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ESDA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评价
发布时间:2017-10-31 18:28
本文关键词:基于DEA-ESDA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皖江城市带 DEA模型 ESDA 城市效率 空间差异
【摘要】:城市作为区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规模日益壮大,经济持续增长。然而,当前众多城市发展效率普遍较低,城市发展模式较为粗放,“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现象较为明显,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消耗,也降低了城市的发展质量。城市的发展应该在满足生态环境要求下追求高效率为目标,城市效率不断提高优化才能提高城市发展的质量,城市效率的提升是实现城市“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途径。因此,城市效率逐渐与城市经济规模GDP和城市化率一起,成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本文以皖江城市带10各地级市(2011年后为9个)为研究样本,选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全社会用电量、全社会从业人员总数、邮政电信业务量作为投入指标,选择地区GDP、地区财政收入作为产出指标,建立DEA模型的评价指标体系。首先运用传统DEA模型对2007—2013年皖江城市带各城市进行效率评价,发现传统DEA无法区分有效单元之间的优劣,因此引入虚拟决策单元的传统CCR模型进行评价,并进行投入冗余分析。其次运用DEA交叉模型对皖江城市带各城市进行效率分析,以更明显的区分不同决策单元的优劣性。最后,采用ESDA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了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的演化过程及空间差异。以交叉效率值、人均GDP,地均固定资产投资等为测度指标,对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及经济差异进行对比测度。得出以下结论:(1)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普遍不高,且呈现出波动型发展的趋势,而带内各城市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则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并且增加幅度较大。(2)从城市类型来看,传统工矿型城市城市效率要低于综合型城市;就城市规模来看,城市效率与城市规模具有一定的的相关性,但显著性不强。(3)区位条件、政策与规划因素、空间邻近效应、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历史基础等方面是造成皖江城市带地级城市效率差异的主要方面。最后,结合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区域合作、城市体系构建、人口合理流动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带内各城市城市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皖江城市带 DEA模型 ESDA 城市效率 空间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TU984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绪论12-25
- 1.1 研究背景意义12-14
- 1.1.1 城市效率研究背景意义12-13
- 1.1.2 皖江城市带研究背景意义13-14
- 1.2 城市效率文献回顾14-18
- 1.2.1 城市效率内涵的研究14-15
- 1.2.2 城市效率研究方法回顾15-18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18-20
- 1.4 研究方法20-25
- 1.4.1 DEA模型20-23
- 1.4.2 ESDA23-25
- 第二章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评价25-40
- 2.1 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25-28
- 2.1.1 指标选取的原则25-26
- 2.1.2 数据来源及说明26-28
- 2.2 基于传统DEA模型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分析28-29
- 2.3 引入虚拟决策单元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分析29-33
- 2.3.1 双核城市城市效率特征31-32
- 2.3.2 一轴城市效率特征32
- 2.3.3 两翼城市效率特征32-33
- 2.4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投入冗余分析33-36
- 2.4.1 双核城市的投入冗余分析35
- 2.4.2 一轴城市的投入冗余分析35-36
- 2.4.3 两翼城市投入冗余分析36
- 2.5 基于交叉DEA模型的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分析36-40
- 2.5.1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总体特征37-38
- 2.5.2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分类特征38-40
- 第三章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时空变化特征40-48
- 3.1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全局自相关分析40-41
- 3.2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MORAN散点图和LISA分析41-46
- 3.3 本章小结46-48
- 第四章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差异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48-57
- 4.1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差异影响因素分析48-51
- 4.1.1 区位条件影响48
- 4.1.2 政策及规划导向因素48-49
- 4.1.3 空间溢出效应阻碍49-50
- 4.1.4 产业结构50
- 4.1.5 历史条件及资源禀赋50-51
- 4.1.6 劳动力素质51
- 4.2 皖江城市带城市效率优化策略51-57
- 4.2.1 加强区域联系协作51-52
- 4.2.2 优化皖江城市带建设52-53
- 4.2.3 强化城镇产业结构转型53-54
- 4.2.4 促进劳动力资源区际间合理流动54
- 4.2.5 推进城市内部更新进程54-55
- 4.2.6 开展智能城市建设55-57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57-61
- 5.1 结论57-59
- 5.2 讨论59-61
- 主要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作者简介66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波;王青;刘建兴;顾晓薇;;中国生态足迹的趋势预测及情景模拟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欧向军;甄峰;秦永东;朱灵子;吴泓;;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及其理想动力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3 庞瑞芝;;经济转型期间中国工业增长与全要素能源效率[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3期
4 傅娟;孙久文;;北京城市增长效率变化轨迹[J];城市问题;2014年08期
5 朱明峰,洪天求,王儒敬;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J];资源调查与环境;2005年01期
6 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源远;石化企业生态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123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123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