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基于空间句法的哈尔滨近代居住文化解读

发布时间:2022-02-12 07:43
  哈尔滨近代住宅遗产在不同国家、民族的生活习俗影响下显现出多样的居住文化内涵,其中"俄式""日式""中国传统"居住文化最多,居住文化影响最为突出。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定量分析不同文化发源地影响下的哈尔滨近代居住建筑空间组构规律,从"基因型"角度探讨蕴含在各类空间组构中的居住文化因素及其差异,以此丰富目前对哈尔滨近代住宅遗产的文化解读。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 2020,(S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基于空间句法的哈尔滨近代居住文化解读


分析图0丁种北向联户住宅丙种北向联户住宅居住领域整合度社交领域整合度6哈尔滨近代日式住宅过渡空间属性

分析图,社交,哈尔滨,领域


依据句法值统计分析,日式住宅空间关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1)全树状结构。建筑内以1~2个空间为结构中心向外呈发散状连接其他房间。2)以树状空间为主,3种拓扑结构并存。以乙种南向类、丁种南向类两种住宅为代表。这类空间结构,空间流动性更强,流线组织更为复杂,功能独立性相对减弱(表5)。2.2.2过渡空间句法分析以过渡空间句法值分析哈尔滨近代日式住宅的空间连接方式,其中集合住宅总连接度在全局中比重最大,交通功能最突出,活动空间间接连接最多;最大连接度比重最小,以其他辅助空间来疏导交通,满足居住环境的布局流畅。联户住宅内,乙种南向类住宅总连接度比重最大且最大连接度空间为过渡元素;丁种北向类住宅过渡数目比重最大,总连接度比重最小,空间交通实用性最小,且与丙种北向类住宅、丁种南向类住宅的最大连接度空间均为非过渡元素(表6、图6)。2.2.3内外领域句法分析通过分析哈尔滨近代日式住宅内外领域空间句法值,其内外领域可分为两种类型:1)合并类。私密的居住领域与对外的社交领域界限模糊。住宅内“居间(日本住宅的居住空间)”[18]同时接待访客,空间功能模糊,居住私密性差。在哈尔滨兴建的大多日式住宅均为此类。在这种类型中,丁种南向住宅居住领域整合度最高,空间可达性最高,在建筑内空间聚集性最强;而丁种北向住宅最差。2)独立类。建筑内析出独立社交空间“洋室(会客场所)”[19],距中心元素2深度,距居住空间4深度,在方便访客拜访的同时保证居住私密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空间组构视角下城市近代住宅的特征演变研究——以长沙为例[J]. 张卫,唐大刚.  现代城市研究. 2019(01)
[2]日占时期旅顺近代住宅建筑研究[J]. 于恩海,周丽娜,吕海平.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1)

硕士论文
[1]跨文化传播视角的在华俄罗斯人日常生活研究[D]. Lidia Popova.华南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6213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6213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