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计研究 ——以盐城市大洋湾城市公园为例
发布时间:2020-12-25 05:12
城市公园是人们进行休闲活动、交流交往的不可缺少的场所之一,也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加城市公园景观建设中的互动性,可以增强整个公园乃至城市的活力。互动的设计理念为人与人、人与景、景与景的关系提供了一座桥梁,延申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并使人们的幸福感和愉悦感得以提高。笔者在对国内外互动性景观发展现状和其他综合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盐城市大洋湾的公园景观进行实地考察,从而提出了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计这一研究课题。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景观互动的需要遵循的原则和多种设计方法。结合互动理念在景观设计要素中应用的实际案例分析,研究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并论证了在具体城市公园景观建设项目中所采用的多种设计途径和表现形式,来实现一系列的交互式景观。城市公园交互式景观设计还需要结合其他学科进行不断学习和创新,使城市公园景观不再是单纯的是被观赏的对象,而是人与自然的纽带,帮助拓宽人们主观视野的边界,最终目的是使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张唐景观项目“云朵乐园”(图片来源网络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鲜明的颜色使原本空旷而单调的室外空间更有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轮廓更加强化,增加了空间的记忆点和仪式感,颜色的视觉感受、对风的触觉感受这些也丰富了人们的行走过程中的整体体验。图2艺术装置作品“门”图3艺术装置作品“门”(图片来源网络)这样的互动景观让游客进入这个空间时产生新鲜感,印象深刻的同时唤醒较为积极的情绪。继而激发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乡土文化在城市历史互动景观的应用中也会不断发展和更新,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7所谓基于感官参与的互动性设计,用人们之间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设法让人们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对于交互性景观设计,其首要目的和最终归宿,都是为提升使用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感而服务。7[1]杜萍萍.基于互动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鲜明的颜色使原本空旷而单调的室外空间更有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轮廓更加强化,增加了空间的记忆点和仪式感,颜色的视觉感受、对风的触觉感受这些也丰富了人们的行走过程中的整体体验。图2艺术装置作品“门”图3艺术装置作品“门”(图片来源网络)这样的互动景观让游客进入这个空间时产生新鲜感,印象深刻的同时唤醒较为积极的情绪。继而激发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乡土文化在城市历史互动景观的应用中也会不断发展和更新,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7所谓基于感官参与的互动性设计,用人们之间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设法让人们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对于交互性景观设计,其首要目的和最终归宿,都是为提升使用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感而服务。7[1]杜萍萍.基于互动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老年人的虚拟现实景观设计研究[J]. 韩旭. 设计. 2019(07)
[2]浅谈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参与性设计[J]. 赵丹. 建设科技. 2019(Z1)
[3]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浅析[J]. 戴恩泽. 河南建材. 2019(01)
[4]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 刘梦钊. 现代园艺. 2019(01)
[5]地方文脉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方式[J]. 王泽发,李子蓉,赖莉芬. 衡水学院学报. 2018(03)
[6]基于智能交互的景观体验增强设计[J]. 曹静,何汀滢,陈筝. 景观设计学. 2018(02)
[7]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设计技术[J]. 夏蕾. 电子制作. 2015(11)
[8]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 辛向阳. 装饰. 2015(01)
[9]新时代景观设计中的“人景交互”[J]. 张明明. 价值工程. 2011(34)
[10]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研究[J]. 张旭,王峰. 包装工程. 2010(10)
博士论文
[1]声音体验[D]. 芦影.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 周秀梅.武汉大学 2013
[3]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 杨鑫.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我国城市住区互动景观营造研究[D]. 姚雪艳.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空间往复与对景设计[D]. 王玫.天津大学 2018
[2]公园互动景观装置设计研究[D]. 冯超.北京建筑大学 2017
[3]互动式景观设计[D]. 胡梦琴.大连工业大学 2017
[4]基于互动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 杜萍萍.河北科技大学 2017
