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0:11

  本文关键词: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碳排放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化 碳排放 空间计量模型 关联性分析


【摘要】:气候变化和人口城市化的转变已经成为全球趋势,随着人口不断地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对气候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找到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路径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这个拥有巨大人口规模、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成为了发展趋势的国家。如何实现人口城市化与即将来临的气候变化之间的双赢迫在眉睫。城市化进程已被证明对经济发展、环境影响和人类福祉是重要的,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正处于城市化工业化阶段,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必然导致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基础设施需求的增加,从而引发“碳汇”缩小,“碳源”扩大,碳循环无法正常运转,碳收支极度失衡。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排放国(IEA,2009),分析城市化进程对中国城市二氧化碳排放的动态影响特征,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质量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机制,采用了2000——2013年的中国40个城市的相关数据,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和检验了城市化水平、城市能源消费、城市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对城市碳排放的影响。 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显示:对于高排放城市来说,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耗和进出口贸易均对城市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正如本文的理论分析所指出那样,城市化水平确实会对城市碳排放具有显著的作用关系,城市化进程增加一个百分点,会使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2767个百分点。而城市能源消耗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导致长期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249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进出口贸易对城市碳排放具有负向的影响关系,城市对外贸易增加一个百分点,则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1.1727个百分点。对于低排放城市来说,除了进出口贸易,城市经济增长水平、城市化水平、能源消耗对城市碳排放具有显著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增加一个百分点,会使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0.7032个百分点。而城市能源消耗增加一个百分点,将导致长期的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0834个百分点。城市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会使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1.0752个百分点。 一味的放缓城市化发展速度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通过提高城市化质量、改善能源消耗模式以及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等途径来达到减排的目的。提高城市化质量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可以通过加大对生态环境和污染治理的投入来减排,要调节城市用地的规划,防止城市无序蔓延的发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扩大绿化增加“碳汇”。与此同时还要提高对污染治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投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加强政策的引导,鼓励城市居民选择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并促进企业能源消费方式的转型。最后,要合理规划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并塑造低碳消费文化,来实现城市化质量的改善。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城镇化的生活方式对气候影响的研究。改善能源消耗模式方面,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减少已有产业的能源消耗,改进原有的能源利用方式,从而降低单位GDP的能源消耗。 对于中国,,如何完成碳减排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目标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其正处在高速的工业化和人口城镇化的进程中。由于城市的能源消耗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城市化的合理的途径,成为在发展中国家构建低碳经济的重要挑战。因此,未来的研究将关注碳减排和低碳城市化模式的相关政策的影响。
【关键词】:城市化 碳排放 空间计量模型 关联性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299.2;X2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7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12-13
  • 1.1.1 研究背景12-13
  • 1.1.2 研究意义13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6
  • 1.3 论文框架及结构16-17
  • 第2章 城市化与区域碳排放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17-26
  • 2.1 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路径分析17-19
  • 2.1.1 城市人口规模变化18
  • 2.1.2 城市人口分布变化18-19
  • 2.1.3 城市人口结构变化19
  • 2.2 城市化对“碳源”的影响19-24
  • 2.2.1 改变能源消费对碳排放的影响20-23
  • 2.2.2 推进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影响23-24
  • 2.3 城市化对“碳汇”的影响24-26
  • 2.3.1 城市文明24
  • 2.3.2 土地利用方式24-26
  • 第3章 中国城市化与区域碳排放关联性分析26-32
  • 3.1 中国城市化基本特征分析26-28
  • 3.1.1 中国城市化演变的阶段性特征26-27
  • 3.1.2 中国城市数量及规模呈现持续增长态势27
  • 3.1.3 城市间的区域差异性特征显著27-28
  • 3.2 中国城市碳排放水平的测算28-30
  • 3.2.1 区域碳排放水平的估算28-29
  • 3.2.2 城市碳排放测算及特征分析29-30
  • 3.3 我国城市化与区域碳排放关联性分析30-32
  • 第4章 中国城市化对区域碳排放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32-39
  • 4.1 城市碳排放的空间效应检验32-35
  • 4.1.1 空间相关性检验32-33
  • 4.1.2 空间权重矩阵的构建33-34
  • 4.1.3 城市碳排放空间相关性检验结果34-35
  • 4.2 空间面板模型的设定检验35-37
  • 4.3 空间模型的估计结果37-39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39-43
  • 5.1 主要结论39-40
  • 5.2 政策建议40-43
  • 5.2.1 提高城市化质量40-41
  • 5.2.2 改善能源消费模式41-42
  • 5.2.3 扩大对外开放水平42-43
  • 参考文献43-46
  • 作者简介46-47
  • 致谢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泱;周少甫;;我国城市化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2 何吉多;;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3 刘慧,成升魁,张雷;人类经济活动影响碳排放的国际研究动态[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5期

4 黄金川,方创琳;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机制与规律性分析[J];地理研究;2003年02期

5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6 孙昌龙;靳诺;张小雷;杜宏茹;;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J];地理科学;2013年03期

7 郭郡郡;刘成玉;刘玉萍;;城镇化、大城市化与碳排放——基于跨国数据的实证研究[J];城市问题;2013年02期

8 刘华军;;城市化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来自中国时间序列和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9 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10 林伯强;刘希颖;;中国城市化阶段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排策略[J];经济研究;2010年08期



本文编号:10981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0981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c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