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演化与形态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8 11:30
19世纪末,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中国、俄国以及日本等国移民相继进入哈尔滨,在此期间哈尔滨建设了大量的宗教建筑。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宗教建筑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与特征。宗教建筑形式的变化一方面来源于设计师的巧妙构思,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来自于其母国文化,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冲突使得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呈现多元化的姿态。本文旨在对哈尔滨宗教建筑的形成与发展、分布状况、空间特征、建筑分类、形态与地域性、材料与结构选型、平面布局以及宗教建筑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首先,我们将哈尔滨近代宗教建筑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将其发展阶段分为三个时期,即中东铁路时期、移民涌入时期以及伪满洲国时期。这些城市发展的历史背景逐渐成为了城市文化发展的基调。哈尔滨近代宗教的发展可以根据各自的特点划分为本土型与外来型。本文还从宗教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宗教发展和城市发展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其主要介绍了哈尔滨早期宗教建筑的形成原因和模式,并将宗教建筑的发展历史划分为了兴盛期、倦怠期和停滞期。文中主要选择了哈尔滨旧城区中有特点的三个区划,分别讨论其宗教建筑的分布状况与特点。经过分析各个宗教之间不同的传统以及研究宗教建筑分...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研究框架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0-中东铁路的修筑至通车使得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于是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俄国与日本为了争夺各自在中国领土的控制权发动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1905年12月,日俄战争结束,条约将16个城镇自行开放为对外商埠,哈尔滨位列其中。哈尔滨商埠总公司于1907年1月12日正式设立,1907年1月21日启用哈尔滨商埠公司关防(图2-1)。俄国人在开埠通商之前对哈尔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绝大部分是以修建铁路为重心,弱化了城市功能。开埠之后哈尔滨的整体城市功能更加多样化,由单一的中东铁路枢纽点转化为有名的国际商埠,这一变化使得大量外籍商人在哈尔滨发现了商机,与此同时也引入了外来宗教(图2-2)。2.1.1.2移民涌入时期(1917-19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苏维埃建立政权。西伯利亚白军于1919年溃败逃亡,包括主教在内的大量俄国东正教神职人员以及大批信仰东正教的沙俄贵族、官吏、军官、商贾等流亡至哈尔滨。据1925年的人口调查记载,俄人(包括无国籍者)为92852人,日本人为3287人,朝鲜人为962人,犹太人为1400人,波兰人为500人,英国人为150人,美国人为112人,德国人为143人,法国人为130人,意大利人为30人,其它国籍者为百余人。此外,还有一大部分移民来自于国内,仅在1890年沙俄就从中国关内招募了10万民工来修建铁路,哈尔滨成为闯关东者的重要谋生之地。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地区的移民随着中东铁路工程的实施不断涌入哈尔滨。据哈市人口调查,到了1933年年末中国籍人口数量达到了300276人[11]。图2-1铁路建设时期的哈尔滨[9]图2-2开埠通商后的哈尔滨[10]图2-3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的各国侨民[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0-中东铁路的修筑至通车使得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于是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俄国与日本为了争夺各自在中国领土的控制权发动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1905年12月,日俄战争结束,条约将16个城镇自行开放为对外商埠,哈尔滨位列其中。哈尔滨商埠总公司于1907年1月12日正式设立,1907年1月21日启用哈尔滨商埠公司关防(图2-1)。俄国人在开埠通商之前对哈尔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绝大部分是以修建铁路为重心,弱化了城市功能。开埠之后哈尔滨的整体城市功能更加多样化,由单一的中东铁路枢纽点转化为有名的国际商埠,这一变化使得大量外籍商人在哈尔滨发现了商机,与此同时也引入了外来宗教(图2-2)。