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供水管道抗震可靠度智能计算理论及其应用
本文关键词:城市供水管道抗震可靠度智能计算理论及其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供水管道 抗震性能 BP神经网络 失效概率 一次二阶矩法
【摘要】:为准确计算不同参数影响下供水管道的抗震可靠度,依据地震波作用机理,建立地下管道抗震可靠度的功能函数。首先,汲取BP神经网络较强的非线性映射的结构自组织性和自学习性等特点,建立基于神经网络的一次二阶矩可靠度智能计算方法;然后,针对国内最常用的灰口铸铁供水管道,研究剪切波速、特征周期、管径、管壁厚度、地震波入射角对埋地管道失效概率的影响;最后,以秦皇岛市DN300以上的815段地下管道为例,进行不同地震作用下的震害预测。结果表明:一类场地是对管道抗震最有利的地段,四类场地为最不利地段,地震波入射角对管道失效概率的影响在45°左右达到最大值。随着剪切波速的增大、特征周期的减小,管道失效概率随之降低。在二、三类场地条件下可以适当增加管径和管壁厚度,以提高管道抗震性能。秦皇岛市供水管网系统在小震和中震作用下是比较可靠的,在大震作用下损害会很大。
【作者单位】: 北京工业大学抗震减灾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关键词】: 供水管道 抗震性能 BP神经网络 失效概率 一次二阶矩法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1208017)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K14B01) 北京市教委科技一般项目(KM201610005029)
【分类号】:TU991.36
【正文快照】: 0引言供水管道作为城市生命线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地震时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国内外学者早已对管道可靠性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Hwang等[1]用平均管道震害率分析震害,并用概率方法计算管道的失效概率;侯忠良等[2]用有限元法分析地震波作用下的埋地管道,发现管道位移和地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威;马东辉;苏经宇;郭小东;王志涛;;利用GRNN方法分析地下管道抗震性能影响因素的敏感性[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马东辉;苏经宇;韩阳;候本伟;黎江林;;不完备信息条件下地下管线震害预测的粗糙集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2 杨超;蒋建群;;城市供水管道震害评估方法的比较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1年03期
3 陆益挺;蒋建群;胡云进;杨超;;城市供水管道抗震可靠度评估方法与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2年06期
4 何双华;赵洋;宋灿;;城市供水管网在地震时的连通可靠性分析[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1年05期
5 袁永博;白广斌;张明媛;;基于GIS的城市生命线震害预测系统[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6 刘威;李杰;卫书麟;周静海;;供气管线抗震可靠性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5年06期
7 王威;侯本伟;苏经宇;马东辉;;基于云化物元模型的供水管网抗震服务功能评价[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7期
8 刘智;郭恩栋;胡少卿;高霖;洪广磊;;供热管道地震易损性分析[J];工程力学;2013年07期
9 侯本伟;杜修力;;地震破坏管线漏损分析模型对比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3年05期
10 赵月平;;城市交通系统抗灾性能模糊随机模拟评价[J];公路;2014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威;马东辉;苏经宇;韩阳;候本伟;黎江林;;不完备信息条件下地下管线震害预测的粗糙集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2 胡聚石;网络可靠度一种新的不交和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3 刘锡荟,李鹏程,张锐;城市生命线工程抗震的模糊图分析方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89年01期
4 王东炜,李桂青,霍达,郭院成,蒋晓东;生命线网络抗震可靠度的一般算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5年01期
5 宋亚新,蒋通,楼梦麟;桩基-非线性框剪结构相互作用体系(上)──群桩阻抗函数的求取[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9年02期
6 李小军,彭青;不同类别场地地震动参数的计算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7 邓民宪,高晓康,张永凯;地下管道震害预测实用方法的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1期
8 赵林,冯启民;埋地管线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1年02期
9 韩阳,刘宏奎;生命线网络可靠性分析的类分法[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2年02期
10 郭恩栋;余世舟;吴伟;;地下管道工程震害分析[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晓茵;福建南平:根据工程特点选用供水管道[J];中国水利;2005年19期
2 王福恒,李向阳,张呈利;砼供水管道常见故障分析及应对措施[J];山东水利;2005年03期
3 黎国良;;浅谈过河倒虹供水管道的设计与施工[J];广东科技;2006年03期
4 吴永刚;;供水管道低温破坏原因及管道选择[J];中国水利;2008年06期
5 武云甫;任晓艳;;宁夏固原市隆德县县城供水管道改造工程[J];给水排水;2009年12期
6 姜文义;;城市供水管道若干问题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年29期
7 郑剑彪;吴建军;;供水管道施工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年04期
8 杨斧钟,陈明凤,李建曾;粘接剂修复供水管道的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9 张军;;供水管道工程款管理难点与财务对策[J];城镇供水;2000年02期
10 高红霞,刘政;善岱供水厂供水管道破坏原因分析[J];内蒙古水利;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建锋;孙立民;;城市地下供水管道工程震害分析与抗震对策探讨[A];第七届全国工程结构安全防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贺纯;;供水管道材料的选用[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3 舒诗湖;;供水管道功能性修复概念的提出与探讨[A];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41届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4 Lutz Kaiser;;自来水和海水供水管道的更新技术[A];第一届中国城市地下工程非开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崔大鸣;阎金波;;薄壁不锈钢供水管道连接技术的应用研究[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林涛;陈兵;;地震对市政供水管道的破坏特点分析及相应抗震措施[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静海;姜涛;孟宪宏;;埋地球墨铸铁供水管道在不同轴向位移下渗水量试验研究[A];上海防灾救灾研究所20周年庆典会议研究短文集[C];2009年
8 崔国贞;彭博;;城市及住宅小区供水管道管材的选择[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1卷)[C];2009年
9 赵艳平;李爱荣;祝辉;;一起私接城市公共供水管道盗水案的查处始末[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10 谢蓉英;;关于中小城市自来水历史管网档案管理与利用的若干问题[A];源于实践 服务全局——兰台工作纵横[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国伟;托里千名干部为牧民挖供水管道[N];塔城报;2007年
2 王近夏;供水管道:希望能共享全城地理信息系统[N];珠海特区报;2007年
3 国际铜业协会 朱春标;供水管道选材如何规避风险[N];中国建设报;2002年
4 叶文娟邋孙爱霞;西宁六成老供水管道得到改造[N];青海日报;2008年
5 吴哲;供水管道与广河高速同步建设?[N];南方日报;2008年
6 周海峰 首席记者 彭文辉;锂电基地供水管道主体工程完工[N];宜春日报;2011年
7 史力;供水管道缘何频遭野蛮施工[N];安徽日报;2005年
8 王真杰 宋建国;AGR供水管在北京西城区一户一水表改造工程中的应用[N];中国建材报;2007年
9 王伟才邋解列;沿江公路供水干线移管[N];镇江日报;2008年
10 记者 黄明 通讯员 王海涌;吉林通化临时供水管道打通[N];工人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亮;供水管道检漏仪硬件平台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2 黄佳佳;实际供水管道管壁生物膜菌落属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曹建国;场地大变形下供水管道破坏试验及地震安全评估[D];浙江大学;2014年
4 饶明明;基于概率的一种供水管道爆管检测算法[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5 孙晓东;大同煤矿集团供水管道监测系统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吴津津;某山地城市供水管道水质稳定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隋凯;供水管道振动分析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4年
8 廖倩;埋地供水管道受地震波作用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解晓杰;埋地供水管道受地震破坏规律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10 李日东;供水管道漏失水力模型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0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anzhujingjilunwen/860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