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02 22:28

  本文选题:产业结构 切入点:节能减排 出处:《科技管理研究》2015年10期


【摘要】:在剖析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运用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0—2012年数据实证产业结构调整对节能减排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有利于节能减排,第三产业的发展对节能减排的效果尤为显著;同时还发现,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对节能减排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要稳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仅需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还需要重视财政金融政策的作用。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e effec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o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247 cities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12.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trolling other variables,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beneficial to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ertiary industry is especially effective in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Fiscal and financial policies also have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mission reduction.In order to advanc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steadily, it is necessary not only to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but also to the role of fiscal and financial policies.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农村民间金融发展与政策规制研究”(10XJY024)
【分类号】:F121.3;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梅;杨涛;;中国产业结构演进的节能效应计量——基于1987-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J];财经科学;2012年03期

2 帅通;袁雯;;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3 肖慧敏;;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4 李艳梅;张雷;;基于产业结构演进角度的内蒙古节能潜力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0期

5 原毅军;董琨;;节能减排约束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6 鲁钊阳;;节能减排面临的难点及对策[J];管理现代化;2012年03期

7 闫树;;论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李化;;澳大利亚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与可再生能源证书制度[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9 程国强;;加入世贸组织10年:中国农业的奇迹与启示[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吴彼爱;高建华;徐冲;;基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河南省碳排放分解分析[J];经济地理;2010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蕾;程玉桂;;低碳农产品集群视角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2 陈佩琳;陈银蓉;;低碳经济导向下的柳州市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研究[J];北京农业;2012年06期

3 马仁锋;沈玉芳;;网络创意产业、低碳经济与上海都市型工业园转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2期

4 王圣;王慧敏;陈辉;孙雪丽;李亚春;;基于Divisia分解法的江苏沿海地区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5 郭丽丽;原毅军;;区域性节能潜力测算:概念解释与方法综述[J];科技和产业;2010年02期

6 徐盈之;董琳琳;;如何实现二氧化碳减排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能源结构优化视角下的实证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张丽君;秦耀辰;张金萍;张艳;;郑汴都市区产业CO_2排放演变机理及脱钩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04期

8 李艳梅;姜巍;程晓凌;;结构与效率因素对内蒙古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9年05期

9 肖慧敏;;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碳排放效应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05期

10 汤小华;陈春桥;陈加兵;;福建省产业部门能源消费导致的CO_2排放情况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军;吴万标;周锐;方秀玉;薛婷;;北京市能源消费特征和节能降耗途径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李健;吴成霞;;基于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节能减排策略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吴国华;张春玲;;基于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迪;聂锐;龙如银;;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调整及其节能减排效应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6 李艳梅;杨涛;;产业结构演进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机理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田云;张俊飚;;中国种植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调性区域比较研究——基于净碳汇视角[A];农业环境与生态安全——第五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郑凯;陈学渊;韦文珊;吴永常;;农村社区碳足迹的内涵与计算方法研究[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9 胡剑波;安丹;周葵;;开放经济下中国产业部门及其CO_2排放的关联度分析——基于投入产出表的实证研究[A];数量经济学视野下经济管理与贵州发展研究[C];2013年

10 吕靓;陈筠婷;;低碳效应的南宁市市域生态用地格局优化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 城市生态规划)[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倪外;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涛;基于环境约束的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优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

3 王可强;基于低碳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金超;基于节能调度与需求侧管理的电力优化运营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9年

5 张炎治;中国能源强度的演变机理及情景模拟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6 吴琦;中国省域能源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米松华;我国低碳现代农业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8 姜晓川;我国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9 李翠菊;我国狭义农业碳源碳汇实证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10 向其凤;中国碳排放总量产业间分配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薪淳;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红薇;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3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4 孙宇飞;城市碳排放清单及其相关因素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付君兴;基于SEM的我国“十一五”节能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及其潜力测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夏奔;宁波市产业结构演变及效应研究[D];宁波大学;2009年

7 刘雅婷;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节能减排演化模型及情景预测[D];江苏大学;2011年

8 陈春桥;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福建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胡昆昆;南昌市低碳城市发展策略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10 李竹竹;基于节能减排的浙江海岛产业选择的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高阳;马俊青;;河南省实施森林碳汇项目的潜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4期

