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本文选题:协同创新 + 演化博弈 ; 参考:《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摘要】:文章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为研究对象,选用以有限理性为基本假设的演化博弈模型,对创新型企业选择独立创新和联盟协同创新的策略选择进行演化博弈分析。分析指出联盟协同创新演化机制较为脆弱,各博弈主体在进行策略选择时主要受到联盟协同创新的组织成本、博弈双方协同度以及联盟收益的制约;协同创新策略均衡的演化与联盟的净收益和协同度成正比,与成本成反比;在联盟的初始状态,这些因素对联盟的最终发展演化有很大影响。因此,文章认为相关部门应在完善联盟组织制度、降低联盟运行成本、提高联盟协同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做出相应努力。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operative innovation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trategic alliance is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evolutionary game model with limited rationality as the basic hypothesis is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strategy selection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allia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for innovative enterpris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allia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relatively weak, and the main players of the game are mainly restricted by the organization cost of allianc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degree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game and the profits of the alliance. The evolution of the equilibrium of cooperative innovation strategy i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net income and degree of synergy of the alliance and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ost, and in the initial state of the alliance, these factors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inal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alliance. Therefore, 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make corresponding efforts in perfecting the alliance organization system, reducing the running cost of the alliance, and improving the alliance synerg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012R0038) 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2008B046)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A类重点项目(JA11069S)
【分类号】:F124.3;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马秀梅;秦远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员企业之间的博弈[J];科技和产业;2012年04期
2 罗发友,刘友金;技术创新群落形成与演化的行为生态学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4年01期
3 宋文芳;王圣媛;;为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护航——访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徐盛明教授及他的科研团队[J];科技创新与品牌;2011年10期
4 秦全胜;李智勇;;林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博弈分析[J];林业经济;2013年12期
5 周青;王乃有;马香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冲突类型与影响因素的关联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4年03期
6 李新运;任栋;原顺梅;;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利益分享博弈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3年02期
7 张忠德;陈婷;;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博弈分析[J];企业经济;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果;万江;;转轨经济中的经济法——论中国经济法的历史使命[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席彦群;刘绍平;;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几点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3 刘华;幺培基;;中美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及其效率的比较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 王瑞军;王可君;;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02期
5 夏宁;意识形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6 张国红,王晓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制度分析[J];商业研究;2005年03期
7 凌花;唐海燕;;国际贸易秩序及其变迁:基于制度经济学的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8 钱书法;肖宁;;企业共生模式演进及启示[J];商业研究;2006年17期
9 刘红;;日本人为低利率政策及其效应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9期
10 靳诚;陆玉麒;徐菁;;中国创新产业空间分异研究[J];商业研究;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薇;周晓唯;;犯罪行为制度诱因的演化博弈分析——基于我国贫困犯罪与制度性不平等的探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白小伟;王天乙;吴玉t,
本文编号:18569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5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