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山体资源分布特征及保护研究
本文选题:山体资源 + 生态文明建设 ; 参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S1期
【摘要】:山体资源是不可再生自然资源,是支撑地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基地。本文基于山体的自然属性及承载的社会属性给出了山体资源的定义及界定原则,分析了江苏省山体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开发利用中的问题,从江苏省省情的客观要求、推进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角度论证了江苏山体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山体资源保护的关键环节和保护策略。
[Abstract]:Mountain resources are non-renewable natural resources and an important resource base to support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natural and social attributes of mountain body, this paper gives the definition and definition principle of mountain resources, analyz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ountain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problems in it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and analyzes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Jiangsu Province. The necessity and urgency of protecting mountain resources in Jiangsu Province are demonstrat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demonstration area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southern Jiangsu, and the key links and protection strategies of mountain resources protection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国土资源部地裂缝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
【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江苏省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编号:1212011014002)
【分类号】: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敬军;甘义群;缪世贤;武健强;杨磊;华明;闵望;赵立鸿;方强;;江苏省地质环境区划评价指标体系初步研究[J];中国地质;2011年06期
2 郑雪玉;;城市山体景观保护规划研究[J];福建建筑;2011年03期
3 杨葳;王文奎;林大地;马奕芳;;福州市山体保护规划研究[J];规划师;2008年08期
4 覃事妮;;柳州市山体景观保护研究[J];规划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赖剑青;张德顺;;浅谈城市扩展过程中的城市自然山体的保护及对策[J];安徽建筑;2012年04期
2 MU Song-lin;ZHANG Yi-feng;WANG Kai-yong;TANG Cheng-cai;WANG Ling-en;LIU Yu;;Valley Density Evaluation and Typical Development Pattern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Beijing[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2年12期
3 黄敬军;缪世贤;张丽;;江苏省地质环境综合区划研究[J];中国地质;2013年06期
4 王文俊;;福建省寿宁县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J];中国地质;2014年02期
5 王奎峰;李娜;于学峰;王岳林;刘洋;;山东半岛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地质;2014年03期
6 黄才贵;;康雍乾时期的贵州山地文化观[J];贵州文史丛刊;2014年03期
7 张宇;赵健;赵亮;;济南东部新城经十东路沿线山城空间关系研究[J];城市地理;2015年08期
8 邓亚静;明庆忠;;山地气候梯变效应与特色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7年03期
9 任丽颖;汤丽青;;山、水、城、林的“对话”——徐州市珠山风景区景观规划设计[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10 纳日碧力戈;;主持人语 走向中国山地民族学的新天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3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蔼乃;论地理科学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2 鞠建华;地质环境利用和保护——国民经济规划、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J];中国地质;1993年06期
3 何芳;徐友宁;袁汉春;;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综合评价客观权值确定方法探讨[J];中国地质;2008年02期
4 钱学森;关于地学的发展问题[J];地理学报;1989年03期
5 闫满存,李华梅,,文启忠,李保生;区域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地球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6 周爱国,孙自永,徐恒力,徐忠胜;地质环境生态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地质科技情报;2001年02期
7 刘文杰,李红梅;西双版纳山地逆温资源评价[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1997年03期
8 朱德浩,朱学稳,闫志为,张远海,韩道山;广西岩溶旅游资源类型及基本特征[J];中国岩溶;2000年03期
9 刘文杰,李红梅;我国西双版纳雾资源及其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1996年03期
10 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苏红;;浅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基础[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7期
2 周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J];科技创业月刊;2014年05期
3 赵成;方鸿志;;论科学技术与生态化生产方式的形成[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黎明;恩格斯的自然观及其现实意义[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18563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5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