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解析

发布时间:2018-02-03 22:28

  本文关键词: 空间结构 点轴系统 主体功能区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创新空间 空间解析 长江经济带 出处:《地理科学进展》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中的地位以及长江经济带开发空间结构的特征等两个层面,对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开发结构进行了解析。通过分析长江经济带在人口经济的集聚功能和长三角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对中国国土空间结构组织的影响,论证了长江经济带的战略地位。通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程度、主体功能定位的数量结构、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成因和相互交叉分析,并结合与国家层面相应结构的比较研究,提出了长江经济带的空间格局特征。按照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的要求,对未来长江经济带战略地位和空间结构演变及应对策略等新命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ructure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two aspects , such as the statu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n the national land space development pattern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space structure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By analyzing the impac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China ' s homeland ,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 which is proposed by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 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is made on the new proposition such as the strategic posi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the evolu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coping strategies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重大咨询项目“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创新驱动的十三五区域战略研究” 201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长江经济带重大战略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830741)
【分类号】:F205
【正文快照】: 1引言采用点轴系统构建国土空间开发结构,是中国现今不同空间尺度布局规划最为常见的一种范式,并且在国外相关规划中也是表征总体布局的结构设计和空间组织的主要方式(陆大道,2002;刘慧等,2008)。近年来,一方面,点轴系统逐步上升到国家空间战略的层面,对实现人口经济和资源环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孔坚,李迪华,李伟;论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战略和实施途径[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1期

2 楚波;金凤君;;综合功能区划的区域实践——以东北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3 陆大道;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J];地理科学;2002年01期

4 樊杰;;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J];地理学报;2007年04期

5 陈修颖;;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演化及重组[J];地理学报;2007年12期

6 郑度;欧阳;周成虎;;对自然地理区划方法的认识与思考[J];地理学报;2008年06期

7 徐建华,鲁凤,苏方林,卢艳;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尺度分析[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8 陆大道;;建设经济带是经济发展布局的最佳选择——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J];地理科学;2014年07期

9 樊杰;王亚飞;汤青;周侃;;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地理科学;2015年01期

10 樊杰;;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J];地理学报;201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建建;甄峰;;20世纪90年代以来安徽省区域经济差异时空特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9期

2 李晓琴;覃建雄;;基于协同论和点—轴系统理论的成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3 董静;;生态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发展演变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4 周宾;陈兴鹏;吴士锋;李杰兰;;中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系统发展的稳健性研究——以甘肃省各市州发展情况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5 徐清;;基于生态设计的外来入侵植物与城市可持续景观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6 原慧慧;;陕甘宁革命老区创新发展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7 黄金川;肖磊;孙贵艳;;县域空间管治区划的理论与方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8 曹月娥;塔西甫拉提·特依拜;王新军;谢霞;杨建军;;基于规则的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方法研究——以新疆温泉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4期

9 尹国庆;丁四保;;土地发展权区域转移的实践需求与制度障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6期

10 赵亮;宋香谒;;辽宁省旅游经济空间结构构建研究[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镭;刘立涛;;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分区方法与区划方案[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2 贾刘强;彭代明;;基于主体功能区视角的四川省城镇空间结构[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海龙;杨锐;;对构建中国自然文化遗产地整合保护空间网络的思考[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4 张志卫;丰爱平;刘大海;;海洋主体功能区划与海洋功能区划的比较研究——基于海洋区域管理的新视角[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5 杨小雨;李话语;曾克峰;;构建中原旅游圈的四大要素分析[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6优秀学术论文集(地理科学类)[C];2006年

6 宋国君;宋宇;;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7 秦耀辰;张丽君;;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进展[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8 汪小兰;;主体功能区划的定位与功能区土地利用问题研究[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学瑞;金晓斌;周寅康;;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大项目特征与模式分析[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孙伟;;基于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沿海土地开发与保护研究——以盐城市为例[A];节约集约用地及城乡统筹发展——2009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中国滨海旅游功能分区及其空间布局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李华;基于系统仿真和情景模拟的崇明生态安全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高述超;长沙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碳平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周剑虹;文化线路保护管理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王晓雨;中国区域增长极的极化与扩散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鲍新华;吉林—长春—四平城市经济带表土环境质量评价与生态地球化学分区[D];吉林大学;2011年

8 马俊;交通网络演进:过程与机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姜文仙;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昕;区域性核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玮;区域发展规划中的空间发展战略体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于振亮;辽宁省水资源利用边际效益的估算与时空差异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朱文;甘肃河西地区区域发展路径探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刘晓华;沿海与内陆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王丹;乡镇组团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戴晓峰;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环境政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9 陈秀峰;河北省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气候评估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杨修志;山东省城市体系济—青双核结构空间关系演变及其影响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尔阜,蔡运龙,傅泽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特征与评价[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2 姚士谋;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的个性与共性问题[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1年02期

3 向云波;彭秀芬;徐长乐;;上海与长江经济带经济联系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6期

4 俞澄生;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应[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年03期

5 王庆,陈吉余;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4期

6 虞孝感,王合生,崔大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态势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年01期

7 彼得拉·托多罗维奇;罗伯特·亚罗;彭,

本文编号:14885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4885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d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