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道路反思
本文选题:城镇化 切入点:居民生活质量 出处:《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年11期
【摘要】:近30年多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2%发展为2012年的52.57%。但城镇化质量却没有同步发展。主要表现为半城市化状况突出,进城居民生活没有得到应有的改善;城市GDP增长了,但居民收入却不见增长;城市规模扩张而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外延扩张与城市内涵提升不同步;人口增加了,文化水平提高了,人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却没有提高;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脱节,没有实现城乡统筹等等。要实现城镇化质量与速度同步发展,要把城镇化的重点放在提高全体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上;城镇化要坚持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城镇化要与人的全面发展同步前行;强化城市发展对农村起带动与幅射作用。
[Abstract]:In recent 30 years, urbanization in China has developed rapidly, the urbanization rate has increased from 17.92% in 1978 to 52.57% in 2012.However,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has not developed synchronously.The main performance is that the status of semi-urbanization is prominent, the life of urban residents has not been improved, the urban GDP has increased, but the income of residents has not increased, the scale of the city has expanded, an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residents has declined.The expansion of urban extension is out of step with the upgrading of urban connotation; the population has increased, the cultural level has been raised, but the quality and civilization of human beings have not been improved; the urban development and rural development are out of step, and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have not been coordinated as a whole, and so on.In order to realize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and speed of urbanization, the emphasis of urbanization should be on improving the living standard and quality of life of all residents; urbanization should insist on the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urbanization should keep pace with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people;Strengthen urban development to rural areas to play a leading and radiation role.
【作者单位】: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分类号】:F299.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建平;论中国未来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年02期
2 姚士谋;张平宇;余成;李广宇;王成新;;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问题[J];地理科学;2014年06期
3 石忆邵;;中国新型城镇化与小城镇发展[J];经济地理;2013年07期
4 郝华勇;;城镇化质量的现实制约、演进机理与提升路径[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淑红;;农村城镇化道路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4期
2 冯健;刘玉;王永海;;多层次城镇化:城乡发展的综合视角及实证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6期
3 刘战国;;论中部崛起的背景及战略选择[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4期
4 李兴江;张亚伟;;基于超边际视角的城乡二元结构与城镇化发展分析[J];商业研究;2014年05期
5 王克强;王沛;姚东;;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土地财政代偿机制研究[J];财政研究;2014年04期
6 王新越;宋樝;宋斐红;于世远;;山东省新型城镇化的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9期
7 石忆邵;;对我国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广东社会科学;2014年05期
8 卢红;杨永春;王宏光;杨佩;;农业与服务业协同推动的“就地城镇化”模式:甘肃省敦煌市案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05期
9 樊杰;王亚飞;汤青;周侃;;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地理科学;2015年01期
10 孙丽萍;杨筠;童彦;;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时空耦合协调性分析——以我国西部12省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魏亚儒;中国城镇发展动力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石林;吉林省城市化效率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红梅;征地补偿标准经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陆田;资源环境约束下长三角地区城镇化道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李航飞;福建省县域城镇化发展水平区域差异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世斌;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山东省城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李柄泉;延边州城镇化发展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6 刘江;农村城镇化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永伟;西安城市化的住房建设响应[D];西北大学;2014年
8 王子威;中国人力资本产业配置对城市化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9 张丽娟;基于河北省区域差异的城镇化路径选择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10 赵璐;四川省投融资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亚平;聂锐;;从城市化质量认识省域经济发展差距[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何文举;邓柏盛;阳志梅;;基于“两型社会”视角的城市化质量研究——以湖南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3 周干峙;;走具有自己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4期
4 袁晓玲;王霄;何维炜;陈跃;;对城市化质量的综合评价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02期
5 石忆邵;专业镇:中国小城镇发展的特色之路[J];城市规划;2003年07期
6 石忆邵;中国农村人口城市化及其政策取向[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5期
7 姚士谋;陈爽;吴建楠;张越;陈振光;;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9年01期
8 王德利;方创琳;杨青山;李飞;;基于城市化质量的中国城市化发展速度判定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5期
9 韩增林;刘天宝;;中国地级以上城市城市化质量特征及空间差异[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10 姚士谋;陆大道;王聪;段进军;武清华;;中国城镇化需要综合性的科学思维——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城镇化方式[J];地理研究;2011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记者 梁倩;[N];经济参考报;2013年
2 全国政协委员、中改院院长 迟福林;[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莉莉;;关于浙江省各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研究[J];知识经济;2009年14期
,本文编号:1703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703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