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国际比较——基于能源结构视角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31 09:35

  本文选题:全要素能源效率 切入点:最优能源结构 出处:《产经评论》2015年02期


【摘要】:基于1980-2010年49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考虑了能源结构的RAM-DEA方法分别测算各国或地区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分解出各类能源的无效率贡献,并计算出各国的最优能源结构。实证结果表明,高等收入国家及中低等收入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都相对较高,而中高等收入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则相对较低,全要素能源效率与人均收入水平呈U型曲线关系。样本中有15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上升趋势,另有19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呈下降趋势,5个国家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保持平稳,10个国家的能源效率始终最优。总体上,非化石能源的无效率贡献较高,且主要依靠增加其消费比重的"管理优化"方式提高全要素能源效率,而化石能源的无效率贡献较低,且主要通过减少其消费比重的"自然优化"方式提高能源效率。中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虽然有所提高,但依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利于中国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
[Abstract]:Based on the panel data of 49 countries and regions from 1980 to 2010, th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each country or region i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RAM-DEA method,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energy structure, and the inefficiency contribution of all kinds of energy sources is decompos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higher income countries and middl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 is relatively high, while th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middle and high income countries is relatively lo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and per capita income was U-shaped, and th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15 countries in the sample showed an upward trend. In addition, th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19 countries showed a downward trend, the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of 5 countries remained stable, and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10 countries was always optimal. And it mainly depends on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which increases its consumption proportion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all factors, but the inefficiency contribution of fossil energy is relatively low. China's total factor energy efficiency has improved, although it has improved, but it is still at a relatively low level. In the long-term, coal-based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energy efficiency of all elemen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系、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暨南大学经济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城市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效率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71473105,主持人:王兵) 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环境管制、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项目编号:NCET-110856,主持人:王兵) 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基地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项目“节能减排约束下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项目编号:2012JDXM_0009,主持人:王兵)
【分类号】:F426.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丹;;中国能源效率的地区差异与节能潜力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10期

2 王锋;冯根福;;优化能源结构对实现中国碳强度目标的贡献潜力评估[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4期

3 余泳泽;;我国节能减排潜力、治理效率与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4 金培振;张亚斌;李激扬;;能源效率与节能潜力的国际比较——以中国与OECD国家为例[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1期

5 王兵;张技辉;张华;;环境约束下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实证研究[J];经济评论;2011年04期

6 林伯强;魏巍贤;李丕东;;中国长期煤炭需求:影响与政策选择[J];经济研究;2007年02期

7 刘伟;张辉;;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J];经济研究;2008年11期

8 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010年05期

9 张伟;吴文元;;基于环境绩效的长三角都市圈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J];经济研究;2011年10期

10 李涛;;资源约束下中国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绩效研究——基于非径向DEA方法RAM模型的测度[J];经济学(季刊);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Analysis of Chang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Demand Trend in China's Agricultural Production[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3期

2 张小军;;河南国际旅游收入与经济增长因果关系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3 杨杰;叶小榕;;基于DEA视窗分析与Malmquist指数的安徽环境效率动态变化研究——以安徽17个城市2004—2009年数据为样本[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卓理;宋帮英;;基于DEA的煤炭效率测算及随机性趋同研究[J];商业研究;2011年03期

6 高歌;王元道;;全要素环境技术效率跨国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7 李国璋;谢艳丽;;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生产率增长效应分析[J];创新;2010年02期

8 赵峥;姜欣;;我国产业结构演变的历史进程与现实问题分析[J];创新;2012年01期

9 李腊生;关敏芳;;我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结构性优化[J];财经科学;2010年01期

10 丘兆逸;;国际垂直专业化对中国环境效率的影响[J];财经科学;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勇;邓皓;罗凯;谢加才;;我国石油行业低碳发展途径刍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2 王宏涛;王晓芳;;西部大开发中的信息化、经济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1998--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陕西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0年年会“西部大开发10年”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研究[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4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姜春海;;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基于火电行业和特定企业双层视角的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6 白万平;;贵州区域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成新;蒋红花;王格芳;周玉杰;;山东省能源供求预测与集约利用对策研究[A];山东省重点学术研究成果(2008)[C];2009年

