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国际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趋势

发布时间:2017-12-30 17:57

  本文关键词:国际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与趋势 出处:《生态经济》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性 评价 方法 指标


【摘要】: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衡量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依据1974年以来国外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献,总结了不同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根据进行可持续性评价时是否考虑了系统内部组分之间及内部组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将评价方法分为三类:指标列举法、流量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分析得出现有评价方法存在六点薄弱之处:对可持续性评价框架背后的机理研究较少;指标的选取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指标的标准化、赋权及集成方法的选取尚无统一标准;流量分析方法未包含与可持续性有关的全部强度参数;鲜有评价方法考虑了可持续发展的规模;极少方法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阈值范围。最后,指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加强三个方面的研究: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阈值范围及系统分析方法。
[Abstract]:The measurem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vel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esearch. It can provide an important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government to mak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ecision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scholars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sustainability evaluation whether to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system and between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e evaluation method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categories: index enumeration method, flow analysis method and system analysis method.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arbitrariness; There is no uniform standard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indicators, the selection of weighting and integration methods; Flow analysis methods do not include all intensity parameters related to sustainability; Few evaluation methods take into account the scal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end,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re are three important aspects to be studied in the future: the defini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hreshold rang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method of systematic analysis.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效率和恢复力平衡的川西山区可持续性评价研究”(41201603) 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一三五”方向性项目专题“流域人地系统持续性评价与空间优化研究”(SDS-135-1204-03)
【分类号】:F062.2;X22
【正文快照】: 1引言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出版其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及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UNCED)制定《21世纪议程》以来,世界各地迅速掀起了可持续发展研究的热潮。Bettencourt和Kaur对标题、摘要或关键词中包含了“sustainability”和/或“sustainabledevelopm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黄茄莉;徐中民;;从演化的角度评价北京市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趋势[J];生态学报;2010年2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鹏;徐中民;唐增;;农民用水户协会运转绩效的综合评价与影响因素分析——以黑河中游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冰川冻土;2008年04期

2 焦文献;徐中民;;人文因素作用集成模拟模型国际研究进展[J];冰川冻土;2010年02期

3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4 徐中民;钟方雷;;生态经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初探[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5 程国栋;徐中民;钟方雷;;张掖市面向幸福的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J];冰川冻土;2011年06期

6 刘玉卿;徐中民;;基于IPAT模型识别的人文因素空间化方法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3期

7 陈庆;周敬宣;李湘梅;肖人彬;;基于STIRPAT模型的武汉市环境影响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S1期

8 赵雪雁;;甘南牧区人文因素对环境的影响[J];地理学报;2010年11期

9 梁友嘉;徐中民;钟方雷;;基于SD和CLUE-S模型的张掖市甘州区土地利用情景分析[J];地理研究;2011年03期

10 钟方雷;徐中民;张志强;;生态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差异辨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海清;方佳;李海亮;;基于水资源分布的海南省生态安全分析[A];2012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诸大建;孟维华;徐萍;;1980-2005年中国经济增长对福利的贡献[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3 陈惠斐;杨培峰;;基于“碳循环”的山地城市用地布局评价[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11中国特色低碳生态城市的标准探讨与未来展望[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杨俊;村镇住宅建设经济系统评价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杜鹏;公众参与在流域水资源集成管理中的理论、方法与实践[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李铖;长江三角洲城市化格局、驱动力及可持续性的研究:多尺度等级途径[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王乃举;铜陵市城市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5 管睿;基于复杂演化的国民经济网络结构及抗毁与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6 相楠;天津市再生水利用及其环境经济影响的动态模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年

7 曹琦;黑河中游水—土资源变化的人文因素驱动力分析及多目标情景模拟[D];兰州大学;2014年

8 谢国俊;光发酵细菌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 RLD-53产氢效能与强化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昌龙然;重庆两江新区生态涵养区生态资本运营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陈洪;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绿地土壤质量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3 刘小丽;哈尔滨城区杂草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半世纪以来动态变化[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郭美辰;野鸭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龙飞;基于GIS的大同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3年

6 张春辉;有机朗肯循环性能优化与环境影响的热力学评价[D];重庆大学;2013年

7 唐艺芳;基于泛(火用)分析法的水泥熟料生产过程用能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8 王玉南;北京市西城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2年

9 董小俊;南方红壤丘陵区森林景观格局分析和优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冬梅;神府东胜矿区煤田开采对农田土壤污染及其生态风险评估[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中民,程国栋;中国人口和富裕对环境的影响[J];冰川冻土;2005年05期

2 李玉文;徐中民;;社会资本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以黑河流域为例[J];冰川冻土;2007年05期

3 徐中民,龙爱华;中国社会化水资源稀缺评价[J];地理学报;2004年06期

4 徐中民,程国栋,邱国玉;可持续性评价的ImPACTS等式[J];地理学报;2005年02期

5 程国栋,徐中民,徐进祥;建立中国国民幸福生活核算体系的构想[J];地理学报;2005年06期

6 黄茄莉;徐中民;;上升性理论在经济系统中的应用——以甘肃省为例[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7 赵志强;李双成;高阳;;基于能值改进的开放系统生态足迹模型及其应用——以深圳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8年05期

8 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生态足迹方法的理论解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牛新国,李月彬;城市发展可持续性评价的理论探索与实践[J];中国环境管理;1999年06期

2 艾东;栾胜基;郝晋珉;;工业废弃地再开发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回顾[J];生态环境;2008年06期

3 冯千育;刘小鹏;;银川市城市化发展水平可持续性评价[J];宁夏工程技术;2013年01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陈飞燕;赵俊三;游仙琼;张青;;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性评价方法及实证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2 蔡运龙;陈睿山;;土地系统功能及其可持续性评价[A];中国山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人地协调发展研究[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潘文辉;住宅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欧阳雄赞;高速公路项目运营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2 郑龙海;大型公共绿色建筑项目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3 赵文哲;奶牛规模化养殖的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王s,

本文编号:13558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3558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7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