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节能和室内环境品质提升的夏热冬暖地区建筑设计策略研究——以南宁园博会园艺馆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2 19:29
针对夏热冬暖地区夏季空调能耗高、热舒适性差的问题,采用性能模拟分析方法,以夏热冬暖气候区示范建筑—南宁园博会园艺馆作为研究对象,以性能为导向,从场地建筑布局、建筑整体遮阳构件到建筑单体设计,从宏观到细部分层次提出气候适应型建筑形态设计策略。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 2020,(S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适应视角下的绿色公共建筑数据库研究及其定量分析框架构建[J]. 刘倩君,程晓喜,宋修教,连璐,赵建平. 世界建筑. 2019(09)
[2]基于气候适应与舒适性的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设计 以新加坡国立大学零能耗教学楼为例[J]. 赵秀玲,刘少瑜,王轩轩. 时代建筑. 2019(04)
[3]喀什老城民居的气候适应措施调查分析[J]. 李涛,雷振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10)
[4]建筑适应气候的适宜技术——以福建建筑为例[J]. 赵亚敏. 南方建筑. 2019(03)
[5]西部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采暖利用辐射分区[J]. 刘大龙,杨竞立,贾晓伟,杨林祥. 太阳能学报. 2019(05)
[6]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J]. 韩冬青,顾震弘,吴国栋. 建筑学报. 2019(04)
[7]豫北山地传统民居的地域气候适应特征及价值分析[J]. 闫海燕,王亚敏,刘辉,陈静. 北方园艺. 2017(18)
[8]湿热气候下民居天井空间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J]. 郝石盟,宋晔皓.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6(04)
[9]苏南民居室内物理环境实测研究[J]. 郝石盟,宋晔皓,李珺杰,林正豪,韩冬辰.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6(01)
[10]西藏传统平顶民居建筑气候适应策略及其文化转意[J]. 达娃扎西,黄凌江. 华中建筑. 2012(04)
博士论文
[1]徽州古建聚落民居室内物理环境改善技术研究[D]. 饶永.东南大学 2017
[2]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 邓孟仁.华南理工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闽南大厝湿热气候适应原型及现代应用[D]. 闫树睿.厦门大学 2018
[2]雷州半岛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 邱广泉.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黄河中下游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 王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气候适应与功能整合研究[D]. 毛国辉.湖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22301
【文章来源】:建筑学报. 2020,(S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5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气候适应视角下的绿色公共建筑数据库研究及其定量分析框架构建[J]. 刘倩君,程晓喜,宋修教,连璐,赵建平. 世界建筑. 2019(09)
[2]基于气候适应与舒适性的零能耗建筑被动式设计 以新加坡国立大学零能耗教学楼为例[J]. 赵秀玲,刘少瑜,王轩轩. 时代建筑. 2019(04)
[3]喀什老城民居的气候适应措施调查分析[J]. 李涛,雷振东.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10)
[4]建筑适应气候的适宜技术——以福建建筑为例[J]. 赵亚敏. 南方建筑. 2019(03)
[5]西部地区居住建筑太阳能采暖利用辐射分区[J]. 刘大龙,杨竞立,贾晓伟,杨林祥. 太阳能学报. 2019(05)
[6]以空间形态为核心的公共建筑气候适应性设计方法研究[J]. 韩冬青,顾震弘,吴国栋. 建筑学报. 2019(04)
[7]豫北山地传统民居的地域气候适应特征及价值分析[J]. 闫海燕,王亚敏,刘辉,陈静. 北方园艺. 2017(18)
[8]湿热气候下民居天井空间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J]. 郝石盟,宋晔皓.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6(04)
[9]苏南民居室内物理环境实测研究[J]. 郝石盟,宋晔皓,李珺杰,林正豪,韩冬辰.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6(01)
[10]西藏传统平顶民居建筑气候适应策略及其文化转意[J]. 达娃扎西,黄凌江. 华中建筑. 2012(04)
博士论文
[1]徽州古建聚落民居室内物理环境改善技术研究[D]. 饶永.东南大学 2017
[2]岭南超高层建筑生态设计策略研究[D]. 邓孟仁.华南理工大学 2017
硕士论文
[1]闽南大厝湿热气候适应原型及现代应用[D]. 闫树睿.厦门大学 2018
[2]雷州半岛传统民居气候适应性研究[D]. 邱广泉.华南理工大学 2017
[3]黄河中下游地区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研究[D]. 王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4]侗族传统干栏式民居气候适应与功能整合研究[D]. 毛国辉.湖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223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622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