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斗栱的建筑学探讨与力学分析

发布时间:2021-07-13 16:13
  斗栱是中国古建筑的精髓,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与智慧,在建筑领域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位于屋檐与柱子之间,承上启下,装点繁荣。因为有了斗栱,才有中国建筑强烈的东方文化属性,因为有了斗栱,才有中国古建筑的辉煌。本文以斗栱为切入点,主要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1.分别介绍了斗栱在建筑学上和结构上的意义、作用,介绍了关于斗栱的研究进展。2.介绍了斗栱的组成、分类;阐述了斗栱的起源、演变过程;讨论了斗栱的艺术特性及在现代文明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斗栱在宋代到清代的变化规律;3.基于BIM技术,采用宋式斗栱各构件尺寸模数,对宋式斗栱进行了参数化设计,并建立了各构件的Revit族文件。根据各构件之间的模数关系,组合成了两种不同形式的宋式斗栱模型,分别为四铺作以及五铺作。4.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针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四铺作的受力性能,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为斗栱的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 

【文章来源】:湘潭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斗栱的建筑学探讨与力学分析


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斗栱

照片,斗栱,装饰作用,构件


”斗栱在建筑学上和结构上都有很重要的功能与作用,归纳起来一共有以下几个方面:斗栱在建筑学上的作用1. 斗栱的装饰作用斗栱自身构造精巧,造型美观,不仅具有结构上的功能(在本文 1.3.2 小节中有详细介绍),还是很好的装饰构件。从外观上来看,斗栱能够非常直观的描述出建筑物的风格,能够形成该建筑所特有的节奏和韵律。从艺术装饰上看,无论是从建筑外观或者建筑内部,斗栱都有非常独特的细部处理,能够非常鲜明的反应出它的装饰作用,如图 1-5 所示。随着时代的变迁,斗栱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最开始,斗栱在结构中是具有实际功能作用的构件,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改变,斗栱开始向装饰构件进行过渡,特别是明清时期,斗栱在建筑物中更多的是起装饰作用。图 1-6 是在清代太和殿遗迹的基础上进行复原修缮后的照片,照片中可以看到斗栱数量众多,体积较小,布局紧凑,以装饰作用为主。

厅堂,殿堂,斗栱


堂、厅堂以外的余下房屋)三类建筑,殿堂是最高标准的建筑,厅堂次之,余屋之。根据建筑等级不同,规定各构件尺寸,斗栱的大小、数量、颜色也不同,其屋就不能使用斗栱。明朝和清朝时期,关于斗栱的使用非常严格,一般民用建筑是不能使用斗需要根据该建筑物使用者的社会地位、建筑物的相关规模等因素,才能决定是否使用斗栱。在中国古代,皇家所使用的斗栱是最复杂、最繁华、最具有装饰性的,使用色也是老百姓不可以僭越的,斗栱俨然变为了衡量建筑等级的重要标准。如图 示,太和殿这个最高等级的皇家建筑使用了数层斗栱,斗栱用以青、绿二色,枋有皇家建筑专有的和玺彩画,相比之下,恭王府的斗栱层数、颜色、数量有了明减少,明黄这种皇家专用颜色已经开始大量减少,只剩一些零星点缀,枋间彩画为旋子彩画,以此体现等级制度。江苏周庄建筑群,如图 1-8 所示,这种民间建筑没有了斗栱,柱子直接承载自屋顶的荷载,没有斗栱,屋檐无法挑出,建筑体量变小,自然没有了皇家建筑严、庄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营造法式》中“挑斡”与“昂桯”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 朱永春.  建筑学报. 2018(02)
[2]基于Revit的古建筑模型的参数化[J]. 徐东升.  信息与电脑(理论版). 2016(04)
[3]探析榫卯结构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J]. 刘秋云.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5(08)
[4]残损古建筑木结构叉柱造式斗栱节点抗震性能退化规律研究[J]. 谢启芳,向伟,杜彬,郑培君.  土木工程学报. 2014(12)
[5]在“结构,建造,建构”之间——读爱德华·塞克勒《结构,建造,建构》一文有感[J]. 焦洋.  建筑师. 2014(05)
[6]斗拱的力学性能及其蕴含在中国馆中的民族象征[J]. 李建军,刘艳春.  力学与实践. 2010(04)
[7]斗拱的演变及中国古代建筑形式探微[J]. 殷亚静,李冬.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0(05)
[8]人类栖居:传统建筑伦理[J]. 陈万求,郭令西.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3)
[9]宋朝李诫编修《营造法式》对古代建筑标准化的贡献[J]. 王平.  标准科学. 2009(01)
[10]漫谈斗拱艺术[J]. 周欣,唐国安.  山西建筑. 2008(08)

硕士论文
[1]古建筑木结构铺作层抗震机理分析[D]. 李海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
[2]古建筑木构件基于累积损伤模型的剩余寿命评估[D]. 李瑜.武汉理工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2823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2823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