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就业增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0 05:18

  本文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就业增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常态 山东省 就业增长 制约因素


【摘要】: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就业是微观经济实现均衡的标志之一,也是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石和经济社会民生之本。因此,就业问题成为了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和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山东省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面临着劳动力供求矛盾、就业结构性矛盾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如何有效化解这些矛盾与压力,推动就业数量增长与质量提高,实现充分就业,是该省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要课题。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探讨如何在当前经济发展进入中高速阶段的新常态下,通过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最终实现山东省就业水平稳步增长,奠定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基础。文章以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山东省劳动就业总体状况入手,多层次、多角度解析了当前该省就业的现状与制约因素,提出了新常态下实现就业增长的路径选择,为有关政策制定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与借鉴。为此,本文在第二章中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对凯恩斯、刘易斯等人关于就业方面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归纳,从而为后面章节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理论铺垫。第三章对山东省劳动就业总体状况进行了评述。总体上看,山东省就业人口的规模、分布与其经济发展阶段、水平基本适应,但就业人口的区域结构、行业结构、受教育水平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均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就业数量的增长与质量的提升。第四章对山东省就业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归纳为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教育与户籍制度等三类因素,并对其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宏观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户籍制度的改革,对于提升就业水平都具有显著或潜在的巨大影响。寻求有利于促进山东省就业增长的政策措施是本文第五章探讨的主要内容。基于前面的分析与结论,结合山东省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比如:创新设立就业创业省级政府层面协调机构:注重保护性开发“银发资源”;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强新型职教体系建设,打造大型知名职教集团等。论文从实际出发,采用动态分析、比较分析、多元回归分析、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山东省就业总体状况、影响就业增长的制约因素进行了系统和细致地研究。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环境与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文章最后提出了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山东省就业增长的一系列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 山东省 就业增长 制约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49.27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3
  • 第1章 导论13-18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意义14-16
  • 1.3 研究目的16
  • 1.4 研究方法16-17
  • 1.5 技术路线17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17-18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18-23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8-21
  • 2.1.1 国外研究现状18-19
  • 2.1.2 国内研究现状19-21
  • 2.2 理论基础21-23
  • 第3章 山东省就业总体状况23-35
  • 3.1 山东省就业人口规模及分布状况24-28
  • 3.1.1 就业人口规模24-25
  • 3.1.2 就业人口分布状况25-28
  • 3.2 山东省就业人口结构分析28-32
  • 3.2.1 就业人口的性别构成28-29
  • 3.2.2 就业人口的年龄构成29-31
  • 3.2.3 就业人口的行业构成31-32
  • 3.3 山东省就业人口的文化素质状况32-35
  • 3.3.1 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就业人口的比重显著提高32-33
  • 3.3.2 女性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数量增长率与男性持平33
  • 3.3.3 不同职业的就业人口文化素质差异较大33-35
  • 第4章 山东省就业增长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35-45
  • 4.1 影响因素理论分析35-37
  • 4.1.1 山东省宏观经济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增长效应的影响35-36
  • 4.1.2 山东省产业结构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增长效应的影响36-37
  • 4.1.3 山东省教育和户籍制度因素对劳动力就业增长效应的影响37
  • 4.2 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37-38
  • 4.3 单位根检验38-40
  • 4.4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40-45
  • 4.4.1 宏观经济因素对于就业增长的影响40-41
  • 4.4.2 产业结构因素对于就业增长的影响41-42
  • 4.4.3 高等教育和户籍制度因素对于就业增长的影响42-45
  • 第5章 经济新常态下促进山东省就业增长的对策建议45-55
  • 5.1 政府应将就业优先作为宏观调控重要目标45-46
  • 5.2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46-47
  • 5.3 强化招商引资,保持适当经济增速47
  • 5.4 注重保护性开发“银发资源”47-48
  • 5.5 创新设立就业创业省级政府层面协调机构48-49
  • 5.6 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和非国有经济49-50
  • 5.7 鼓励创业带动就业50-51
  • 5.8 打破城乡分割,加快城镇化进程51-52
  • 5.8.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51
  • 5.8.2 加快推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51-52
  • 5.9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52-55
  • 5.9.1 加强新型职教体系建设,打造大型知名职教集团52-53
  • 5.9.2 推动建立促进就业创业的新型高等教育体系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附件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延华;;中国无就业增长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03期

2 谷彬;;以失业为鉴 考就业增长之难[J];数据;2007年Z1期

3 胡磊;;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及其解决路径[J];北方经济;2010年03期

4 杨存亮;;金融发展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关系检验[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年12期

5 莫荣;;多重因素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J];职业;2013年10期

6 郭松民;;无就业增长[J];百姓;2006年08期

7 吴海东;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下的再就业思路──兼论重庆新的就业增长点[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8 余秋荣;;想方设法造“饭碗”——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增长问题[J];中国就业;2001年03期

9 ;以消费带动就业增长[J];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2003年01期

10 刘碧华;;大力培育就业增长点——对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几点思考[J];中国就业;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付宏;;中国的创业活动与就业增长:“难民效应”还是“熊彼特效应”?[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余秋荣;;想方设法造“饭碗”——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增长问题[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二辑)[C];2002年

3 黄国石;;劳力就业增长的控制模型[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1995年

4 张良;张玉韩;;基于就业增长的我国城镇化发展问题初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5 袁文平;刘恒;;中国工业就业增长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6 赵文红;刘丽兰;;大学研发对高新企业创建和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周武英;欧盟峰会关注就业增长[N];经济参考报;2013年

2 记者 商意盈;浙江等地现“无就业增长”[N];经济参考报;2013年

3 商意盈;中国东部现无就业增长[N];企业家日报;2013年

4 记者 朱家芬 通讯员 李文华;企业发展拉动就业增长[N];楚雄日报(汉);2013年

5 记者 董克伟;我国面临“无就业增长”挑战[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钱飞鸣;“无就业增长”考验发展智慧[N];深圳商报;2006年

7 耿海军;经济复苏还需警惕“无就业增长”[N];中国商报;2009年

8 记者 孙覆海邋丛民;山东就业增长纳入政府考核体系[N];工人日报;2008年

9 马永堂 人社部国际劳动保障研究所研究员;把推进绿色就业作为新的就业增长点[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1年

10 就业促进会;就业增长既要“量”也要“质”[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强;转型期中国就业增长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王旭升;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3 曹建云;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倩;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2 熊丽娜;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关系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3 孙永军;经济新常态下山东省就业增长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王波;重庆市“无就业增长”问题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5 赵艳青;中小企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6 杨明晔;能源禀赋与就业增长[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邱杰;中国就业增长与工资增长的关系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高玉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就业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9 王华;安徽省劳动力就业制度约束与就业增长对策[D];安徽大学;2007年

10 何万里;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机制和绩效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65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065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