2.1.1.2移民涌入时期(1917-19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苏维埃建立政权。西伯利亚白军于1919年溃败逃亡,包括主教在内的大量俄国东正教神职人员以及大批信仰东正教的沙俄贵族、官吏、军官、商贾等流亡至哈尔滨。据1925年的人口调查记载,俄人(包括无国籍者)为92852人,日本人为3287人,朝鲜人为962人,犹太人为1400人,波兰人为500人,英国人为150人,美国人为112人,德国人为143人,法国人为130人,意大利人为30人,其它国籍者为百余人。此外,还有一大部分移民来自于国内,仅在1890年沙俄就从中国关内招募了10万民工来修建铁路,哈尔滨成为闯关东者的重要谋生之地。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地区的移民随着中东铁路工程的实施不断涌入哈尔滨。据哈市人口调查,到了1933年年末中国籍人口数量达到了300276人[11]。图2-1铁路建设时期的哈尔滨[9]图2-2开埠通商后的哈尔滨[10]图2-3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的各国侨民[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东铁路的缘起与沿革[J]. 姜振寰,郑世先,陈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论20世纪早期东正教对哈尔滨城市文化品格的影响[J]. 王志军,姜玉洪. 西伯利亚研究. 2010(01)
[3]从符号学角度浅析“十字架”的宗教象征[J]. 张玉金. 美与时代. 2005(08)
[4]中国建筑史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 刘大平,李晓霁. 建筑学报. 2005(06)
[5]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与内涵[J]. 刘松茯. 新建筑. 2002(01)
[6]东北沧陷时期的日本宗教[J]. 王若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1)
[7]中国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J]. 王若茜,李英武,朱卫新. 东北亚论坛. 2001(02)
[8]东正教与中国文化[J]. 乐峰. 世界宗教研究. 2000(04)
[9]哈尔滨的东正教堂[J]. 刘松茯. 华中建筑. 1988(03)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考察研究[D]. 徐敏.南京艺术学院 2010
[2]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D]. 闫超.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从文化传播视角解析满铁附属地建筑形态特征[D]. 刘洋阳.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中东铁路沿线东正教堂建筑研究[D]. 赵庆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3]中外宗教建筑窗饰设计研究[D]. 李欣蔓.吉林大学 2016
[4]哈尔滨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的修复研究[D]. 王欣.东北林业大学 2014
[5]哈尔滨道外清真寺视觉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 郑倩.东北林业大学 2014
[6]中东铁路建筑保温与采暖技术研究[D]. 司道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7]中东铁路建筑砖构筑形态研究[D]. 杨舒驿.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8]近代东北基督教教会医院研究[D]. 高云飞.辽宁大学 2012
[9]近代日本神道教在东北的建立与扩张(1905-1945)[D]. 宫晓丽.辽宁大学 2012
[10]近代东北基督教本色化研究(1866-1945)[D]. 张荣良.辽宁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6476
【文章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论文研究框架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0-中东铁路的修筑至通车使得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于是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俄国与日本为了争夺各自在中国领土的控制权发动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1905年12月,日俄战争结束,条约将16个城镇自行开放为对外商埠,哈尔滨位列其中。哈尔滨商埠总公司于1907年1月12日正式设立,1907年1月21日启用哈尔滨商埠公司关防(图2-1)。俄国人在开埠通商之前对哈尔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绝大部分是以修建铁路为重心,弱化了城市功能。开埠之后哈尔滨的整体城市功能更加多样化,由单一的中东铁路枢纽点转化为有名的国际商埠,这一变化使得大量外籍商人在哈尔滨发现了商机,与此同时也引入了外来宗教(图2-2)。2.1.1.2移民涌入时期(1917-19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苏维埃建立政权。