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新徽派建筑内部空间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2 08:39
  近年来新徽派风格的优秀建筑作品不断涌现,其创作思想和方法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如何将优秀新徽派作品的创作思想和生成方法归纳为可操作的一般设计手法,并适用于未来数字化发展需求,是新徽派建筑创作研究中较为薄弱的领域,迫切需要更多的科学探索和实证研究。本文以典型新徽派建筑作品的内部空间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当前新徽派建筑空间创作的多元现象;其次,运用类型学的方法提取新徽派建筑内部空间形态类型,包括入口空间,廊道空间,大厅空间和中庭空间,共计四大类、十四小类;第三,从建构的视角分析新徽派建筑空间的材料和结构形式,提炼出典型的结构型式,包括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共计四大类、五小类;第四,基于所提取的空间类型和结构类型,运用建筑图示法,生成内部空间形态图库和结构图库,并研究其可变性与创新性;最后,基于获得的图库和参数可变性要素的提取,提出基于SKETCHUP软件的新徽派建筑辅助设计插件构想,并对插件操作界面的编写标准和和操作步骤进行实例演示与验证(完整插件编程软件不在本文的研究范围),期望对新徽派建筑内部空间设计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新徽派建筑内部空间研究


论文研究背景(来源:作者自绘)

绩溪,博物馆,屋顶,新徽派建筑


是新徽派建筑的经典之作[26][27]。(如图3.1,3.2)本章将从具有代表性的新徽派建筑案例出发,借鉴吸收其它优秀地域性建筑,探索属于新徽派建筑所特有的内部空间形态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能够得到不同的空间形态分类结果,本章笔者按照功能将内部空间分为入口空间,廊道空间,大厅空间和中庭空间四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每种空间的形态原型,以期为新徽派建筑的发展创新提供必要的准备基础。图 3.1 绩溪博物馆屋顶 图 3.2 绩溪博物馆内部空间剖面Fig 3.1 Roof of JiXi Museum Fig 3.2 Internal spatial profile of JiXi museum(来源:www.archdaily.com) (来源:www.archdaily.com)3.1 入口空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老子空间生成的最基本手法是通过围合,通过墙体,屋架,柱廊等空间构成要素的限定能够产生不同形态的建筑空间,由此也形成了不同形态的围合型入口空间。根据空间生成的原则我们会发现一个三维立体空间是由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共六个面围合而成

剖面图,绩溪,内部空间,博物馆


约翰·波特曼说过“建筑的实质是空间,空间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彭一刚在其著作《建筑空间组合论》中认为“既有变化,又有秩序,这就是一切艺术品,特别是造型艺术形式必须具备的原则” 。建筑作为凝固的艺术,是一件为人们所欣赏的艺术品,而建筑内部空间作为与人交流沟通的媒介也成为建筑创作的核心所在。在新徽派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将设计的视角重新回归到建筑最本质的空间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场地条件敏锐的思考,赋予建筑本身具有挑战性的概念并在最终的建筑形态和建筑空间中得以体现,这才是建筑师的职责所在。以绩溪博物馆为代表的新徽派建筑通过精心营造的建筑空间深刻的诠释了建筑师所赋予的概念意向——“折顶拟山,留树做庭”,是新徽派建筑的经典之作[26][27]。(如图3.1,3.2)本章将从具有代表性的新徽派建筑案例出发,借鉴吸收其它优秀地域性建筑,探索属于新徽派建筑所特有的内部空间形态类型。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能够得到不同的空间形态分类结果,本章笔者按照功能将内部空间分为入口空间,廊道空间,大厅空间和中庭空间四类,并在此基础上提炼每种空间的形态原型,以期为新徽派建筑的发展创新提供必要的准备基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胜景”与“几何”——绩溪博物馆对中国传统空间的继承[J]. 王达仁,张丹.  建筑与文化. 2017(06)
[2]整合与协同——数字链系统驱动的设计与建造实践[J]. 唐芃,郭梓峰,张佳石,季云竹.  建筑学报. 2017(05)
[3]新徽派建筑的探索与实践——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一期公共教学楼设计[J]. 郭钦恩,刘彬艳,陶郅.  华中建筑. 2016(02)
[4]本色——松风翠山茶油厂建造手记[J]. 罗四维,卢珊.  建筑技艺. 2015(08)
[5]生成设计思维模型与实现——以“赋值际村”为例[J]. 李飚,郭梓峰,季云竹.  建筑学报. 2015(05)
[6]厂内场外——松风翠山茶油厂设计[J]. 罗四维,周伟.  建筑学报. 2015(05)
[7]范曾艺术馆[J]. 章明,张姿,李雪峰,孙嘉龙,张之光,苏婷.  建筑学报. 2014(12)
[8]图书馆兼社区中心[J]. 徐会玲,Olivier Ottevaere,John Lin.  建筑知识. 2014(07)
[9]留树作庭随遇而安折顶拟山会心不远——记绩溪博物馆[J]. 李兴钢,张音玄,张哲,邢迪.  建筑学报. 2014(02)
[10]新徽派建筑设计创作方法初探[J]. 刘仁义,秦旭升.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5)

博士论文
[1]结构技术影响下的当代建筑形态创新研究[D]. 王征.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2]广义建筑类型学研究[D]. 汪丽君.天津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新”新徽派建筑的类型学探析[D]. 汪骏.合肥工业大学 2018
[2]功能拓扑关系限定下的建筑生成方法研究[D]. 郭梓峰.东南大学 2017
[3]基于类型学的新徽派建筑复合界面研究[D]. 王玮.合肥工业大学 2016
[4]建构视野下的新乡土建筑营造研究[D]. 崔杨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5]新徽派建筑形态评价研究[D]. 张超伟.合肥工业大学 2015
[6]建构视野下的结构逻辑及其表达[D]. 陈皓.合肥工业大学 2014
[7]徽派建筑材料表达[D]. 郭帅.华南理工大学 2013
[8]建筑原型理论研究及应用[D]. 刘琪瑶.重庆大学 2012
[9]徽质因子在新地域主义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运用[D]. 陈扬.合肥工业大学 2010
[10]基于Sketchup平台的快速建模插件研究与实现[D]. 郑立.上海交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461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5461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71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