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DPSIR模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伊春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5 00:30

  本文关键词:基于DPSIR模型的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以伊春为例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可持续发展 DPSIR模型 熵值法 资源型城市


【摘要】:基于DPSIR模型,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5个方面构建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并以伊春市为例,对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伊春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12年已经达到良性可持续发展状态。现阶段伊春市发展主要问题在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驱动能力不足,因此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向新型产业转移、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以及引进高层次人才等将是保证伊春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Abstract]:Based on the DPSIR model, the driving force, pressure, state, constructing the index system of forestry resource-based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5 aspects of the impact and response, taking Yichun city as an example, to evaluate the capacit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evaluation results show that in recent years, Yichun's capacit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made considerable progress, to 2012 to achiev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Is the driving ability of the city'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major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Yichun city at this stage, so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the transfer of labor to the new industry, ecological tourism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will be key to ensur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Yichun city.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伊春市经济转型的路径及关键技术研究”(GC10D108)
【分类号】:F299.27
【正文快照】: 林业资源型城市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是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林业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李玉照;刘永;颜小品;;基于DPSIR模型的流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2 马阿滨,王伟英,孙宝刚;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评价研究[J];林业科学;2004年02期

3 罗扬;佘光辉;刘恩斌;;基于熵权重的喀斯特地区林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4 孙剑萍;汤兆平;;基于DPSIR模型的生物燃料可持续发展量化评价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04期

5 迟国泰;沈一侠;秦学志;;基于对应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及典型省份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年03期

6 程砚秋;迟国泰;;基于核主成分分析的生态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叶飞;邱炳文;钟鸣;高建阳;;基于粗糙集和信息熵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4期

2 梁会民;;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测度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3 高瑞馨,王凤友;林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研究概述[J];防护林科技;2005年04期

4 刘龙春;熊康宁;罗娅;;喀斯特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5 李明娟;田国双;;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业产业供应链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稳定性分析[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8期

6 曾鹏;朱玉鑫;;中国十大城市群生态发展状况比较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年01期

7 谷伟伟;王兰;芦凌飞;;核主成分法的应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8 郑小军;朱卫红;苗承玉;熊琪;秦雷;满卫东;;基于3S技术的图们江中游湿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32期

9 陈广;刘广龙;朱端卫;王雨春;周怀东;;DPSIR模型在流域生态安全评估中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4年S1期

10 张松;郭怀成;盛虎;向男;;河流流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估方法[J];环境科学研究;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迟国泰;闫达文;程砚秋;;基于改进群组G1赋权的生态评价模型及14个典型省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信息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林思宇;马中;石磊;;新型城镇化与城市生态安全评估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章)[C];2014年

3 陈伯成;李英杰;闫学为;;补贴及惩罚模式下的排放许可交易生产优化[A];第十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艳;我国东部沿海区域能源安全评价及保障路径设计[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马志林;北京山区典型小流域防护林健康评价及经营模式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玉芳;国有林区经济生态社会系统协同发展机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马阿滨;黑龙江森工林区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唐丽华;区域森林主要灾害与空间结构关系的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6 冯菁;丰裕中的贫困[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7 徐士贺;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8 周洁敏;大熊猫生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9 袁传武;鄂西三峡库区森林资源空间结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10 周少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效益评价[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义彬;县级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曹翼民;国有林区可持续消费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3 任翠梅;蒲洼小流域可持续发展评价[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陈培金;基于区域森林空间结构的防御病虫害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5 冉静学;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电力通信网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6 丁凤梅;市场风险下杨树速生丰产林经营决策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7 陶金;武安市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及预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沈洪霞;鄂尔多斯市造林总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9 姬文元;森林小班水平的川西米亚罗林区云冷杉林群落健康评价[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高岩;杨树速生丰产林不同间作模式经济效益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惠勇;曲衍波;郑晓梅;齐伟;赵东娟;商冉;;主成分分析法在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山东省临沂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5期

2 毕东苏,李咏梅,顾国维,郭小品;城市生态系统承载机制定量研究——以长江三角洲为例[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1期

3 苏艺,许兆义,鄢贵权;对应分析方法在地下水环境系统分析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4 梁保平,韩贵锋,余丽娟,谌斌;中国省域城市生态适宜度综合评价[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2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1年03期

6 左伟,王桥,王文杰,吴秀芹,杨一鹏,杨丽静,朱晓华;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J];地理科学;2005年02期

7 申明金,胡永金;环境污染研究的对应分析方法及应用[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李旭宏,李玉民,顾政华,杨文东;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的区域物流发展竞争态势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陈献程,杨清源;金沙江金安桥水库诱发地震危险性评价[J];地震地质;2004年04期

10 郭红连,黄懿瑜,马蔚纯,余琦,陈立民;战略环境评价(SEA)的指标体系研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杜万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流域的生态安全保护[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琼;巢湖流域生态安全的综合评价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展鸿;冯艳芬;;基于DPSIR模型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年05期

2 黎宇坤;;基于DPSIR模型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24期

3 黄国徽;梅林海;;广东发展低碳经济研究——基于DPSIR模型的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年02期

4 李献士;李相佑;王殿茹;;基于DPSIR模型的河北省低碳经济发展评价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5 孙菲菲;;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旅游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财经理论研究;2013年06期

6 丁浩;霍国辉;张朋程;;基于DPSIR模型的山东油气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J];河南科学;2011年08期

7 张艳;沈镭;于汶加;;基于DPSIR模型的区域能源安全评价:以广东省为例[J];中国矿业;2014年07期

8 高f,

本文编号:14260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4260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8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