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修复和再利用研究 出处:《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应借鉴国内外先进地区的经验,从宏观层面加快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进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水平和效率;通过树立城市品牌和政策引导等加快替代产业发展。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分类号】:X171.4;F205
【正文快照】: 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而且对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工业化进程起了有力的支撑作用。但是,资源型城市中均不同程度存在地表塌陷面积扩大、大量城市废弃地出现、矿山废弃物排放量激增、空气质量严重下降、各类污染事件频繁发生等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资源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征亚;魏少武;;资源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探析[J];科技和产业;2008年01期
2 黄铭洪,骆永明;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辉;贾良清;潘成荣;;安徽省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及保障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1期
2 李玲;冯新伟;路婕;陈伟强;;永城矿区采煤扰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及土地复垦[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3期
3 詹婧;孙庆业;;铜陵铜尾矿废弃地细菌多样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4期
4 刘灿;邹冬生;朱佳文;;湘西铅锌矿区土壤和植物重金属污染现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5 陈俊松;方向京;李贵祥;张正海;文毅;;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1期
6 程梦云;黄冰凌;刘国勇;;砂石厂土地复垦方案研究——以贵州省修文县某砂石厂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2012年12期
7 王东伟;刘晓莉;;浅谈小水电开发建设的环境保护[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10期
8 余树全,李翠环;千岛湖水源涵养林优势树种生态位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尤英豪;;加强生态工程建设 确保天然林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J];北京农业;2011年09期
10 秦荪涛;基于免疫的生态工业企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研究[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庆业;;隐花植物结皮在矿业废弃地生态恢复中的意义[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谭绿贵;张鑫;王本伟;;六安市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规划[A];2004“生态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3 郭益峰;王毅敏;范于松;陈卫华;葛娟娟;季芳;;浅议构建县域循环经济[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邱波;彭尽晖;余文婷;;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综述[A];园艺学文集5[C];2010年
5 梁海超;张定宇;李妍均;成六三;;重庆松藻矿区煤炭开采的土地利用响应特征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法云;穆怀中;罗勇;;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7 郑锦玲;段黄男;;新农村生活与生产的生态控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8 黄义雄;方祖光;;福州高岭土采矿废弃地植被恢复与生态效应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9 黄河;;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A];矿山地质灾害成灾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C];2009年
10 吴祥云;王喜云;曹高峰;;潞安矿区煤矸石山水土流失特征及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A];全国矿区环境综合治理与灾害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一武;北京市门头沟区生态修复综合效益价值评估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谭国栋;城市污泥特性分析及其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杨海洋;岩溶堆积型铝土矿采矿用地与生态重建技术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张伟;河北省矿山废弃地治理模式与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5 郝玉芬;山区型采煤废弃地生态修复及其生态服务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刘永光;北京山区关停废弃矿山人工恢复效果及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张宏;人工改良对铜尾矿基质性质及豆科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D];安徽大学;2011年
8 朱国伟;环境外部性的经济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3年
9 孔冬;管理生态学[D];苏州大学;2003年
10 龙健;我国南方红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恢复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俊珍;风化型土质金矿尾矿植被恢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樊瑞;沉陷区复垦基质中镉的植物去除与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3 孙伟光;露天矿排土场土地复垦预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4 苏敏;采煤塌陷区土壤养分循环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5 梁小虎;无锡太湖保护区土地生态修复与土地整理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冯磊;新乡市白垩土矿石废弃地生态与景观重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邢梦罡;河北省矿山复垦区农田水利措施建设的适宜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8 张文岚;平朔矿区采矿废弃地生态恢复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丽;矿山采选类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磊;煤矿区土地复垦分类及山地煤矿土地复垦实例分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我国资源型城市的界定与分类[J];宏观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2 刘武华;大同市经济转型的战略思考与对策研究[J];晋阳学刊;2003年S1期
3 张平宇;阜新市经济转型的战略问题及对策[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5年01期
4 中国人民银行铜川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李新;;铜川市资源开发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查[J];西安金融;2006年03期
5 方敏;;构建和谐社会是矿业城市发展面临的新课题[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钟瑞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文,李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6期
2 李晶;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初探[J];资源·产业;2005年04期
3 赵文祥;李颖娟;;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力转移新规律[J];资源·产业;2005年06期
4 安树伟;张杏梅;;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J];资源·产业;2005年06期
5 韩丽红;;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J];资源·产业;2006年01期
6 侯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评价——阜新经济转型评价分析[J];资源与产业;2007年02期
7 薛巍;;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实证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7年08期
8 郭际;吴先华;;资源枯竭型城市创新体系的模式及选择研究[J];中国矿业;2009年03期
9 王敏;;我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J];生命与灾害;2012年04期
10 张鹏;徐尚勇;;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否涅i弥厣,
本文编号:13375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37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