西伯利亚白军于1919年溃败逃亡,包括主教在内的大量俄国东正教神职人员以及大批信仰东正教的沙俄贵族、官吏、军官、商贾等流亡至哈尔滨。据1925年的人口调查记载,俄人(包括无国籍者)为92852人,日本人为3287人,朝鲜人为962人,犹太人为1400人,波兰人为500人,英国人为150人,美国人为112人,德国人为143人,法国人为130人,意大利人为30人,其它国籍者为百余人。此外,还有一大部分移民来自于国内,仅在1890年沙俄就从中国关内招募了10万民工来修建铁路,哈尔滨成为闯关东者的重要谋生之地。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地区的移民随着中东铁路工程的实施不断涌入哈尔滨。据哈市人口调查,到了1933年年末中国籍人口数量达到了300276人[11]。图2-1铁路建设时期的哈尔滨[9]图2-2开埠通商后的哈尔滨[10]图2-3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的各国侨民[10]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10-中东铁路的修筑至通车使得日本在远东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侵害,于是日本挑起了日俄战争。俄国与日本为了争夺各自在中国领土的控制权发动了这场帝国主义战争。1905年12月,日俄战争结束,条约将16个城镇自行开放为对外商埠,哈尔滨位列其中。哈尔滨商埠总公司于1907年1月12日正式设立,1907年1月21日启用哈尔滨商埠公司关防(图2-1)。俄国人在开埠通商之前对哈尔滨进行的大规模建设,绝大部分是以修建铁路为重心,弱化了城市功能。开埠之后哈尔滨的整体城市功能更加多样化,由单一的中东铁路枢纽点转化为有名的国际商埠,这一变化使得大量外籍商人在哈尔滨发现了商机,与此同时也引入了外来宗教(图2-2)。2.1.1.2移民涌入时期(1917-1931)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的统治,苏维埃建立政权。西伯利亚白军于1919年溃败逃亡,包括主教在内的大量俄国东正教神职人员以及大批信仰东正教的沙俄贵族、官吏、军官、商贾等流亡至哈尔滨。据1925年的人口调查记载,俄人(包括无国籍者)为92852人,日本人为3287人,朝鲜人为962人,犹太人为1400人,波兰人为500人,英国人为150人,美国人为112人,德国人为143人,法国人为130人,意大利人为30人,其它国籍者为百余人。此外,还有一大部分移民来自于国内,仅在1890年沙俄就从中国关内招募了10万民工来修建铁路,哈尔滨成为闯关东者的重要谋生之地。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地区的移民随着中东铁路工程的实施不断涌入哈尔滨。据哈市人口调查,到了1933年年末中国籍人口数量达到了300276人[11]。图2-1铁路建设时期的哈尔滨[9]图2-2开埠通商后的哈尔滨[10]图2-3中国大街(现中央大街)的各国侨民[1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东铁路的缘起与沿革[J]. 姜振寰,郑世先,陈朴.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2]论20世纪早期东正教对哈尔滨城市文化品格的影响[J]. 王志军,姜玉洪. 西伯利亚研究. 2010(01)
[3]从符号学角度浅析“十字架”的宗教象征[J]. 张玉金. 美与时代. 2005(08)
[4]中国建筑史与文化地理学研究[J]. 刘大平,李晓霁. 建筑学报. 2005(06)
[5]近代哈尔滨城市建筑的文化结构与内涵[J]. 刘松茯. 新建筑. 2002(01)
[6]东北沧陷时期的日本宗教[J]. 王若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01)
[7]中国东北沦陷时期的宗教[J]. 王若茜,李英武,朱卫新. 东北亚论坛. 2001(02)
[8]东正教与中国文化[J]. 乐峰. 世界宗教研究. 2000(04)
[9]哈尔滨的东正教堂[J]. 刘松茯. 华中建筑. 1988(03)
博士论文
[1]中国近代基督宗教教堂建筑考察研究[D]. 徐敏.南京艺术学院 2010
[2]东北沦陷时期宗教状况与教化统治研究[D]. 闫超.东北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从文化传播视角解析满铁附属地建筑形态特征[D]. 刘洋阳.吉林建筑大学 2017
[2]中东铁路沿线东正教堂建筑研究[D]. 赵庆超.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3]中外宗教建筑窗饰设计研究[D]. 李欣蔓.吉林大学 2016
[4]哈尔滨圣·阿列克谢耶夫教堂建筑的修复研究[D]. 王欣.东北林业大学 2014
[5]哈尔滨道外清真寺视觉环境景观设计研究[D]. 郑倩.东北林业大学 2014
[6]中东铁路建筑保温与采暖技术研究[D]. 司道光.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
[7]中东铁路建筑砖构筑形态研究[D]. 杨舒驿.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2
[8]近代东北基督教教会医院研究[D]. 高云飞.辽宁大学 2012
[9]近代日本神道教在东北的建立与扩张(1905-1945)[D]. 宫晓丽.辽宁大学 2012
[10]近代东北基督教本色化研究(1866-1945)[D]. 张荣良.辽宁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576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57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