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电力需求分析及预测
本文关键词: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电力需求分析及预测 出处:《运筹与管理》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预测科学 ETS ARIMA 通径分析 电力需求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电力需求量将持续上升。电力的充足供应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故合理准确的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及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此,分析我国电力需求现状,利用通径分析筛选电力消费需求的核心驱动因素。在模型选择的基础上,基于单变量(ETS、ARIMA模型)和多变量(情景分析)两个维度进行电力需求量分析及预测。结果表明:GDP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0.5249%;工业化水平每提高1%使得电力需求量提高2.2146%,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使电力需求量相应提高1.0076%。"十二五"末中国电力消费需求量将近61425.96KW/h,2020年中国电力消费需求将近81410.10KW/h。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in China will continue to rise. The sufficient supply of electricity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stead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so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electricity demand reasonably and accurately. Based on thi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ctricity demand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path analysis is used to screen the core driving factors of power consumption demand. On the basis of model selection, the power demand is analyzed and predicted based on two dimensions of single variable (ETS, ARIMA model) and multi variable (scenario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GDP increases 0.5249% of electricity demand per 1% increase, and the power demand increases by 2.2146% when the level of industrialization increases by 1%, and the urbanization level increases by 1%, so that the electricity demand is increased by 1.0076%. At the end of 12th Five-Year,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China was nearly 61425.96KW/h, and the demand for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China was nearly 81410.10KW/h in 2020.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03115)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2M510580)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KRM95)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210781026)
【分类号】:F426.61;F224
【正文快照】: 0问题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也随之加快。电力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基础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必不可少的支柱型产业。充足的电力生产和供应能够为我国经济稳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整体的进步提供决定性的条件,同时电力供给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吴玉鸣;李建霞;;省域经济增长与电力消费的局域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2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3 朱忠烈;杨宗麟;程浩忠;顾洁;秦康平;林佳;陈银峰;;节能减排背景下电力需求分析预测研究[J];华东电力;2009年05期
4 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5 何晓萍;刘希颖;林艳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电力需求预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6 王海鹏,田澎,靳萍;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间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电力行业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丽;张前进;;宁夏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7期
2 戴金辉;;山东省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3期
3 胡晓绵;吕新军;;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八个区域的面板模型[J];北方经济;2010年02期
4 李菁;李万明;;基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新疆电力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0期
5 金国轩;;行业行政垄断对厂商行为的影响及其治理机制探析[J];北方经济;2011年14期
6 徐刚;王维国;;基于VAR和GM组合模型的电力消费预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7 宋首文;"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银行授信风险分析[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杨冠琼;;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来自山东的经验证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王庆年;;石油消费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个面板协整理论的应用[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10 李永乐;吴群;;中国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阶段性特征研究——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检验[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小军;涂俊;;发展低碳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的影响——天津市经济增长与产业能源消费实证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贾小玫;向波;袁凤华;;陕西省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协整分析[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柳瑞禹;叶子菀;;基于霍夫曼系数的高耗能行业电力消费发展趋势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盖斌;;水电站水库移民补偿研究[A];乌蒙论坛[C];2006年
5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教育、健康与农民收入增长——来自转型期湖北农村的证据[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刘健;王润;;福建省能源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2020年能源消费预测[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7 李永乐;吴群;;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协整分析及其Granger因果检验[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赵娅;;中国能源效率、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A];2007年山东大学“海右”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Research on the Electricity Industry in China Based on Business Analysis and Error Correction Model[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10 陈诗一;;中国工业分行业统计数据估算:1980-2008[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3期[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庆松;山东城市化发展战略对大气环境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李世新;中国发电市场的内生性进入壁垒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伯松;中国风电产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6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琳;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8 迟本坤;低碳经济视角下新能源CDM项目的国际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娟;基于GWR模型的经济空间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姝慧;我国石油行业供求状况与发展趋势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喻毅;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杨双喜;甘肃省能源消费问题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宋兴达;我国二氧化碳排放以及能源效率问题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剑春;我国财政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梁根琴;中国能源消费对工业品出厂价冲击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邹博;江苏省能源消耗、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娑;江苏省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媛,梁中,袁林旺,管卫华;能源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决策——以江苏省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2期
2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3 林伯强;电力消费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生产函数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4 辛汶哲;;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导致能耗下降电耗上升[J];广西电业;2007年07期
5 林伯强;结构变化、效率改进与能源需求预测——以中国电力行业为例[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6 郝寿义;王家庭;张换兆;;日本工业化、城市化与农地制度演进的历史考察[J];日本学刊;2007年01期
7 孙虎;韩良;佟连军;;长春市电力消费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J];人文地理;2006年03期
8 林伯强;中国能源需求的经济计量分析[J];统计研究;2001年10期
9 蔡f ,王美艳;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J];新视野;2002年04期
10 蔡树文;;基于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的电力需求分析[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喜芳;电力上市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年01期
2 金圣洙;韩国电力部门的调整与重组[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0年02期
3 朱宝和;出身,
本文编号:1341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41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