8 高帆;;上海GDP增长率的因素分解及其政策含义[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9 于同奎;曹国华;李红刚;;信贷市场阻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增长[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王迪;聂锐;龙如银;;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调整及其节能减排效应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国际油价波动冲击的缓冲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何胜;燃煤烟气汞催化氧化的试验和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田徵;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余冬筠;区域创新的效率及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叶青海;利益协调视阈下不可再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秦湘灵;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8 吴明明;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志琼;煤电价格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喻毅;湖南省电力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朱婉君;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胡燕平;辽宁省能源消耗及CO_2排放规律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7 袁赢;外商直接投资对上海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缪仁余;能源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9 李富国;基于交流母线的光伏逆变器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10 曹俊倡;氧气及水氧混合气氛下半焦负载(Fe,Zn,Ce)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的再生行为[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岳超;胡雪洋;贺灿飞;朱江玲;王少鹏;方精云;;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王庆一;中国的能源效率及国际比较[J];节能与环保;2005年06期

3 李善同;;2005-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分析[J];财经界;2005年11期

4 丁建勋;;最优能源强度与我国经济增长[J];财经科学;2007年04期

5 吴巧生;成金华;;中国工业化中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析——基于分解模型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6 李国璋;王双;;中国能源强度变动的区域因素分解分析——基于LMDI分解方法[J];财经研究;2008年08期

7 李世祥;成金华;;中国工业行业的能源效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非参数前沿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9年07期

8 徐盈之;管建伟;;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趋同性研究:基于空间经济学视角[J];财经研究;2011年01期

9 齐建国;;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与节能减排目标分析[J];财贸经济;2007年10期

10 尹宗成;丁日佳;江激宇;;FDI、人力资本、R&D与中国能源效率[J];财贸经济;2008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杰德·摩沃德 刘松针 编译;[N];中国石化报;2009年

2 潘锋;[N];中国石化报;2010年

3 瑞克·科莫多尔 胡晓平 译;[N];中国石化报;2010年

4 任厚毅 晨澜;[N];中国石化报;2010年

5 记者 姜福庆 张英 黄宝平 通讯员 谢先平 刘厚裕 张飞燕;[N];中国石化报;2010年

6 李荣融;[N];学习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琦;中国省域能源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林;;节能的有效途径:提高能源效率[J];环境经济;2006年06期

2 刘则渊;徐国泉;;关于中国能源效率革命的构想[J];煤炭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3 ;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J];上海节能;2007年03期

4 孙鸿年;;企业能量平衡——通向强化能源效率的必由之路[J];宁波节能;2007年01期

5 张珍花;王鹏;;中国一次能源结构对能源效率的影响[J];统计与决策;2008年22期

6 郑畅;;长江流域七省二市能源效率比较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24期

7 师博;张良悦;;我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分析[J];当代财经;2008年02期

8 江皓;;基于面板模型的跨国能源效率分析[J];中国能源;2009年06期

9 徐士元;陈军;姚西龙;;研发投入与市场化进程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J];中国科技论坛;2009年09期

10 李国璋;霍宗杰;;我国全要素能源效率及其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叶甜;张宏武;;中国各省区能源效率比较及变化因素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2 荣斌;乔敏;;能源效率对节能降耗影响的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3 李国璋;江金荣;周彩云;;基于DEA的全要素能源效率与环境污染关系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王治平;;中国区域能源效率评价与分类[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张坤民;;低碳经济与提高能效[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6 汪叶俊;彭荔红;;我国化学纤维制造业节能减碳分析——以福建省为例[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一章)[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英斌;英国公布能源效率战略[N];中国能源报;2012年

2 楚新 编译;德国企业每年提高能源效率3%[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刘凌林;提高能源效率需三管齐下[N];中国企业报;2006年

4 罗佐县;提升能源效率的政策性思考[N];中国石化报;2006年

5 孟华;发达国家将提高能源效率纳入战略决策值得借鉴[N];中国信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田子超;加拿大:以建筑信息模型提升能源效率[N];中国建设报;2012年

7 高冰洋 记者 王春;专家呼吁提升传统能源效率应与推广新能源并重[N];科技日报;2014年

8 赵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能源效率[N];中国电子报;2007年

9 孔凡伦;“链条效应”提高能源效率[N];中国石化报;2009年

10 记者 黄继妍;省级能源效率推广计划在赣实施[N];江西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江金荣;软投入制约下的中国能源效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0年

2 魏楚;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徐国泉;中国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4 杨正林;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高大伟;国际贸易技术溢出对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7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李激扬;技术进步视角下中国能源效率的测算与实证分析[D];湖南大学;2012年

9 徐士元;基于技术进步与市场化改革的中国能源效率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晓彬;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2 王珊珊;我国能源效率指标及提升对策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3 韩聪;基于天津市的能源效率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敏;低碳经济下中国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李芳;江苏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维维;中国区域能源效率收敛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乔妮;工业行业全要素能源效率的趋同与趋异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徐周睿;江西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汪德兴;浙江省能源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10 马葱;基于环境污染的中国区域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兰州商学院;2013年



本文编号:1690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90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2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