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本文关键词:乌鲁木齐市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 出处:《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低碳城市 碳排放 可持续发展模式 乌鲁木齐市
【摘要】:应对气候变化,温室气体的大量的排放得到控制是人类共同的责任,促进城市低碳发展是二氧化碳无节制排放得到控制重要手段,全世界各国政府已经就此达成共同的意识与知识理念。“低碳”这一概念的内涵所包含的内容是包括低碳经济、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建筑等范围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城市作为资源、能耗、碳排放的集聚区域,,低碳化发展备受关注,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近几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因此,研究城市的低碳化发展,不仅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推进低碳城市建设需要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模式、产业结构、资源和能源利用、生活消费等多方面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日本、丹麦、英国等已经对低碳城市建设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目前低碳城市建设在我国仍处于摸索的起步阶段,并没有完善的模式体系来指导低碳城市建设。 乌鲁木齐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城市能源、城市交通、城市工业及城市建筑四个方面对乌鲁木齐市构建了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的理论框架,最后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的未来趋势。 本研究全文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为绪论,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涉及的研究内容的介绍。第二章为低碳城市的概念、建设低碳城市的内涵及发展模式。第三章为研究区域的概况以及根据低碳城市的相关理论研究对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现状分析,根据乌鲁木齐市的社会经济情况以及GDP情况,比较乌鲁木齐市在西北地区中的地位。第四章为研究了乌鲁木齐市各领域碳排放量实证分析,对乌鲁木齐市的工业、产业结构、城市能源、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各个部分都做了分析。第五章为乌鲁木齐市建设低碳城市模式研究,选择产业低碳发展模式、交通低碳发展模式、建筑低碳发展模式以及能源消费低碳发展模式等内容。第六章为提出了乌鲁木齐市低碳城市发展面对的挑战、乌鲁木齐市低碳城市发展政策与提出乌鲁木齐市低碳发展的建议。第七章为跟前面的分析相结合,总结出对乌鲁木齐市低碳城市的建设实际情况,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包括结论、不足之处等内容。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德斌;;“低碳城市”不是一日建成的[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06期
2 姚瑶;;低碳产业对低碳城市建设的作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1年07期
3 ;低碳城市测评:深圳上海北京位列前三[J];领导决策信息;2011年40期
4 谷永新;李洪欣;;“低碳城市”的思考[J];中国建设信息;2008年16期
5 辛章平;张银太;;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4期
6 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6期
7 陈国伟;;低碳城市研究理论与实践初探[J];江苏城市规划;2009年07期
8 王庄林;;国际推动“低碳城市”的策略与经验[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15期
9 毕军;;后危机时代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11期
10 徐向辉;;低碳城市建设进行时[J];城市住宅;200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鹏;;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为主线实现“两化”转型发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2 林栋;;低碳城市建设的路径选择[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3 于亚滨;刘伟;;寒地低碳城市发展模式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赵建军;郝栋;;低碳城市建设的理论探索[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李金兵;;低碳城市系统模型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6 叶亚平;宋博文;;低碳城市理论研究进展[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陈果;;传播媒介视角下低碳城市发展探析[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8 谢永琴;王芳;;北京发展低碳城市的森林模式探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尹潘;薛小川;张榜;;基于低碳城市的济西湿地片区规划方法初探[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单宝;;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实现途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潘家华;建低碳城市还存障碍[N];中国能源报;2010年
2 杨婧;江阴将打造“六位一体”的低碳城市[N];江阴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胡其峰;低碳城市:勿忘科学严谨[N];光明日报;2010年
4 记者 雷震宇;发展低碳经济 建设低碳城市[N];大庆日报;2010年
5 记者 李天然;赵忠国委员:把大连尽早建成低碳城市[N];大连日报;2011年
6 尹卫国;建设低碳城市不是“做美容”[N];中国化工报;2011年
7 尹卫国;“低碳城市”不是时髦口号[N];中国质量报;2011年
8 吴学安;建设低碳城市不是争贴“时髦标签”[N];中国建设报;2011年
9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启动[N];上海科技报;2008年
10 张朝辉;清华大学课题组来保调研低碳城市发展[N];保定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罗栋q
本文编号:13315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31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