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相互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复合模糊物元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本文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农村信息化 复合模糊物元 综合评价 出处:《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为证实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发展相互影响的机理,并比较其区域差异,基于中国31个省市2004-2012年的面板数据,参考复合模糊物元法,建立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两个综合评分面板数据的特征及其多种回归估计结果进行分析,揭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以及二者相关性及其在地区间,特别是南北东西间的差距和特点。这为了解新型城镇化和农村信息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帮助。
[Abstract]:In order to confirm the mechanism of interaction between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and compare their regional differences, 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4 to 2012, we refer to the compound fuzzy matter-element method. This paper establishes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formatization level,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wo comprehensive scoring panel data and their multiple regression estimation results, and reveals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informatization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and the differences and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regions, especially between the north and the south, especially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provide help to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the rural informatization.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我国经济增长潜力和动力研究”(14ZDA023),项目负责人:沈坤荣
【分类号】:F299.21;F32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红霞;;媒介发展与社会转型[J];当代传播;2010年06期
2 宋燕华;施韶亭;由源清;;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2年04期
3 苏红键;魏后凯;;密度效应、最优城市人口密度与集约型城镇化[J];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10期
4 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的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纵横;2002年08期
5 刘骏;薛伟贤;;中国城乡数字鸿沟测算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12年09期
6 黄志文;;我国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年23期
7 郭永田;;试论发展农村信息化[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1期
8 王海红;;以数字化成长推动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J];开发研究;2012年04期
9 周建农;张星星;彭爱东;;我国农村信息化区域差异及演变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年07期
10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J];农村工作通讯;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曹晖;信息化促进中国城乡一体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旭中;;劳动力价值理论与中国劳动收入分配公正:一个多层视角的解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伍旭中;;对当前中国“三农”问题的几点认识[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3 李淑元;矛盾问题的物元模型及解法[J];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S1期
4 王庚;转换桥的几何模型[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曹鹏,崔靖;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的灰色物元分析法[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杨益民;可拓集合的若干性质[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7 徐建平;互斥方案价值分析应用研究[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4期
8 汤汇;;安徽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转移策略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4期
9 张磊;;加强和创新农民培训工作 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01期
10 张士胜;郑玉艳;洪登华;陶学明;;浅议乡村传统园艺产品的保护和传承[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来中国小农经济的制度变迁与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开进;刘振坤;;河南省农村信息化现状研究及发展分析[A];经济策论(上)[C];2011年
3 李斌;;辽宁现代农业发展的核心问题与对策选择[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袁平;;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键发生节点与制度因素[A];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农业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赵美风;席建超;葛全胜;;基于物元模型的生态旅游区旅游季节水质时空变化评价研究——以六盘山生态旅游区为例[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班凡生;高树生;单文文;熊伟;;灰色物元分析法在岩盐储气库水溶造腔方案评选中的应用[A];第九届全国渗流力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7 林光纪;;海域征用补偿贴现的探讨[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学著;梁贤艳;;强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恒;;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结构变迁[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2期)[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慧群;代建制项目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张静;深圳湾水环境综合评价及环境容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宋美丽;我国东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夏咏;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农业经贸合作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6 尹世久;基于消费者行为视角的中国有机食品市场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祁冰;20世纪上半期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的演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8 宋桂霞;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晓萍;我国以工促农制度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崔宝敏;我国农地产权的多元主体和性质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杜国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业投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向佳玲;武汉市农民蔬菜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4 张侃;不同类型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钱静芳;江西省农民收入增长因素分析及改善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林勇刚;农户农地经营规模效率及其家庭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胡柳;农户耕地经营规模及其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徐本禹;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王维薇;已建池农户沼气消费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周萤;家庭结构对农户农地投入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洪伟;;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2期
2 左雄;;我国农业信息化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8期
3 黄志文;;我国四大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6期
4 盖文启,王缉慈;全球化浪潮中的区域发展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吴殿廷,李东方;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6 余竞,鲁万波;因子分析模型中公共因子个数的大样本检验[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7 姜爱林;信息化水平的八种测算方法[J];测绘软科学研究;2002年01期
8 冯健,周一星,程茂吉;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J];城市规划;2001年01期
9 杨荣南;城乡一体化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城市研究;1997年02期
10 罗志刚;;对城市化速度及相关研究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中共江苏省镇江市委常委、丹阳市委书记 李茂川;[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岩;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西伟;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红强;王影;;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做好规划编制工作[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2 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郭海霞;;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5期
3 高宇;;关于河南新型城镇化理论与现实依据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2年17期
4 刘建明;;新型城镇化工作解读[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2年05期
5 李萍;;统筹城乡与新型城镇化发展[J];财经科学;2012年12期
6 冯奎;;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J];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12期
7 甘露;马振涛;;“新型城镇化发展与转型”观点综述[J];求知;2012年12期
8 王柄根;;新型城镇化猜想[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9 杨阳;;2013投资主题:新型城镇化[J];股市动态分析;2012年52期
10 刘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金融支持新思路研究[J];北方经济;2012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覃青军;;探索石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2 汤品森;曾鹏;;湖南新型城镇化之我见[A];2007湖南省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7年
3 王发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研究的核心问题[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任宗哲;;关于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经济分会场论文集[C];2012年
5 孙颖;;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人学思考[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韦成功;胡翠萍;;新型城镇化下群众工作方法之探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7 陈军华;;四川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社区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玫晓;郭心;;四川省新型城镇化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A];2013第六届中青年专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3年
9 李楠;;以人为本的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0 张莉;;马克思人本理念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A];中国第五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性转变[N];郑州日报;2011年
2 中共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 舒庆;建设新型城镇化社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N];人民日报;2011年
3 记者 解静怡;省社科院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发展工作[N];鹤壁日报;2011年
4 记者 沙星海;省委推进新型城镇化调研组莅平[N];平顶山日报;2011年
5 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郝二有;宣传工作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鼓与呼[N];许昌日报;2011年
6 本报评论员;倾心倾力有声有色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N];许昌日报;2011年
7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张通要求 强力推进湖北新型城镇化[N];湖北日报;2010年
8 记者 陈岩 通讯员 胡贵玉;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意见出台[N];湖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N];益阳日报;2012年
10 本报评论员;努力在全疆率先实现新型城镇化[N];哈密日报(汉);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恺;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4年
2 胡际权;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贵凯;人本思想指导下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4 余达锦;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衡杰;安徽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年
2 任庆焕;河北省新型城镇化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3年
3 冯慧;基于“产城融合”的乌鲁木齐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年
4 胡波;推进广东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5 于澄;湖北省新型城镇化的制度支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梁前广;河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付渊博;鹤壁市新型城镇化进程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8 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黄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经济学探索[D];南京大学;2013年
10 王永泽;济南市新型城镇化重点地域产业园区发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52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55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