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出处:《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用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及其地区差异。结果显示,在控制工资水平、资本投入、人力资本水平、出口依存度、进口依存度和技术创新等条件下,产业聚集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分地区比较分析表明,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产业聚集对制造业就业的促进作用最大,东北地区次之,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最小。结合当前东部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和制造业就业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事实,推导出地区间制造业就业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鼓励产业集群式发展,加大资本投资和出口,以及推进技术创新,对于促进制造业就业具有积极意义。
[Abstract]:Using provincial panel data from 2001 to 2012,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nd its regional differe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wage level, capital input and human capital level are controll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export dependence, import dependenc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can significantly promote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by region shows that there are obvious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influence of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on the employ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eastern region has the greatest effect on the employ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Northeast region is the second, and the central region is the next. Combined with the fact that the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level and the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level in the eastern region are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ose in other regions. The policy implic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encourage industrial cluster development, increase capital investment and export, and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has a positiv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东南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环境规制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研究”(编号:71173116),项目主持人:李廉水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产业聚集视角下我国城乡福利均等化政策研究”(编号:2012T50509),项目主持人:刘军 江苏省“青蓝工程”,项目主持人为刘军
【分类号】:F427;F24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同时,产业聚集也成为中国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北京中关村的软件产业聚集、浙江嵊州的领带产业聚集,以及福建晋江的制鞋业聚集是中国产业聚集的典型代表。从区域的视角来看,不同地区的产业聚集水平已表现出较大差异:出于较高收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工业化水平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2 李廉水;周勇;;中国制造业“新型化”状况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30个地区制造业评价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6期
3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J];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4 刘军;李廉水;王忠;;产业聚集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行业差异[J];科研管理;2010年06期
5 张彦英;周均旭;;深化农村内部就业的财税政策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2年02期
6 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农业产业集群的就业创造效应研究[J];农业经济;2009年04期
7 杨浩昌;刘军;张芊芊;;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4年12期
8 尹希果;梁彭勇;;我国工业集聚与非农产业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9 施雯;;产业集群与劳动力就业扩张机制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特区经济;2007年03期
10 汪占鳌;张彬;;中国-东盟自贸区对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武;胡振鹏;;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中间层组织与厂商理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6期
2 张晓凤;赵建欣;朱璐华;韩彩欣;;农户安全农产品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4期
3 麻昌港;张劲松;;桂西南资源富集产业集群就业效应分析——以崇左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4 杭冬婷;;以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助推新农村建设的路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5 占金刚;詹满琳;;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超边际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15期
6 雎国余;蓝一;;要素禀赋不对称与企业的性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韩天明;;网上零售的标准化交易模式[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8 李若朋,荣蓉,吕廷杰;基于知识交流的两种产业协同模式[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姜国刚;;从劳动分工到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08期
10 姜国刚;刘强;陈晶;;从主流经济学角度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商业研究;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贵友;;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与现代农业发展[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杜勇;;水库工程移民“双置换”安置模式的经济学分析——基于内生交易费用理论[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3 文雁兵;张旭昆;;制度变迁、政府行为与经济空间聚集:基于Hall and Jones“社会基础设施”的C-P-I空间模型[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崔裴;;中国房地产业的行业结构研究——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5 范剑勇;石灵云;;产业内集聚、关联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基于制造业细分行业的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差距: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张丽华;林善浪;;我国软件产业集聚现状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基于城市数据的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姜国刚;尚井杰;;循环经济发展与资源分工的内生演进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张铁男;张亚娟;;行业选择战略的超边际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晶;;制造业集聚、竞争程度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四位码数据[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城市与区域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连章;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王贺东;不确定性、能力与企业制度[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5 肖建清;对外开放、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6 