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熵值法-双基点法的物流企业竞争力测度研究
本文选题:综合服务型 切入点:物流企业 出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5年07期
【摘要】:针对微观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缺乏、测度不合理等问题,基于系统构成要素分析,从投入、支撑、产出三个维度构建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竞争力测度指标体系及支持竞争力测度的多层级系统体系结构。在对指标体系降维预处理基础上,引入相对贴进度,并综合运用熵值法-双基点法模型科学测度同类型三家物流企业竞争力。测度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物流竞争力实际水平,表明该研究方法科学有效。
[Abstract]:In view of the lack of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of micro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and the unreasonable measure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system constituent elements,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input, support, and so on.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output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of competitiveness measurement of integrated service logistics enterprises and the multi-level system architecture to support the measurement of competitiveness. On the basis of preprocessing the index system to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the index system, the relative sticker schedule is introduc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ree logistics enterprises of the same type is scientifically measured by entropy value method and double base point method. The result of measurement reflects the actual level of logistics competitiveness and shows that the research method is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重特大灾害社会风险演化机理及应对决策研究”(12&ZD217) 四川省烟草专卖局(公司)科技计划项目“烟草商业企业精益物流评价体系研究”(201301005)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259.2;F2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莉琴;郭跃显;;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2期
2 高秀丽;王爱虎;;区域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及实证研究[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0年04期
3 谭观音;左泽平;;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物流竞争力的动态比较[J];经济地理;2012年03期
4 李虹;;关于我国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以辽宁为例[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年04期
5 尉永清;刘培德;;基于语言变量和TOPSIS方法的高校信息化评价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年05期
6 黄远新;刘娟娟;黄有方;;基于SCOR模型的物流企业营运和管理评价指标体系[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林;汪和平;刘雷;;皖江城市物流能力评价与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2 薛东前;郭晶;党淑英;;中国内陆中心城市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以西安与郑州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2期
3 宋金波;李文宗;富怡雯;戴大双;;政府投资项目代建人选择评价模型研究[J];管理学报;2012年10期
4 郑广文;魏修建;郝渊晓;;我国省域物流业发展水平实证研究——基于因子分析方法[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01期
5 杨玉香;虎陈霞;吴增源;张宝友;黄祖庆;;标准视角下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研究[J];北方经贸;2013年10期
6 陈奇宇;;区域物流能力及其测度评价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4期
7 孙敬水;姚志;;现代流通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8 程艳;周燕萍;徐长乐;;长江沿岸地区物流产业空间结构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年11期
9 吴竞鸿;吕能芳;;皖江城市带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策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10 陈相汝;李煜;张骏骁;;成都都市圈物流竞争力评价[J];甘肃科学学报;201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西;基于熵权—双基点法的现代物流企业服务创新绩效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郑国诜;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区域物流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中正;我国医药制造业创新种群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2 高君林;华中地区中心城市物流竞争力比较研究[D];广州大学;2011年
3 冯娟;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4 刘丹;区域物流系统运行监测体系设计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5 张平平;山西省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D];中北大学;2012年
6 魏青涛;河南省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7 周君侠;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8 夏雪冰;基于业务流程集约化的MS公司物流供应链管理方案设计[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9 孙嘉为;体育用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证分析与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张冬梅;中部地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锋;马大为;吴晓云;陈兵;;舰载多功能火箭武器研制技术风险的灰色聚类决策[J];兵工学报;2008年03期
2 宋春雳,冉伦,李金林;熵权双基点法在武器装备研制风险评估中的应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陈畴镛,胡保亮;基于平衡记分卡和层次分析法的供应链绩效评价[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王道平;翟树芹;;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评价[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6期
5 杨宏林;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企业竞争力模糊评价模型研究[J];当代财经;2004年04期
6 王海燕;吕靖;;基于投影的主成分分析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7 李玉民,李旭宏,毛海军,顾志康;主成分聚类分析在省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王书吉;姚兰;李飞;费良军;;综合赋权法在灌区节水改造评价中的应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汪波,杨天剑,赵艳彬;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J];工业工程;2005年01期
10 谢如鹤;邱祝强;陈宝星;;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工业工程;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崔晓迪;区域物流供需耦合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袁步思;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肖艳;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袁敏;城市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光春;周柯;潘忠文;;论广西对外贸易的可持续性——基于熵值法的评价[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33期
2 王富喜;毛爱华;李赫龙;贾明璐;;基于熵值法的山东省城镇化质量测度及空间差异分析[J];地理科学;2013年11期
3 宋红梅;侯湖平;张绍良;丁忠义;黄继辉;;基于熵值法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徐州市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年02期
4 曲双红;李华;;熵值法在价值投资决策中的应用[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5 朱雷成;邓寿和;严志强;;基于熵值法的南宁市耕地集约利用评价[J];南方国土资源;2013年09期
6 田涛;;基于熵值法的咸宁市主导产业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7 马民涛;杜改芳;梁增强;吴杨帆;;基于熵值法的济南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研究[J];四川环境;2013年05期
8 邹华;徐玢玢;杨朔;;基于熵值法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23期
9 辛琳;基于熵值法的小企业业绩评价体系[J];商场现代化;2005年03期
10 张永凯;;熵值法在干旱区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资源与产业;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冯江平;王欣;;判别分析法和熵值法在社会预警研究中的应用比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杨辰晨;;利用熵值法和灰关联法的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A];北京市第十六次统计科学研讨会获奖论文集[C];2011年
3 郑锋;王巧芝;高学辉;张序萍;;Matlab与熵值法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A];Proceedings of 2010 Nat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nference (2010 NVCIC)[C];2010年
4 张俊光;宋喜伟;杨双;;基于熵值法的模糊项目缓冲估计方法研究[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A05系统工程理论应用与创新[C];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斌;基于改进熵值法的内河水运评价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2 徐玢玢;基于熵值法的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3 熊小青;基于熵值法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吴琦;基于因子熵值法的上市公司绩效评价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年
5 曹静;我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识别与度量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4年
6 徐绍涵;基于熵值法的县级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7 秦强;耕地集约化程度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3年
8 李芷;公募基金会财务透明度测度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9 熊锋生;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性研究[D];广西大学;2014年
10 欧阳思博;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分析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98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698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