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双评价”的石玛沙城镇群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2 17:05
  目的:绿地生态网络作为一种空间资源、保护手段和发展方式耦合于一体的公共政策,是当前城镇在面临资源要素紧缺、生态环境脆弱的背景下,对“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新型特色城镇化总目标的回应,也是在缓解资源环境约束强烈方面所提出的策略。如何在新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构建更为科学、合理的城镇绿地生态网络,缓解城镇群的熵增效应,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方法:回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绿地生态网络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以干旱区绿洲城镇—石玛沙城镇群为例,构建“双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因子加权叠加分析法,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利用三维魔方划定国土空间适宜区。其次,筛选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模拟源地间的潜在廊道,与实际绿地生态网络相衔接,叠加形成综合性城镇绿地生态网络。结果:(1)构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石玛沙城镇群进行国土空间适宜区划定。其中,生态保护适宜区面积75.04km2,集中在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生态环境优越的将军山、玛纳斯河附近。农业生产适宜区面积471.77km2,集中在土壤质地良好... 

【文章来源】:石河子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双评价”的石玛沙城镇群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


石玛沙城镇群一体化示意图

示意图,生态网络,绿地,示意图


14区、中国优质番茄加工地区。3.1.3绿地生态网络建设现状石玛沙城镇群区域内总体绿化现状良好,各级政府均十分重视绿地建设,取得一定的成就。但三地隶属不同的地区,绿地生态网络建设主要集中在各自的建成区内,区域性建设仅集中在乌伊公路、连霍高速沿线附近,没有与城镇一体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尚未形成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区域网络连通性不强,绿地生态网络效益难以最大化。(1)石河子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石河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指出,未来城市中心城区绿地与广场用地达到1319.12hm2、人均绿地面积18.84m2,其中公园绿地898.32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2.83m2,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40%,绿地率达到36%[85],见图3-2。随后提出“三片、五带、八园、多点”的城镇绿地规划体系,将把石河子建设成“城在园中”的公园城市。目前,石河子市绿地生态网络建设重点在五带,包括玛河滨水风光带、西防护林和西公园改造提升组成的敞开式公共游乐休闲带、北疆铁路与乌奎高速公路之间交通廊道建造的林田花海景观带、乌伊公路市区段两侧沿线立体绿网林带、明珠河北拓南延贯穿南北的城市水景风光带。此外,还有北泉镇至开发区政府之间,结合天业生态公园远景打造东西向的生态景观通廊,以及高新区的石河风光带正在进行规划建设中。图3-2石河子市绿地生态网络示意图Fig.3-2SchematicdiagramofthegreenspaceecologicalnetworkinShiheziCity

示意图,生态网络,绿地,示意图


15(2)玛纳斯县绿地生态网络建设玛纳斯县在全疆率先启动统筹城乡规划,群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实现了“开门见绿、500米见游园、1公里见公园”的目标,城镇绿化覆盖率达到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1m2。《玛纳斯县县城总体规划(2013--2030)》,提出“一心三区,两带五廊”的县域城乡空间结构,以县城为中心。目前,玛纳斯县绿地生态网络建设重点在五廊,即玛纳斯河生态廊道、塔西河生态廊道、南部山区保护生态廊道、中部绿色交通廊道、沙漠防护绿色廊道[86]。玛纳斯城镇建设范围内,绿地生态网络建设集中在玛纳斯河及其支流沿岸、规划建设用地外围道路沿岸、城市内部团结路沿岸、西海公园和凤鸣湖生态园等,见图3-3。图3-3玛纳斯县建成区绿地生态网络示意图Fig.3-3SchematicdiagramofthegreenspaceecologicalnetworkinManasiCountyUrban(3)沙湾县绿地生态网络建设《沙湾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12-2030)》中,规划的绿地包括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附属绿地,面积共计1316.71hm2,绿地率为42.0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0.83m2。目前,沙湾县规划重点集中在块状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和社区绿地,带状绿地仅有金沟河滨河公园,绿地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严重滞后,见图3-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熵值法的霍邱县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J]. 张欣,赵立辉,黄润,孙贤斌,李远平.  皖西学院学报. 2020(02)
[2]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绿地系统规划创新趋势[J]. 周海波,郭行方.  中国园林. 2020(02)
[3]绿道网建设对城市绿色空间赋能的探析[J]. 王江博,韩卫民.  防护林科技. 2020(01)
[4]广州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研究[J]. 邓木林,陈长成,朱江.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19(06)
[5]基于“双评价”集成的国土空间地域功能优化分区[J]. 王亚飞,樊杰,周侃.  地理研究. 2019(10)
[6]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J]. 杜海娥,李正,郑煜.  中国矿业. 2019(S2)
[7]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国家级新区空间开发管控研究[J]. 高爽,董雅文,张磊,蒋晓威,叶懿安,陈佳佳.  生态学报. 2019(24)
[8]多尺度视角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以济南市为例[J]. 刘金花,李向,郑新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9(04)
[9]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广东省陆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J]. 陈德权,兰泽英,李玮麒.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07)
[10]基于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生态适宜性评价——以都江堰市为例[J]. 洪步庭,任平.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9(06)

硕士论文
[1]国土空间规划分区方法研究[D]. 唐一鸣.南京大学 2019
[2]烟台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D]. 张奕凡.鲁东大学 2018
[3]临安区自然生态空间划定研究[D]. 李枋燕.浙江大学 2018
[4]基于模糊物元法和层次分析法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 吕若曦.江苏大学 2018
[5]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D]. 马晓葳.吉林大学 2018
[6]基于RAGA的投影寻踪模型的广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D]. 顾婷.武汉大学 2018
[7]芜湖市多尺度生境网络构建研究[D]. 刘思.东南大学 2017
[8]固原市绿地生态网络构建研究[D]. 张璐.苏州科技大学 2016
[9]县域生态用地景观格局与空间优化研究[D]. 程迎轩.华南农业大学 2016
[10]贵州山区茶叶种植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D]. 余卓亚.贵州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025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6025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2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