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与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2 11:44
本文关键词: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与选择研究 出处:《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2013年中国的人均GDP达到5414美元,城镇化率为53.73%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根据国际经验,这一时期也是城乡之间格局剧烈变动,贫富差距加大,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的阶段。为持续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农村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的城镇化发展类型、动力、内容等进行了梳理,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中国现状,总结了影响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结合农村城镇化的产业发展的代表华明镇模式、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提出了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与选择的策略。 本文共分为八章:第一章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思路等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二章对国内外城镇化的产业选择研究进行了梳理;第三章则分析了农村城镇化的产业选择的理论依据;第四章对影响我国农村城镇化过程中产业发展与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则介绍了当前国内比较典型的集中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发展的策略;第六章对促进我国农村城镇化产业发展的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第七章则分别从三次产业发展的角度对农村城镇化的产业选择策略进行了简要分析;第八章是本文的总结,并提出了论文存在的不足及可能的研究方向。
[Abstract]:In 2013 , China ' s GDP per capita reached US $ 5,414 , and the urbanization rate was 53.73 % .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 this period is also the stage in which the urban and rural landscape changes violently ,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rich and the social contradictions are highlighted .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steadily and steadily , the key of the new urbanization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industry . In chapter 1 , the author makes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background , the research aim and the research thought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 The second chapt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he choice of the rural urbanization .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屈晓杰,王理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模型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0期
2 吴红宇;中国城市化滞后原因及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4年16期
3 张新生,何建邦;城市空间增长与格局变化的预测[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6年03期
4 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5 毛汉英;;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6期
6 施雪华;邓集文;;省直管县改革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党政干部文摘;2009年03期
7 杨宏翔;;中心镇: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极[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1期
8 高明媚;;对“宅基地换房”问题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12期
9 李世泰;孙峰华;;农村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的探讨[J];经济地理;2006年05期
10 柴洪辉;顾海英;张全红;;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评述[J];经济地理;2009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岳驷;统筹城乡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4141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41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