2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3 邬贺铨;;物联网的应用与挑战综述[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4 帅通;袁雯;;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5 周建安;;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问题的灰色关联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05期

6 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7 王岐山;将北京建成可持续发展的节约型城市[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5年09期

8 刘学敏;;低碳发展之路需要经济和能源结构双重转型[J];中国科技投资;2009年07期

9 张秋生;周慧;;试评澳大利亚霍华德政府的均衡外交政策[J];当代亚太;2007年04期

10 佟健;宋小宁;;政绩考核与政府官员激励——一个机制设计的观点[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本报记者 江宜航;[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裴会永;[N];粮油市场报;2011年

3 程国强;[N];农民日报;2011年

4 记者 徐恒杰;[N];农民日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朱隽;[N];人民日报;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联合国与农业部推出可持续的乡镇企业节能减排模式[J];今日中国论坛;2007年06期

2 ;发展改革委2007年将采取八项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工作[J];轻工标准与质量;2007年03期

3 本刊编辑部;;节能减排的北京亮点[J];投资北京;2007年06期

4 ;杨晶:树立信心 迎难而上 把节能减排工作各项措施落到实处[J];思想工作;2007年06期

5 ;八措施助推节能减排[J];稀土信息;2007年04期

6 ;温家宝:高度重视 狠抓落实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10期

7 ;曾培炎:把节能减排工作部署落到实处[J];中国建设信息;2007年10期

8 ;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J];中国环保产业;2007年06期

9 ;编者的话——促进节能减排 推动行业发展[J];中华纸业;2007年06期

10 ;节能环保 科技为先[J];中国科技投资;2007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海峰;高农农;;关于服务创新促进节能减排的思考[A];2008中国服务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文学;冬伯文;刘瑞芹;刘长青;袁树青;程丽霞;宋超杰;韩宗礼;倪剑锋;王军林;;创建“项目集”管理方式科学组织实施节能减排百项工程[A];2009煤炭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集[C];2010年

3 陈建锋;周增强;;浅谈节能减排具体措施[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A];电子信息产业(2010年度)工业炉窑技术改造与材料节能研讨会会议资料[C];2010年

5 王晓明;李红霞;王永芳;;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A];河北省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何延昆;;天津市节能减排政策研究:与北京、上海对比[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7 张书;;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标准化进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8 王益成;;节能减排与标准化[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9 樊英;;用标准化来促进企业节能减排[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10 郭晓成;杜艳;刘永生;;浅谈西安地区农业节能减排[A];第一届中国(西安)采暖通风、制冷空调节能减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兴增;从六方面抓实抓好交通行业节能减排[N];中国交通报;2007年

2 欣闻;坚决打赢节能减排仗[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田雨 李亚杰 邹声文;节能减排形势仍十分严峻[N];中国矿业报;2007年

4 董伟;节能减排 中央企业在路上[N];中国矿业报;2007年

5 CUBN记者 朱海淼;节能减排 中国对策[N];中国联合商报;2007年

6 杜文;节能减排要做成系统工程[N];中国企业报;2007年

7 阿杜;海量集团:节能减排达到先进水平[N];中国企业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邋付石林 童云芳 周绍朋;节能减排:擎起社会责任[N];中国企业报;2007年

9 赵晓辉;我国推行严格的节能减排“问责制”[N];中国石化报;2007年

10 华讯;我国推行十项措施确保节能减排目标实现[N];中国石化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伟;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陆婕;青岛市节能减排内涵、评价和战略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刘洪斌;节能减排政府责任保障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王军;燃煤发输电侧节能减排优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张蓓佳;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动力机制及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赵书新;节能减排政府补贴激励政策设计的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7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8 周力;开放经济与节能减排的协调机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9 李莉;电力产业节能减排机制设计模型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项凌;天然气节能减排经济性模拟与熵分析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沛;促进青岛市节能减排的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2 张雪梅;节能减排的宏观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时倩瑶;我国石化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魏阿姝;沈阳市节能减排政策评估[D];吉林大学;2010年

5 李楠;淄博市张店区节能减排的困境与出路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6 马安娜;我国港口节能减排评价机制及措施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7 王席席;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刘绍东;“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胡伟;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张晓红;促进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702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02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6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