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建筑经济论文 >

多源数据支持下南宁市中小学步行可达性与服务效率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11 18:1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及各地区对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小学、中学教育为主的基础公共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广西“十三五”时期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步行上下学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中小学布局未来需要着重考虑的条件。随着南宁市的城市空间不断拓展,中小学教育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要求,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教育布局不均衡等问题仍较为明显。因此,研究南宁市中小学可达性及服务效率,能够及时发现中小学空间布局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对合理配置南宁市义务教育资源,促进南宁市教育均衡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南宁市中心城区的中小学为分析对象,基于“百度地图”等网络开放数据平台,获取了POI数据、OSM数据、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百度热力图数据等,结合大数据分析方法,对人口数据进行网格化划分。在对中小学、人口、居民点、步行道路网络进行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小学服务区、求解了居民点到达最近中小学设施点的最短步行时间及将中小学数据与人口网格化进行叠加,从中小学覆盖效率、居民点到达就近中小学的便利程度、中小学布局与学龄人口耦合度三个角度对南宁市...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理论与基本概念
        1.2.1 相关理论
        1.2.2 基本概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区域及研究对象
        1.4.1 研究空间范围界定
        1.4.2 中小学研究对象范围界定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
        2.1.1 数据来源
        2.1.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2.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内容
        2.2.2 研究方法
        2.2.3 技术路线
3 南宁市中小学现状特征分析
    3.1 南宁市中小学类型特征
        3.1.1 西乡塘区中小学数量最多,邕宁区中小学数量偏少
        3.1.2 大部分民办中小学分布在城市新区和城中村密集区域
    3.2 用地面积与中小学叠加分析
        3.2.1 小学数量与区域用地面积大小未呈对应关系
        3.2.2 越靠近城市中心区域小学密度高
        3.2.3 中学数量与面积大小之间相关性不强
        3.2.4 远离城市中心的街道中学分布密度较低
    3.3 常住人口与中小学叠加分布分析
        3.3.1 人口数量与小学数量呈正相关
        3.3.2 人口密度与中学数量呈正相关
        3.3.3 朝阳等人口分布较为密集的城市中心区中小学分布较为密集
        3.3.4 学龄人口集中的区域中小学数量较多
    3.4 居民点与中小学叠加分布分析
        3.4.1 居民点数量高的地区对中小学教育资源的需求较高
        3.4.2 住宅小区对中小学设施的需求高于村庄居民点
        3.4.3 友爱片区等居民点集聚区域中小学数量较多
    3.5 南宁市步行道路与中小学分布叠加分析
4 南宁市小学步行可达性及服务效率分析
    4.1 南宁市小学服务区覆盖效率分析
        4.1.1 南宁市小学服务区覆盖效率评价模型
        4.1.2 南宁市小学服务区覆盖度分析
        4.1.3 南宁市小学服务区重复覆盖度分析
    4.2 南宁市居民点小学步行可达性分析
        4.2.1 南宁市居民点小学步行可达性评价模型
        4.2.2 南宁市居民点小学步行可达性总体分析
        4.2.3 南宁市居民点小学步行可达性分区分析
    4.3 南宁市小学服务范围与人口的耦合分析
        4.3.1 南宁市小学服务范围与小学学龄人口耦合评价模型
        4.3.2 南宁市小学服务范围与小学学龄人口耦合程度总体分析
        4.3.3 南宁市小学服务范围与小学学龄人口耦合程度分区分析
5 南宁市中学步行可达性及服务效率分析
    5.1 南宁市中学服务区覆盖效率分析
        5.1.1 南宁市中学服务区覆盖效率评价模型
        5.1.2 南宁市中学服务区覆盖度分析
        5.1.3 南宁市中学服务区覆盖重复率分析
    5.2 南宁市居民点中学步行可达性分析
        5.2.1 南宁市居民点中学步行可达性评价模型
        5.2.2 南宁市居民点中学步行可达性总体分析
        5.2.3 南宁市居民点中学步行可达性分区分析
    5.3 南宁市中学服务范围与人口的耦合分析
        5.3.1 南宁市中学服务范围与中学学龄人口耦合评价模型
        5.3.2 南宁市中学服务范围与中学学龄人口耦合总体评价
        5.3.3 南宁市中学服务范围与中学学龄人口耦合分区评价
6 基于步行可达性的南宁市中小学布局存在问题及优化建议
    6.1 基于步行可达性的南宁市中小学布局存在问题
        6.1.1 服务区高覆盖度区域常伴随着高重复覆盖率
        6.1.2 城市东部区域中小学服务区覆盖度普遍偏低
        6.1.3 城市新区与周边村庄居民点步行可达性有待提高
        6.1.4 沙井街道、新圩街道等学龄人口服务效率偏低
    6.2 南宁市中小学布局优化建议
        6.2.1 拓展资金筹措渠道,增大中小学布局调整经费投入
        6.2.2 推进“大学区”管理改革,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6.2.3 均衡中小学布局,优化中小学资源调配
        6.2.4 新增一定数量中小学,提高居民就学步行可达性
        6.2.5 定期监测并预测人口的发展状况,掌握学龄人口分布状态
7 结论与不足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汉市普通中小学校布局规划探索[J]. 谢慧,李沁.  规划师. 2005(11)
[2]城市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问题探讨——以桂林市为例[J]. 马佳宏,王贤.  教育发展研究. 2008(21)
[3]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理论研究及调控[J]. 吴传钧.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2)
[4]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评价与规划——以江苏省仪征市高级中学为例[J]. 韩艳红,陆玉麒.  地理科学. 2012(07)
[5]利用公交刷卡数据分析北京职住关系和通勤出行[J]. 龙瀛,张宇,崔承印.  地理学报. 2012(10)
[6]中小学布局水平指标体系的空间均衡性分析[J]. 杜俊秀,张继贤,董春,郭冬娥,刘现印.  测绘科学. 2015(07)
[7]基于多源信息的人口分布格网化方法研究[J]. 柏中强,王卷乐,姜浩,高孟绪.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6)
[8]大数据在智慧城市研究与规划中的应用[J]. 甄峰,秦萧.  国际城市规划. 2014(06)
[9]北京太平桥街道POI数据的步行指数计算方法[J]. 黄萌,刘光,陶迎春.  北京测绘. 2017(04)
[10]基于百度热力图的职住平衡度量研究[J]. 谭欣,黄大全,赵星烁,余颖,冷炳荣,冯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博士论文
[1]西安市城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与空间布局的均衡性研究[D]. 李苒.西北大学 2014
[2]江西省鄱阳县基础教育设施优化布局研究[D]. 洪熊.华中师范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基于开放数据的租赁型保障房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方法研究[D]. 叶润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基于地理国情数据的养老设施资源均等化配置和分析[D]. 叶文娟.武汉大学 2018
[3]基于城市POI点的西安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吴晨玮.西北大学 2017
[4]日常服务设施可步行性评价及效应分析[D]. 曹恩溯.武汉大学 2017
[5]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商业设施优化方法研究[D]. 荆蕾.天津大学 2017
[6]江汉平原义务教育学校可达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孙璇.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福州市城区小学布局空间均衡性研究[D]. 林艳.福建师范大学 2015
[8]农村中小学可达性与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彭展.华中师范大学 2012
[9]合肥市中小学教育资源布局研究[D]. 孙建海.合肥工业大学 2012
[10]基于可达性角度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优化研究[D]. 余双燕.江西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7055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37055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c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