周正;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电子商务平台竞争规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光强;粮食大省粮食安全责任及其实现机理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弛;基于产业链治理的集群国际竞争力提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范思琦;企业异质性与企业国际化经营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佳;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志钦;珠三角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对广西的借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宋洋;中国服务业集聚效应的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谭少平;高速公路对城镇体系的影响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兵;江西省城市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宛京;蚌埠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6 彭玉婷;分工、交易效率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郭倩倩;产业结构转型中的江苏省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澄民;珠海(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商业计划书[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齐美杰;论无形网上市场与有形专业市场的替代性与互补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10 吴海峰;永康民营五金制造业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979-2010)[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杏珍;浅论人才集聚机制[J];商业研究;2002年15期
2 金庆浩,朴松花;工业化进程中的结构偏差对城市化的影响[J];商业研究;2005年10期
3 袁志刚 ,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J];劳动保障通讯;2003年10期
4 周春应;;外商直接投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传导途径[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5 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工业化水平与区域差异——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0年10期
6 张国胜;胡建军;;产业升级中的本土市场规模效应[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7 赵利;宿伟健;;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制造业的就业影响[J];财经科学;2012年07期
8 袁冬梅;魏后凯;;对外开放促进产业集聚的机理及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财贸经济;2011年12期
9 明娟;邢孝兵;张建武;;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10年06期
10 张国胜;;本土市场规模与产业升级:一个理论构建式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共山东省寿光市委副书记 徐良仙;[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张卉;产业分布、产业集聚和地区经济增长: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复旦大学;2007年
2 赵海英;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朱捷;我国外商直接投资地区差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华明,左顺根;湖南再就业工作任重道远[J];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05期
2 卜以江;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王晓旭;;对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4年S1期
4 ;2004年就业工作基本要点[J];中国就业;2004年01期
5 邝光华;;实施“三个转变”保障充分就业——新形势下政府就业服务机制改革的思考[J];理论导报;2004年09期
6 周平;;浅谈提高我国的就业质量问题[J];中国就业;2005年03期
7 罗栋祥;;关于灵活就业界定之探讨[J];中国就业;2005年03期
8 张小建;;沿着构建和谐社会的方向推进就业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J];中国就业;2006年12期
9 卞;;内蒙古出台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实施意见[J];思想工作;2006年03期
10 毛建国;;为何一边民工荒一边就业难[J];农村.农业.农民;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就业与再就业有关问题的研究[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曾南城;林秋琴;;扩大就业与加快广西发展[A];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学习党的十六大经济理论与加快广西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3 陈诗达;陈凌;;浙江省就业形式的灵活多样化[A];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暨2004浙江就业报告[C];2004年
4 韦祖煜;;扩大就业在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A];2006年“关于社会公平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强欢欢;;南京市新就业人员聚居空间的现状解析[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居住区规划)[C];2014年
6 熊盛文;;六管齐下 努力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A];江西崛起与就业研究——江西崛起与就业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熊盛文;;完善有关政策 促进灵活就业[A];江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保障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8 刘兴国;;关于我市灵活就业情况的调查和分析[A];江苏省经济法研究会2003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方火春;;充分就业的艰巨性及其应对策略[A];探索与创新——浙江省劳动保障理论研究论文精选(第三辑)[C];2003年
10 张华;;2005~2020:中国青年就业三大难题与突围之路[A];青年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报告——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4)[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实习生 徐茗羽 记者 侯冰冰;鞍山就业工作规范化管理模式全省推广[N];鞍山日报 ;2007年
2 记者 张晶尧邋实习生 符皎;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开局良好[N];安阳日报;2007年
3 记者 汤一原 刘宇鑫 徐飞鹏 周奇;今年新增就业力争不低于900万人[N];北京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吴新君;我州半年完成全年就业任务的75%[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吴新君;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6 通讯员 刘建中 段利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后旗出台新举措[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7 台财;烟台:帮扶失地农民就业[N];中国财经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郭东波;吉林:以创业促就业[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9 记者 陈钧 实习生 廖顺姝;就业再就业这根弦不能松[N];重庆日报;2006年
10 记者 孙黎明;重庆明年新增就业岗位20万[N];重庆商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红;转型期中国灵活就业及其制度创新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朝安;社会组织促进劳动力就业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于学江;中国农民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红华;统筹城乡就业中的政策工具选择与优化[D];浙江大学;2009年
5 李永捷;中国就业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策;我国统筹城乡就业的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7 徐平国;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蒋阳飞;我国就业公平及其制度保障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林霓裳;我国商品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10 崔占峰;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满林;中国城市灵活就业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文莉;城市农民工就业弱势地位及改善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杨颖冬;失地农民就业政府帮扶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青青;绿色就业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5 孙磊;大学生就业保障体系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6 刘晶;非正规部门就业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7 赵青;我国临时性就业发展现状及前景预测[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8 何建宁;陕西省灵活就业的发展及其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9 陈彦彪;我国当前就业再就业问题的税收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10 吴佳妮;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财税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066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4066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