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市邻避工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4 00:33
本文关键词:桂林市邻避工程中的利益冲突问题研究
【摘要】: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目前中国已进入城市化率40%-60%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正处在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邻避工程项目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功不可没。政府为了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发展邻避工程项目,诸如冶炼、生物医药、造纸、电子、火电厂、核电厂、污水处理中心、能源供应系统等等。这些邻避工程项目服务于广大地区民众或为特定的经济目标,在为人们带来普遍的便利的同时,也对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当这些不利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或人们认知程度提升时,便会引发居民的抗拒心态,进而发生反对行动,甚至造成抗争冲突。该过程被形象称为邻避,即"Not In My Backyard" (NIMBY)。这不仅难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影响到邻避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城市安全稳定运行,更造成了民众与政府的公开对抗,形成不安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近年来“邻避现象”屡见不鲜,国内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就有“四川的什邡钼铜项目事件”、“广州的垃圾焚烧厂建设事件”、“大连、厦门、宁波PX事件”、“江苏启东南通大型达标水排海基础工程建设性事件”、“杭州的德信北海公园变电站事件”等。而桂林市的邻避现象也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邻避工程、利益冲突、社会风险等理论进行研究,结合桂林市的邻避工程,分析桂林邻避工程种类和利益冲突现象,初步梳理了桂林邻避工程项目利益冲突产生的内因、外因、诱因等:并针对性提出化解邻避工程中利益冲突问题对策。本研究为桂林市今后工程项目避免或减少出现邻避冲突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此部分对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等作了必要的阐述和介绍,并着重参考了目前国内外邻避现象的研究成果。为下文撰写桂林市邻避工程项目各方面分析和化解桂林市工程项目邻避困境提供借鉴。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这部分对“邻避”、“利益相关者”、“社会稳定风险”等概念进行了详细阐述和界定。并对“邻避现象”产生和社会稳定风险的发生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分析。邻避工程项目因其具有必然性、公共性、权利性、冲突性、风险性等六个特性,极易引发群众、政府、项目方的在环境、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利益冲突从而导致社会稳定风险爆发。第三部分主要对桂林市邻避工程分类及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进行阐述。桂林的邻避工程主要分为污染型、高风险型和反污名型这三个不同的类型。利益的冲突也可以分为集中型、对立型和零散型。各个类型的利益冲突所代表的人群是不同的,他们对利益的要求也有不同。第四部分通过在桂林市发生的若干具体邻避事件来详细阐述邻避工程利益冲突产生原因,并着重对影响利益冲突的社会民众方面原因、地方政府方面原因、邻避工程风险自身原因、诱因事件、社会舆情等原因进行了探索。社会民众是受邻避项目影响最深的一群人,为了保护自己各方面的利益聚集在一起,提出自己的利益要求。地方政府因为政策制定的不完善、对邻避反应迟钝及公信力的缺失会导致冲突的升级。邻避工程自身的风险远远大于利益时会让民众产生强烈的抵制和排斥心理。而诱因事件和社会舆情往往会成为邻避冲突的导火索和催化剂。第五部分对桂林市邻避工程发生的利益冲突问题提出治理对策。包括培养桂林市民的公共理性,使公民与政府、企业的相互理解,为社会整体的长远利益而暂时放弃自己的短期利益。完善政府决策程序,不仅要培养桂林政府的公共理性,还要完善中立专家评议制度、利益损害补偿机制和公民参与的政策运行模式。对在邻避工程中项目的风险管理提出了包括:制定风险管理规划、加强识别评估风险因素、风险的监控和应急处理等方法。这些研究成果可作为桂林市新建邻避工程项目的规划依据和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的参考,有助于将桂林市最终建设一个和谐、发展、稳定的社会。
【关键词】:邻避工程 利益冲突 社会稳定风险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8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导论10-17
- (一) 研究背景10
- (二) 邻避工程研究的目的和必要性10-12
- 1. 研究的目的10-11
- 2. 研究的必要性11-12
- (三) 研究文献综述12-17
- 1. 国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2-14
- 2. 国内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4-15
- 3. 研究方法及创新15-17
-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分析17-25
- (一) 相关概念界定17-19
- 1. “邻避”概念17
- 2. 邻避工程中利益相关者概念17-19
- 3. 邻避工程中利益冲突概念19
- (二) 理论基础分析19-25
- 1. 邻避现象理论分析19-22
- 2. 邻避工程利益相关者分类22
- 3. 邻避工程引发社会风险的理论分析22-25
- 二、桂林市邻避工程分类及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25-28
- (一) 桂林市邻避工程的分类25-26
- 1. 污染型邻避工程25
- 2. 高风险型邻避工程25
- 3. 反污名化邻避工程25-26
- (二) 利益冲突的主要表现26-28
- 1. 集中型利益冲突26
- 2. 对立型利益冲突26-27
- 3. 零散型利益冲突27-28
- 三、桂林市邻避工程利益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28-37
- (一) 社会民众方面原因28-32
- 1. 参与者利益一致性28
- 2. 心态失衡28-29
- 3. 价值观转变29-30
- 4.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30
- 5. 利益需求增加30-32
- (二) 地方政府方面原因32-34
- 1. 利益表达渠道的缺失32
- 2. 政策过程利益相关者的缺席32
- 3. 政府公信力不足32-33
- 4. 处理迟钝导致群体性突发事件升级33
- 5. 社会保障措施不完善33-34
- (三) 邻避工程风险自身原因34-35
- 1. 显现风险因素34
- 2. 潜在风险因素34-35
- (四) 诱因事件、社会舆情等原因35-37
- 1. 诱因事件35
- 2. 社会舆情35-37
- 四、解决桂林市邻避工程中利益冲突问题的对策及建议37-45
- (一) 培育桂林市市民的公共理性37-38
- 1. 加强深入沟通37
- 2. 培育社会媒体的公共理性37
- 3. 培育专家的公共理性37-38
- (二) 完善政府决策程序,提高公信力38-43
- 1. 培育桂林市政府的公共理性38
- 2. 完善中立性的专家评议制度38-39
- 3. 完善利益损害补偿机制39-40
- 4. 建立桂林“公民参与”的新型政策运行模式40-43
- (三) 加强桂林市邻避工程项目风险管理43-45
- 1. 制定综合的风险管理规划43
- 2. 加强风险因素的识别与评估43
- 3. 强化风险监控与风险应急处理43-45
- 结语45-46
- 注释46-48
- 参考文献48-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富艳;;欧美社会风险管理制度的借鉴与思考[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孙德超;;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运行[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3 覃哲;;邻避社会运动中都市媒介对集体认同的构建及其市场动因[J];文化与传播;2013年06期
4 胡智强;;我国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规制路径研究[J];河北法学;2013年12期
5 菅新月;;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赋值研究——基于层次分析法[J];经济论坛;2013年06期
6 杨雄;;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03期
7 嵇雷;;论非营利组织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中的作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曹祖耀;秦春;;邻避设施及其社会稳定风险防范[J];中国工程咨询;2012年12期
9 黄德春;马海良;徐敏;;重大水利工程项目社会风险的牛鞭效应[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10 魏依娜;;基于风险社会视阈下的民生保障[J];兰州学刊;2012年11期
,本文编号:1086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086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