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式技术进步方式下的行业间工资差距研究——以工业为例
本文关键词: 引进式技术进步 行业间工资差距 资本 出处:《上海经济研究》2015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近年来,我国行业间工资差距整体规模呈现上升不断扩大态势。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突出的是不断扩大技术引进规模。过高的对外技术依存度使我国在充分享受后发优势的同时,也使经济发展呈现出了"引进式"发展的特点。文章认为我国的引进式技术进步是造成行业间工资差距增大的深层次原因。如将技术进步分为体现式和非体现式两种类型后,可以发现:我国引进的不同类型的先进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我国的全要素生产率、资本、劳动等产生影响,加剧了经济结构中原有的生产力不平衡状况,从而导致了行业间工资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文章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检验验证了文章理论观点的正确性。文章结论是:缩小行业间的工资差距,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加自主原创技术的比重,减少对引进技术的依赖。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overall scale of wage gap between industries i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scale of technology import. The high degree of dependence on foreign technology makes our country fully enjoy the advantages of latecomer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mak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ported" development. 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technology progress in our country is the deep reason that causes the wage gap between industries to increase. For example, after dividing the technological progress into two types: embodied type and non-embodied type,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different types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introduced by our countr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have an impact on the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apital and labor of our country, thus exacerbating the original imbalance of productive forces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led to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the wage gap between industries.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VAR model for cointegration testing. Granger causality test and impulse response function test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theory. The conclusion is: to narrow the wage gap between industries is fundamentally to change the wa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independent original technology. Reduce reliance on imported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5XNH050,项目名称:“新常态”下中国就业脆弱性问题研究
【分类号】:F249.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f ;行业间工资差异的成因与变化趋势[J];财贸经济;1996年11期
2 薛欣欣;;不同所有制部门工资差异的行业分布特征分析[J];产业经济评论;2010年01期
3 张军;刘晓峰;;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模式与解释[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张世银;龙莹;;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分析——以行业收入变动为视角[J];经济经纬;2010年04期
5 陈璋;黄伟;;中国式经济增长:从投资与强制性技术变迁角度的一种解释[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12期
6 潘胜文;;典型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状况分析及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1期
7 袁江;张成思;;强制性技术变迁、不平衡增长与中国经济周期模型[J];经济研究;2009年12期
8 黄先海;刘毅群;;物化性技术进步与我国工业生产率增长[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宝珠;张静;;国有垄断行业高收入的形成机制分析[J];北方经济;2011年12期
2 韩振国;汪滔;昝廷全;;经济政策与中德区域经济平衡发展[J];中国传媒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3 岳昌君,吴淑姣;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与行业收入差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4 孙军;;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经济学分析[J];长江论坛;2011年04期
5 范合君;;放松规制对垄断产业收入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8期
6 金玉国;崔友平;;行业属性对劳动报酬的边际效应及其细部特征——基于分位数回归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8年07期
7 王林辉;董直庆;;我国资本体现式和非体现式技术进步贡献率——来自纺织业的经验证据[J];财经研究;2010年08期
8 叶林祥;李实;罗楚亮;;效率工资、租金分享与企业工资收入差距——基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03期
9 李光泗;沈坤荣;;中国技术引进、自主研发与创新绩效研究[J];财经研究;2011年11期
10 李光泗;沈坤荣;;技术进步路径演变与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J];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王燕武;郑建清;;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工资传递效应—基于省际面板VAR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2 余向华;陈雪娟;;行业垄断与中国行业工资差距问题——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3 岳昌君;吴淑姣;;人力资本的外部性与行业收入差异[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王林辉;宋冬林;董直庆;;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个文献综述[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凤鸣;中国城镇劳动力市场中性别工资差异的经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3 李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收入差距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樊建锋;污名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周科;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服务缺失的制度机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刘翠翠;经济开放对我国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薛欣欣;国有部门与非国有部门工资差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9 陶洪;劳动生产率分解理论及其在我国工业领域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10 魏枫;从模仿到创新的路径研究与中国经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健;西北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军;;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研究综述[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金玉国,王晓红;我国行业工资差异之演进及其原因[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3 都阳;曲s,
本文编号:1504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04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