[5]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D]. 王进思.重庆大学 2016
[6]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装置艺术的运用研究[D]. 张芸.东南大学 2015
[7]环境行为学视阈下的互动景观设计研究[D]. 翟天然.东南大学 2015
[8]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应用研究[D]. 伍迪.东华大学 2014
[9]城市环境中交互空间的设计研究[D]. 王加洲.南京林业大学 2013
[10]三维城市景观空间信息交互查询的研究[D]. 王德成.郑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7025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9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张唐景观项目“云朵乐园”(图片来源网络5)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鲜明的颜色使原本空旷而单调的室外空间更有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轮廓更加强化,增加了空间的记忆点和仪式感,颜色的视觉感受、对风的触觉感受这些也丰富了人们的行走过程中的整体体验。图2艺术装置作品“门”图3艺术装置作品“门”(图片来源网络)这样的互动景观让游客进入这个空间时产生新鲜感,印象深刻的同时唤醒较为积极的情绪。继而激发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乡土文化在城市历史互动景观的应用中也会不断发展和更新,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7所谓基于感官参与的互动性设计,用人们之间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设法让人们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对于交互性景观设计,其首要目的和最终归宿,都是为提升使用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感而服务。7[1]杜萍萍.基于互动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7.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城市公园交互性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及方法11景架和布幔组成通行道路。一方面鲜明的颜色使原本空旷而单调的室外空间更有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它使道路的轮廓更加强化,增加了空间的记忆点和仪式感,颜色的视觉感受、对风的触觉感受这些也丰富了人们的行走过程中的整体体验。图2艺术装置作品“门”图3艺术装置作品“门”(图片来源网络)这样的互动景观让游客进入这个空间时产生新鲜感,印象深刻的同时唤醒较为积极的情绪。继而激发对环境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此外,乡土文化在城市历史互动景观的应用中也会不断发展和更新,同时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7所谓基于感官参与的互动性设计,用人们之间的交流做比喻,就是要想法设法让人们参与到交流活动中。对于交互性景观设计,其首要目的和最终归宿,都是为提升使用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感而服务。7[1]杜萍萍.基于互动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河北科技大学,201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面向老年人的虚拟现实景观设计研究[J]. 韩旭. 设计. 2019(07)
[2]浅谈城市湿地公园景观参与性设计[J]. 赵丹. 建设科技. 2019(Z1)
[3]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浅析[J]. 戴恩泽. 河南建材. 2019(01)
[4]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J]. 刘梦钊. 现代园艺. 2019(01)
[5]地方文脉在城市公园设计中的表达方式[J]. 王泽发,李子蓉,赖莉芬. 衡水学院学报. 2018(03)
[6]基于智能交互的景观体验增强设计[J]. 曹静,何汀滢,陈筝. 景观设计学. 2018(02)
[7]虚拟现实技术与三维设计技术[J]. 夏蕾. 电子制作. 2015(11)
[8]交互设计:从物理逻辑到行为逻辑[J]. 辛向阳. 装饰. 2015(01)
[9]新时代景观设计中的“人景交互”[J]. 张明明. 价值工程. 2011(34)
[10]城市公共设施交互设计研究[J]. 张旭,王峰. 包装工程. 2010(10)
博士论文
[1]声音体验[D]. 芦影.中央美术学院 2017
[2]城市文化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整体性设计研究[D]. 周秀梅.武汉大学 2013
[3]地域性景观设计理论研究[D]. 杨鑫.北京林业大学 2009
[4]我国城市住区互动景观营造研究[D]. 姚雪艳.同济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空间往复与对景设计[D]. 王玫.天津大学 2018
[2]公园互动景观装置设计研究[D]. 冯超.北京建筑大学 2017
[3]互动式景观设计[D]. 胡梦琴.大连工业大学 2017
[4]基于互动性理念下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D]. 杜萍萍.河北科技大学 2017
[5]装置艺术融入当代城市公共空间的景观化途径研究[D]. 王进思.重庆大学 2016
[6]城市公共空间中景观装置艺术的运用研究[D]. 张芸.东南大学 2015
[7]环境行为学视阈下的互动景观设计研究[D]. 翟天然.东南大学 2015
[8]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互动性应用研究[D]. 伍迪.东华大学 2014
[9]城市环境中交互空间的设计研究[D]. 王加洲.南京林业大学 2013
[10]三维城市景观空间信息交互查询的研究[D]. 王德成.郑州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37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2937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