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最优制度控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最优制度控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农业转移人口 就近城镇化 转移意愿 完全信息 动态博弈
【摘要】:运用博弈论引入政府制度因素以及农业转移人口家庭因素,构建一个就近城镇化进程中政府与农业转移人口之间的四阶段动态博弈模型,深入研究政府制度控制程度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政府制度的控制程度直接影响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意愿实现,政府的最优制度控制程度应介于农业转移人口城镇化所面临的成本与转移得益之间的比值和农业转移人口异地城镇化成本与就近城镇化转移收益之间的比值;另一方面,政府最优制度控制程度的大小还取决于农业转移人口城乡预期收入差、转移成本、心理成本等因素,政府应结合社会保障、政策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的后顾之忧。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以人为本的沿淮经济带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1402052032)
【分类号】:C924.24;F323.6;F299.21
【正文快照】: 新型城镇化实质上就是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2014年公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要在2020年实现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因此,有效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任务和发展趋势。然而,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业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程名望;史清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个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与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9年02期
2 程名望;史清华;徐剑侠;;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因与障碍的一种解释[J];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3 刘渝琳;蒲勇健;;劳动力价格与劳动力素质的博弈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年02期
4 柯荣住;城市人口控制制度及其变迁——迁移者与政府的博弈[J];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Rural Labour Forces Transfer on the Urban-rural Income Based on Economics of Discrimina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1期
2 程名望;史清华;关星;;农民工进城途径:选择、嬗变与理性回归[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赵南南;李全喜;;浅析新时期以来农民流动的成因[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4 邱俊杰;;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的农村成人教育供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5 崔玉玲;李录堂;;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3期
6 刘玉萍;郭郡郡;;基于“歧视经济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收入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7 王文波;袁田田;高雨婷;林波;;农民工流动影响因素及流动效应的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8 李飞孟;郭亚花;潘先秀;;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变迁研究[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9 曾国平,刘渝琳;人口生活质量公共产品外部效应的矫正机制[J];财经科学;2005年02期
10 黄书猛;;二元体制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和财政竞争均衡[J];财贸经济;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建亮;;歧视性公共产品分配政策与城市人口控制——对户籍制度的一个新政治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程名望;史清华;;经济增长、资本投入、技术进步与就业:中国案例与解释(1978—2006)[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年度主题卷)[C];2008年
3 程名望;史清华;;就业风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模型与实证[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4 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城镇就业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A];转型·创新·改革——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12年
5 程名望;史清华;潘p,
本文编号:11583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158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