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管理论文 >

基于知识贡献考核和效用的组织个体知识共享博弈分析与仿真

发布时间:2018-05-12 14:13

  本文选题:知识贡献 + 知识共享 ; 参考:《管理工程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本文综合考虑了组织个体在组织知识管理策略——知识贡献绩效考核影响下的个体知识共享行为,建立个体在管理策略动态变化下的共享行为模型,将个体知识共享演化的变化抽象为一个博弈过程,分析纳什均衡存在,构建组织个体知识共享效用函数,综合分析在组织知识贡献考核及个体效用双重条件下,个体知识共享博弈后不会出现"搭便车"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模拟,探讨组织知识共享与组织激励投入、激励程度、激励差异化及个体效用差异的影响规律。本研究将为组织知识管理策略的制定和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Abstract]:This paper synthetically considers the individual knowledge sharing behavior under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y-knowledge contribution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establishes the sharing behavior model of individual under the dynamic change of management strategy. The evolution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sharing is abstracted as a game process, the existence of Nash equilibrium is analyzed, the utility function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is constructed, and the evaluation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contribution and individual utility are comprehensively analyzed. The phenomenon of "hitchhiking" will not appear after the game of individual knowledge sharing. On this basis,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sharing and organizational incentive input, incentive degree, incentive differentiation and individual utility difference.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guidance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control of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 strategie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工程学院;上海市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青岛大学商学院;
【基金】: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资助项目(2013EGL011) 国家软科学资助项目(2011GXQ4D089) 科技部863项目子课题资助项目(2014AA052501)
【分类号】:F272;F224.3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樊治平;孙永洪;;知识共享研究综述[J];管理学报;2006年03期

2 任志安,王立平;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机理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张长涛,刘希宋;企业产品开发人员知识共享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4 乐承毅;徐福缘;顾新建;潘凯;代风;彭本红;;企业员工知识贡献度评价模型及算法[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1年03期

5 常涛;廖建桥;;团队性绩效考核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模型研究[J];科研管理;2011年01期

6 谢识予;有限理性条件下的进化博弈理论[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1年05期

7 李富强,葛新权,吴永林;知识共享的企业知识管理系统[J];中国软科学;200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忠群;李钧;刘涛;王勇;胡平;;面向目标和基于活动效用的组织知识创新模型[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2 陈晓和;安家康;;基于演化博弈的军民融合资源共享机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薛玉;贾云萍;;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探究[J];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4 冯朝军;刘云;樊威;;民营企业进入国防工业市场的演化博弈分析[J];兵工学报;2009年S1期

5 顾艳红;张大红;;林业合作组织中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以“公司+林业合作组织+林农”模式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6 吴绍艳;刘晓峰;;工程项目纠纷解决方法进化博弈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陈萍;;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进化博弈分析[J];图书与情报;2008年04期

8 吴健辉;黄志坚;贾仁安;;校企合作的演化博弈稳定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3期

9 单汩源;江黎明;吴炜炜;;供应商与零售商的动态非对称演化博弈[J];商业研究;2008年07期

10 谢家智;周振;;基于有限理性的农业巨灾保险主体行为分析及优化[J];保险研究;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苏;梁昌勇;赵惠芳;;基于演化博弈的区域产业转移行为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燕;韩伯棠;;知识产权保护、模仿与创新的演化博弈研究[A];第12届全国信息管理与工业工程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陈洪转;王贡献;赵强强;;基于演化博弈分析的农业系统成熟度分析[A];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卢金荣;郭东强;;基于协同商务环境企业知识共享机理的博弈分析[A];信息经济学与电子商务:第十三届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何利芳;陈洪转;;大型复杂产品主制造商与供应商间灰非对称进化博弈链模型研究[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张树奎;鲁子爱;;港口污水处理监督的进化博弈分析[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10年度海事管理学术交流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7 张树奎;鲁子爱;;港口污水处理监督的进化博弈分析[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8 邴红艳;何晨;蒋铃鸽;;应用进化博弈论分配异构网络业务负载[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李夏楠;倪旭东;;基于团队知识异质性结构的知识整合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梁磊;杨鲲鹏;邢欣;;家族企业组织演进的进化博弈模型[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书松;动机视角的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文鹏;转型背景下企业绩效考核目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申笑颜;中国医疗服务规制非均衡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4 樊利钧;基于资源共享的价值网企业合作创造价值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徐冯璐;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国有商业银行科层治理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周振;我国农业巨灾风险管理有效性评价与机制设计[D];西南大学;2011年

7 雷井生;中小企业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邵昶;营销渠道成员间知识共享对渠道绩效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9 张国翊;异构融合网络环境下基于认知的资源管理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10 王勇;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财政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小丽;博弈视角下的知识联盟形成动因与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红;日本政府对日元汇率干预的博弈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孔令桂;山东协和职业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4 沈旭文;威客模式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黄宜修;软件公司知识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浙江大学;2011年

6 方琦;团队心理安全、知识共享与交互记忆系统的关系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7 蔚筱Pr;政府投资项目绿色采购管理机制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8 刘海杰;博弈论中的合理性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9 厉敏;信息系统外包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10 王兆存;信息时代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娟,王文平;知识型企业生命体智能单元间知识共享策略与激励措施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2 张成洪,严正,宋亮;协同商务环境下的知识共享框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3 闫芬,陈国权;实施大规模定制中组织知识共享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3期

4 战培志,廖文和;企业知识管理中的知识共享建模技术[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7期

5 欧志明,张建华;企业网络组织及其理论基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6 张长涛,刘希宋;企业产品开发人员知识共享机理研究[J];管理科学;2003年02期

7 谢康,吴清津,肖静华;企业知识分享 学习曲线与国家知识优势[J];管理科学学报;2002年02期

8 彭俊松,黄丽华,薛华成;基于知识共享重用的分布式IDSS开发平台[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9 慕继丰;陈方丽;;基于知识的企业理论[J];经济管理;2002年02期

10 彭正银;;网络治理:理论的发展与实践的效用[J];经济管理;2002年08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戚振江;公司创业情境下人力资源组合策略及其多层次效应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庄玉梅;张体勤;;个体知识分享行为的理论透视[J];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20期

2 高长峰;邢定银;;个体知识组织化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0年01期

3 王宁;陈志军;;组织内影响个体知识分享的因素回顾与展望[J];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06期

4 赵书松;廖建桥;张可军;;个体知识共享动机:国外研究综述与本土化的理论拓展[J];情报杂志;2010年01期

5 冯天学;田金信;张庆普;;个体知识的管理过程与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5期

6 杨璐;;组织内部个体知识转移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年21期

7 阳毅;游达明;;组织情境中个体知识行为的领导驱动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3年06期

8 马庆国;徐青;廖振鹏;张彩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个体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分析[J];科研管理;2006年03期

9 赵书松;廖建桥;;一个基于系统思考理论的个体知识共享分析框架[J];科学学研究;2008年06期

10 安中涛;安世虎;;个体知识共享绩效评估参考模型[J];情报科学;2006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余文森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尊重个体知识决定课程教学转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福盛;教师个体知识的构成及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杨璐;组织内部个体知识转移的激励机制研究[D];山西大学;2009年

2 何飞祥;企业中个体知识共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维超;基于Blog的高职学生个体知识管理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4 马陆俊;基于威客模式的个体知识共享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5 耿丽君;合作网络对个体知识创新的影响研究[D];华侨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878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ingjiguanlilunwen/1878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5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