滤料在过滤过程中所形成的滤床空隙率分布,非常接近理想滤料的分布结构。主要表现在横断面上空隙率分布均匀和纵断面上空隙率分布由下至上逐渐增多,横断面上的特性确保了过滤时水流通道的均衡性,使得截污量效果均匀,避免了水流短路现象。纵断面上的空隙率呈下小上大的梯度分布,使得即使在滤床上部逃离的颗粒物体,也很容易在下部窄通道中被捕获而截留,这对水中悬浮固体的分离非常有利。图3-2工艺方案二工艺流程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3-863纤维滤料是一种新型的过滤材料,其结构为不对称构形,尾部是松散的纤维丝束,头部是比重较大的实心体。尾部的纤维丝束固定在头部核体内,整体呈彗星状(见图3-1)。863纤维滤料的独特结构使其兼有纤维滤料和普通颗粒滤料的特点。图3-1彗星式纤维滤料与常规滤料相比,该纤维滤料在过滤过程中所形成的滤床空隙率分布,非常接近理想滤料的分布结构。主要表现在横断面上空隙率分布均匀和纵断面上空隙率分布由下至上逐渐增多,横断面上的特性确保了过滤时水流通道的均衡性,使得截污量效果均匀,避免了水流短路现象。纵断面上的空隙率呈下小上大的梯度分布,使得即使在滤床上部逃离的颗粒物体,也很容易在下部窄通道中被捕获而截留,这对水中悬浮固体的分离非常有利。图3-2工艺方案二工艺流程图
本文编号:2911599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城南污水厂工艺流程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3-863纤维滤料是一种新型的过滤材料,其结构为不对称构形,尾部是松散的纤维丝束,头部是比重较大的实心体。尾部的纤维丝束固定在头部核体内,整体呈彗星状(见图3-1)。863纤维滤料的独特结构使其兼有纤维滤料和普通颗粒滤料的特点。图3-1彗星式纤维滤料与常规滤料相比,该纤维滤料在过滤过程中所形成的滤床空隙率分布,非常接近理想滤料的分布结构。主要表现在横断面上空隙率分布均匀和纵断面上空隙率分布由下至上逐渐增多,横断面上的特性确保了过滤时水流通道的均衡性,使得截污量效果均匀,避免了水流短路现象。纵断面上的空隙率呈下小上大的梯度分布,使得即使在滤床上部逃离的颗粒物体,也很容易在下部窄通道中被捕获而截留,这对水中悬浮固体的分离非常有利。图3-2工艺方案二工艺流程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硕士学位论文-23-863纤维滤料是一种新型的过滤材料,其结构为不对称构形,尾部是松散的纤维丝束,头部是比重较大的实心体。尾部的纤维丝束固定在头部核体内,整体呈彗星状(见图3-1)。863纤维滤料的独特结构使其兼有纤维滤料和普通颗粒滤料的特点。图3-1彗星式纤维滤料与常规滤料相比,该纤维滤料在过滤过程中所形成的滤床空隙率分布,非常接近理想滤料的分布结构。主要表现在横断面上空隙率分布均匀和纵断面上空隙率分布由下至上逐渐增多,横断面上的特性确保了过滤时水流通道的均衡性,使得截污量效果均匀,避免了水流短路现象。纵断面上的空隙率呈下小上大的梯度分布,使得即使在滤床上部逃离的颗粒物体,也很容易在下部窄通道中被捕获而截留,这对水中悬浮固体的分离非常有利。图3-2工艺方案二工艺流程图
本文编号:29115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1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